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同年9月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天津市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若干措施》,2023年6月中共天津市委办公厅、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加大力度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2024年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印发《关于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盘活存量资源有关支持政策》。三年内不管从中央到地方对存量资产的盘活都提出新目标新要求,需要有关部门有效盘活存量资产,形成存量资产和新增投资的良性循环,降低负债水平。
为了有效盘活资产,相关部门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存量资产进行梳理,对管理制度、审批流程进行相应优化,让民营经济更多的参与到资产盘活工作中去,让资产真正的流动起来。在全市乃至全国的“盘活存量”工作中,南开区应突出区域特点,探寻有效的盘活对策,在盘活存量的同时吸引投资。
一、发挥区位优势,优化区域布局
南开区区位优势明显,位于中心城区,因建有著名的南开大学,而设“南开”之名。南开区历史悠久、古迹众多,天津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脉和民族文化资源也集中于南开区。在这片区域内聚集着大量的生活资源,所以人口众多。在盘活存量资产时既要满足居民生活的需求,又要注意充分利用空间资源。要系统性分析南开区重点发展战略地区,按照“点线面”结合的思想,提出的整体更新路径。要利用城市更新的机会完善区内公共服务设施,以基础居民服务业的招商嵌入点状地块。要设立试点区域,出台存量闲置资产移交盘活及土地、资金等配套政策,全力推进存量资产“面”的改造。
二、聚焦产业优势,推动产业升级
南开区是老工业区,工业基础深厚。同时南开区也聚集了高等教育资源,产业人才资源丰厚。要充分利用央企总部资源的优势。例如目前南开区已形成的轨道交通投资运营集群发展,与中国铁建、中国交建、中国中铁等形成深度合作,轨道交通运营产业成圈成链,对税收增长、GDP拉动、新增就业等综合贡献成效凸显。要充分利用这些央企资源,对其上下游产业链进行招商,发挥央企“虹吸”效应,推动在南开区“成龙配套”。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天开园资源优势,锚定科技创新资源,积极触动承接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的成果转化项目,扶小做优、培大育强,实现科技创新与天开园建设双向赋能,迸发区域经济发展新活力。
三、利用文化教育特色,促进文教融合发展
南开区文化资源丰富,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古文化街、天后宫、鼓楼、广东会馆等均坐落南开区。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5项,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3项、“泥人张”、风筝魏”等均是南开区的代表。南开区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涵盖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阶段。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更是全国教育领域的金字招牌。要利用存量资产打造文创科创产业园区,扶持区内老字号、老品牌做优做大;要推动教育产业融入盘活存量,充分发挥优势教育理念,建设职业教育产业园,扩充区域内产业人才层次,满足各类产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