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有底蕴的城市,应该是一座阅读的城市;一个有魅力的城市,应该是一个散发着书香的城市。全民阅读量逐年增加,是社会进步、文明程度提高的重要标志。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城市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城市已不再是单纯的生产、生活和文化中心,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其中,文化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关系到基层治理效能的重大因素,人民素质的提升直接影响到基层治理的效率和质量。那么推进全民阅读,打造一个具有书香气质的城市,无疑是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重要手段。
对此,结合国家指导意见、以及各省市经验,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全民阅读宣传推广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在内容,提升质量;少儿优先,保障重点;公益普惠,深入基层”的基本原则,建立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协商推进机制,形成合力,共同承担全民阅读工作的职责。将全民阅读指数纳入社会发展指标体系,纳入创建文明城市指标体系,纳入目标管理和考核体系。
重视各类媒体的重要作用,营造全民阅读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做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载体创新,从围绕相关节庆、重点事件报道向常态化、持续化发展;从书评、书摘、书讯等传统栏目向典型报道、深度报道、专题报道、系列报道扩展。
鼓励和支持各类媒体,组织全民阅读媒体联盟,深入街道、社区等基层,抓取第一手新闻素材,把鲜活读书故事、先进读书人物传递给广大读者。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多宣传读书陶冶情操、读书成就人生等感人故事,让全民阅读理念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二、组织开展常态化阅读活动
鼓励各部门结合实际,举办读书节、读书周、读书月、阅读季等全民阅读活动。利用“三八”国际妇女节、“4·23”世界读书日、“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国际儿童节、“七一”党的生日、“八一”建军节、国庆节等时间节点,结合传统节日,常态化开展主题演讲、经典诵读、读书征文、知识竞赛、阅读推广等线上线下阅读活动。
强化公益性文化单位在全民阅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文化馆(站)、公共图书馆、科技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各级公益性文化单位要常年开展主题读书活动、荐书送书活动、读书交流会等。鼓励政府机关、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开展公益性阅读活动,实施市民阅读开放计划,完善全民阅读示范单位、先进个人和优秀项目推荐机制。
三、推动重点人群阅读
重点推进少年儿童阅读,依据少儿身心特点、阅读习惯,大力倡导家庭阅读、亲子阅读、阶梯阅读。充分利用幼儿园、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少儿图书馆、社区书屋等场所开展少儿阅读。提供阅读关爱志愿服务,开展特殊群体关爱行动,为老年人、残疾人、贫困家庭子女或留守儿童、生活困难群众等特殊人群的阅读提供便利。
四、组织开展系列评选活动
为营造浓厚阅读氛围,可组织开展书香系列评选活动,营造浓厚阅读氛围。要求有关部门积极组织参与书香系列创建活动,以典型带动广大群众追求阅读时尚。同时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的宣传引导作用,开设常态化阅读专栏专题节目。在商业街、车站、公园广场等场所,设置阅读主题或带有阅读元素的公益广告。在重大阅读活动期间,广泛开展全民阅读、书香城市创建公益广告宣传。
五、推动全民阅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
大力推进全民阅读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使阅读活动真正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逐步扩大全民阅读领读者和阅读推广人队伍,倡导党员干部带头读书,建立和完善党员干部读书学习制度,激发广大党员干部读书学习的热情,带领本单位、本系统、本地区大兴读书之风,引领阅读风尚,感染、影响和带动身边群众阅读。
倡导在高校大学生和中青年人群中建立读书会,开展读书活动。鼓励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培养阅读骨干,加强阅读志愿服务队伍建设,扶持发展全民阅读社会组织、民间阅读社团、阅读促进会等。同时,通过各类阅读示范推广活动,加大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图书等获奖出版物推荐推广力度,定期向读者推荐优秀读物进行宣传导读和推广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