天津市南开区人民政府 2019年12月3日星期二

无障碍 简体 | 繁体 长者模式

南开区政府  >  政务公开  >  政策文件  >  南开区文件  >  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名    称 :
区发展改革委区市场监管局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政务服务办关于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和整治“红顶中介”的通知
索   引  号 :
11120104112010400015283XU/2020-00002
发 布 机 构 :
天津市南开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 文 字 号 :
南发改字【2020】5号
主    题 :
综合政务\政务公开
成 文 日 期 :
发 文 日 期 :


区发展改革委区市场监管局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政务服务办关于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和整治“红顶中介”的通知


南发改字【2020】5号


区各有关单位:

根据《天津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津人发[2019]31号)精神,为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做好减税降费工作的要求,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中介服务市场健康发展,坚决清除寄生在政府部门之下的中介机构,打造公平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现就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重点整治“红顶中介”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规范整治范围

政府部门开展行政管理或行政审批事项时,要求申请人委托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机构(统称中介服务机构)开展的作为受理条件的有偿服务,具体包括各类技术审查、论证、评估、评价、检验、检测、鉴证、鉴定、证明、咨询、试验等技术性服务活动。重点整治政府部门拥有与自身业务相关的中介服务机构、政府部门与中介服务机构存在各种利益关联、中介服务机构借助政府职能变相乱收费等“红顶中介”问题。

二、规范整治措施

(一)加快推进脱钩改制

1.政府部门不得拥有与自身业务相关的中介。政府部门所属事业单位、主管的社会组织及其举办的企业,除法律法规规定外,不得开展与本部门行政审批相关的中介服务,需要开展的一律转企改制或与主管部门脱钩。相关中介服务机构在转企改制或脱钩之前,涉及主管部门行政审批事项的中介服务项目一律暂停。结合本区实际,政府部门所属单位原则上也不得开展与本部门行政管理或服务事项相关的中介服务。

2.加速推进转企改制。对已纳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改革范围,转制后能够激发活力、正常经营的经营类事业单位,加大工作力度,必须加速推进转企改制,其他事业单位按照事业单位改革要求按时完成撤销或退出事业单位序列工作。对未纳入改革范围的非经营类事业单位,其开展的竞争性、中介性生产经营活动,通过剥离或与其他经营类事业单位整合等方式积极推进改革。

3.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全面脱钩。按照国家脱钩改革实施意见和我市脱钩工作方案要求,严格遵守“五分离、五规范”原则,全面推开行业协会商会脱钩改革,确保在2020年底前基本完成脱钩任务。

(二)规范公益类事业单位中介经营活动

4.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禁止开展中介经营活动。除国家有特殊规定外,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不得对外投资及设立或参股企业,不得作为政府购买服务的购买和承接主体,参与政府购买服务活动。对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依法依规取得的收入,由其主管部门按照国家和我市有关规定提出规范管理意见。经批准的资产处置或使用行为不属于经营活动。

5.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禁止开展与主业(机构编制部门明确的单位主要职责)无关、不符合公益目标的经营活动。除国家有特殊规定外,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原则上不得参股企业,已参股的,由其主管部门按照“事企分开”原则和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监管的要求清理规范。在确保公益目标的前提下,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提供与主业相关的服务或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取得的非税收入和教育收费收入严格按照“收支两条线”规定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其他收入要全额纳入单位部门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主要用于公益事业发展。对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取得的收入,由其主管部门提出规范管理意见。经批准的资产处置或使用行为不属于经营活动。

(三)破除中介服务垄断

6.放宽中介服务机构准入条件。除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明确规定的以外、各类中介服务机构资质资格审批一律取消,各部门设定的区域性、行业性或部门间中介服务机构执业限制一律取消。

7.进一步放开中介服务市场。严禁通过限额管理控制中介服务机构数量。增强行政审批前置评估报告的通用性、互认性,减少企业不必要费用支出。

(四)切断中介服务利益关联

8.彻底剥离中介服务与行政审批、行政管理的关联。严禁政府部门以任何形式指定或变相间接指定中介服务机构。各级政府部门必须同等对待各类中介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

9.对申请人已委托中介服务机构开展的服务事项,不得再委托同一机构开展该事项的技术性审查。

10.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在中介服务机构违规开支、报销费用,不得违规购买中介服务和不按规定实行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等。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一律不得在中介服务机构兼职(任职),各部门离退休人员在中介服务机构兼职(任职)的,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五)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

11.行政审批中介要件清单要依据《天津市行政许可中介要件目录》制定。凡没有法定依据的中介要件一律取消。

12.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要依据《天津市行政许可中介要件收费项目目录清单》,中介机构在提供行政许可事项中介要件时,应当按照《收费项目目录清单》收费。

