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盘活国有企业存量资产,形成存量资产和新增投资的良性循环,对于提升基础设施运营管理水平、合理扩大有效投资以及降低企业负债水平等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以来 ,国务院及相关部门相继出台《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关于企业国有资产交易流转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提升资产盘活利用效率。我市也出台《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若干措施》,对存量资产盘活进行明确部署。
一、现状问题
工作开展3年以来,国有企业存量资产盘活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很多闲置资产重新焕发了活力,但调研中发现仍发现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亟待关注解决。
一是资产分布较为分散。我市国有企业中老企业、传统企业较多 ,且早年缺少中长期规划布局意识,造成资产布局分散、不合理等问题突出。所辖资产以住房和商铺等不动产为主,单体面积普遍不大,分布位置不集中,很难形成总体规划、整体打造、规模化利用的优势。
二是部分资产本身质量较低。部分国有资产来源为非市场化渠道,如接收三供一业资产、行政事业单位划转资产等,造成部分不动产地理位置不佳、房产条件较差、产权存在瑕疵等情况,现阶段不具备出租或出售条件。
三是历史遗留问题较多。部分国有企业由于内部管理不善,各类问题逐年累积,存在产权关系复杂、债权债务关系混乱、以及被查封冻结等涉法涉诉问题,给资产盘活和使用带来较大困难。此外,部分国有企业还面临维权难的困境,对于一些已胜诉的案件,由于执行周期长、执行难等原因,也导致部分资产暂时无法盘活。
四是投入产出难以平衡。部分国有企业购入资产带有履行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性质,存在部分不动产购入或置换价格高于现行市场价格的问题。加之目前房地产市场整体处于下行状态,现阶段如果按照评估价格出售或者出租,会与账面价值存在较大落差,难以实现资金投入产出间的平衡关系。
二、建议举措
1.坚持问题导向,压实主体责任
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围绕“盘什么、怎么盘、谁来盘”谋划工作,设计路径,检验成果。一是摸清存量底数,全面梳理各类存量资产,形成分类台账,实时动态管理,建立任务清单,统筹推进,随工作推进随时上账、销号。二是统筹规划设计,结合区域资源分布状态和发展重点,整体规划,激发国有存量资源的经济价值和活力,对于权属不清、手续不全等难点问题,组织行业主管部门会商论证,开启绿色通道,统一协调解决。三是压实企业责任,进一步强化国企责任担当,明确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将盘活存量作为一项重点任务,纳入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形成常态长效工作机制。
2.开拓工作思路,多措并举盘活
聚焦闲置资产、老旧厂房等不同类型存量资源,一地一策综合施策。一是持续加大招商力度,坚持市场化道路,探索引入专业的运营平台对存量资产进行整体盘活开发,在租售价格标准制定时统筹考虑市场平均价格水平,提升存量资产市场活力和竞争力。搭建招商平台,进一步拓宽招商推介渠道,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吸引更多有效投资。二是注重产业规划引领,通过与外区、外埠腾挪空间、资源置换等方式,聚拢存量资产,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加强产业链合作、供应链管理和价值链协同,大力引入上下游优势产业资源,加速产业集聚。三是创新工作思路招法,鼓励企业积极探索创新盘活存量资产中的有效做法,避免简单的“一刀切”式的出租或转让,探索合作经营、独立经营、承包租赁、租售结合、股权转让、引入战投等多种方式,多途径、多渠道盘活存量资产。
3.结合“三新”工作,实现多方共赢
因盘而活,盘而有效,将闲置低效资产转化为高收益高效能资源,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运营效率,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金压力,也为区域经济提供了助力。一是服务科技创新。积极融入科技创新战略布局,打通成果转换新通道。围绕天开园科技创新企业的需要,发展全链条科技服务体系,拓展科技成果落地空间,实现闲置资产盘活。二是推进产业焕新,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以产业链招商为主线,积极布局未来产业新赛道,不断导入新产业、激发新动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让老旧厂区激发新活力。三是加速城市更新,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利用存量资产补足城市功能短板,合理配套服务设施,提升城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