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8日在政协南开区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五次双周协商座谈会上)
对于中小微科技企业,特别是对非公有制的民营企业,融资难是其面临的主要困境之一。从融资渠道来讲,企业想解困,基本上只能依靠两个渠道:一是政府财政或银行支持,二是民间资本资助。目前在信贷紧缩、银行风险意识加强和资金成本上升的情况下,让体制内的财政和银行对非公民企放手金融支持很难突破,即使有突破也是杯水车薪。而民间资本也没能真正的得到充分利用,造成中小微科技型民营企业发展资金不足,难以壮大。因此,解决融资难题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关键是如何帮助民营企业降低经营成本,是政府相关部门应高度关注的重点思考的问题,只有民企创业和发展成本降低了,融资压力也就会相应降低,这将对企业发展起到极大地助推作用。为此建议:
1、政府相关部门要在创造创新与民间资本对接的广度、深度上着力,建立我区中小微民营科技企业经纪人队伍或平台,帮助企业和投资者快速对接、深入对接,保障企业做强做大。
2、政府相关部门在如何降低中小微民营科技型企业经营成本上多思考多突破,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一个软件企业,它70%的成本来自于人,职工工资普遍较高,但是国家的社保负担非常重,很多民营高科技企业社保都没有按照国家规定基数上缴,企业和员工都不愿意按实际基数缴纳,这也成为了业内潜规则。但是国家的管理日益法制化,规范化,盈利的企业都很难做到,初创期就更加困难。在加拿大,政府除给高科技企业大额返税外,对高级研发人员直接按人头进行工资补贴,力度相当大,促成了加拿大目前在IT,生物医药,娱乐动漫,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集聚和领先。区政府可依据区域实际,借鉴一些可行的成功先进经验,在这一领域研究制定一些力度大的扶持政策。
3、政府相关部门在大力发展民间融资渠道上多下功夫,积极招揽如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等到我区投资。南开可以针对这类的投资公司出台相应的鼓励扶持政策,如免税,减税,政府投资平台跟投配资等,吸引这样的企业在我区聚集,支持本区域民营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同时也能产生这些投资机构的聚集,吸引更多高科技企业向南开区集聚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