(六)规范中介服务收费行为

13.严禁强制收取服务费用。中介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商会不得利用行政权力实施行业垄断,强制企业入会。参加各类收费培训班、研讨班等活动,强制向申请人收取赞助费、咨询费、服务费、审验费、评估费、评比费等。

14.严格清理规范收费事项。严禁政府部门及其所属事业单位、主管的社会组织、举办的企业无法定依据设立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并收费,或者通过中介服务机构等第三方变相收取已明令取消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经营性收费。因本部门出台政策文件规定产生的中介服务收费一律取消。

15.政府部门要依法行使职责。严禁将政府部门职能或职责范围内的事项转交中介服务机构进行强制服务并收费,本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取消后不得由中介服务机构或所属事业单位、主管的社会组织、举办的企业变相审批并收费。

16.清理规范行政职权运行要件。按照政府部门权责清单规定,凡未列入管理服务事项操作规程的行政职权运行要件,特别是相关中介要件,一律不得要求申请人提供。

17.实行政府购买服务。政府部门在审批或管理过程中确需委托中介机构开展的技术审查、论证、评估、评价、检验等技术性服务活动,可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并依法实施政府采购,其相关费用由政府部门支付并纳入部门预算。进一步规范行政机关赋予中介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商会行业管理行政职能的行为,属于政府购买服务的,由政府部门统一支付费用,不得向管理相对人收费;中介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商会接受行政机关委托进行行业管理,依据规章、规范性文件进行收费,不得强制向申请人收取费用。

18.公示收费内容。中介服务机构收取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行业协会商会收取会费及其他收费,事业单位、非企业组织收取各类经营服务性收费,必须将收费项目、服务内容、收费标准、收费依据等信息内容,通过有关业务主管单位或行业主管部门门户网站进行集中公示,已与政府部门脱钩和直接登记行业协会商会收取会费及其他经营服务性收费由民政部门进行集中公示。

三、明确责任

(一)区政府各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全面落实工作责任制,按照本工作方案规定的整治要求,认真对本部门下属单位(含下属、挂靠事业单位、企业、社会团体)进行清理整治。

(二)区发改委牵头组织各部门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和整治“红顶中介”的工作,清理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的收费项目、收费依据、服务内容等。

(三)区市场监管局牵头负责加强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的监督检查工作,纠正和查处中介服务乱收费行为。

(四)区民政局牵头负责行业协会商会脱钩和已注册登记社会组织的依法行政管理工作。

(五)区财政局牵头负责研究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各单位按规定通过实施政府购买服务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所需费用,纳入本单位年度部门预算。

(六)区政务服务办牵头负责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减少行政许可事项和行政审批中介要件。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规范中介服务收费和整治“红顶中介”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一环,是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转变政风、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举措,通过开展规范整治行动,有助于为企业创新创业减负清障,有益于规范市场经济运行秩序,有利于进一步优化我区良好营商环境。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清理整治“红顶中介”和规范中介服务收费对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意义,从树牢“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高度,深入推动工作开展,对“红顶中介”必须清扫干净、必须彻底清除。

(二)抓好组织实施。上述各项规范整治措施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部门由主要负责同志负责,认真对本部门下属单位进行规范整治。要坚持问题导向,以成为要,根据行业特点,制定专项规范整治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形成全区“统一组织、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的工作局面。要加强工作指导和督促落实,发现问题、找准问题、解决问题,避免流于形式。

(三)加大监管力度。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审批及管理过程中的中介服务行为的监管,畅通企业和群众举报渠道,向社会公布受理举报电话,推动有奖举报。及时处理企业和群众反映问题,严肃查处中介服务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

(四)严肃问责机制。要严肃纪律,执纪问责,以坚决的态度推动“红顶中介”清理工作不断深入。要充分发挥问责督促作用,在规范整治过程中,针对发现的相关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及时移交纪检监察部门,以强有力问责督促落实。审计部门依法依规加强对“红顶中介”问题的审计监督,对查实问题进行处理,达到“查处一案、震慑一批、教育一片”的效果。

区发展改革委:苗沛霖    27365541

政务邮箱:nkqfgw_jgglk@tj.gov.cn

区市场监管局:杨庆生    27645013

区财政局:赵文丽        27301216

区政务服务办:宋涛      83690595

区民政局:周雨          87875591

附件1:南开区“红顶中介”专项整治工作责任部门

附加2:南开区有关部门工作任务清单

附件3:南开区“红顶中介”专项整治情况表

附件4:南开区“红顶中介”专项整治承诺书

附件5:报送需知

  

区发展改革委           区市场监管局             区民政局



区财政局               区政务服务办



                                                  2020年6月30日

(此件主动公开)

  

| 政策解读
| 相关政策
| 相关报道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隐私声明 | 网站建设

主办单位:天津市南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040001

津ICP备12005970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0899号

主办单位:天津市南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040001

津ICP备12005970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08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