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简体 |  繁體
首 页
政协概况
议政建言
委员风采
专委会工作
 
您当前的位置 :区政协 > 议政建言
区政协委员、天津市赫顿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杜耀宗:金融环境对美丽天津和美丽社区建设的作用
来源:      时间:2016-08-16 13:54:17

  (2016年7月13日在政协南开区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上)

  建设美丽社区、美丽天津就是让天津人民在天蓝地绿、水清气爽的良好生态环境中共享发展成果。我认为美丽天津的蓝图中应包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人与人和谐相处”两个层面,缺一不可。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重要的经济基础的和谐金融环境,在建设美丽天津、美丽社区、实现两个层面和谐相处的过程中应发挥重要作用。

  一、金融本质决定助推作用

  金融的本质是什么?重庆市长黄奇帆概括为三句话:为有钱人理财,为缺钱人融资;信用、杠杆、风险;金融不是单纯的卡拉OK、自拉自唱的行业,它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金融如果不为实体经济服务,就没有灵魂,就是毫无意义的泡沫。在这个意义上,金融业就是服务业。

  第一,为有钱人理财,为缺钱人融资。

  银行、保险、证券市场、租赁都体现出投资资本和资金转化产生各种各样的效益,起到为需要钱的人融资的作用。不管是直接金融系统的资本市场发债券、发股票,还是间接的金融系统商业银行或者非银行金融系统,都是各种理财方式、中介方式,本质上就是为有钱人理财,为缺钱人融资。

  第二,信用、杠杆、风险。

  首先是信用。没有信用就没有金融,信用是金融的立身之本,是金融的生命线。金融的生命线,一种体现在是金融企业本身的生命线,金融企业本身要有信用;一种体现在与金融机构借钱的企业也要有信用;还有一种体现在老百姓在你这儿存款、投资的过程中,各种中介服务类的企业当然也要有信用。离开金融本源的任何理论都是不成立的,这个本源就是两个字——“信用”,信用是金融安身立命之本。

  其次是杠杆。金融的特点就是杠杆,没有杠杆就没有金融。一旦有信用,就有透支,透支就是杠杆。

  再次是风险。所有的金融风险都是杠杆比过高造成的,没有杠杆比就没有金融,但杠杆比过高就产生风险。一切金融危机的本质就是杠杆比放大,有一定信用基础的、可靠的、不容易坏账的杠杆比,是金融的精髓。

  风险、杠杆和信用,这三件事是互动的,信用高的风险当然就低,杠杆比一般也不会太高;杠杆比高的信用就会降低,风险也就比较高。

  第三,金融的要义是为实体经济服务。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只有在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过程中,围绕着实体经济运转的过程中,才能成为中心。王岐山同志在当国务院副总理时曾说过,“百业兴,则金融兴;百业稳,则金融稳”。

  第一,金融要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服务,要为实体经济服务,为小微企业服务,为“三农”服务,为结构调整服务,为国家的战略重点服务。

  第二,要为改革开放服务。

  第三,要支持实体经济、工商企业特别是“三农”、小微企业发展。

  第四,要为调结构服务。

  二、金融市场自身建设助推有力

  中国央行副行长、中国金融论坛理事会主席陈雨露认为,未来五年,中国金融改革要着力于建设现代金融体系。深化金融机构改革、加强金融市场建设,从目标导向出发,主要包括八个方面内容。

  一是深化金融机构改革,完善治理良好、结构合理、竞争力强、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金融机构体系。

  二是加强金融市场建设,健全多层次、多元化、互补型、功能齐全和富有弹性的金融市场体系。

  三是健全货币政策框架,完善宏观政策体系。有效发挥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优化货币政策目标体系;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创新货币政策工具;推动货币政策框架从数量型为主向价格型为主转变。

  四是建立符合现代金融特点、统筹协调、有力有效的现代金融监管框架。

  五是积极稳妥推进金融创新,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稳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等新业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发展完善科技金融体系;积极发展绿色金融;统筹推进区域金融创新先行先试。

  六是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服务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完善国际经济治理体系。

  七是建立更加有力、有效的国家金融安全网,切实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积极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隐患;坚决遏制区域性风险传染蔓延;整顿规范金融秩序;建立健全风险预警与处置机制;构建国家金融安全保障体系。

  八是健全金融基础设施,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完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统筹金融业综合统计和监管信息共享平台;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加强金融法制体系建设。

  “十三五”时期,金融改革在基层探索上,应稳妥推进区域性金融改革,力求实效。要加强金融监管,提高监管强度和有效性,消除监管空白与监管套利,特别是对于可能引发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因素,及时纳入宏观审慎政策管理框架妥善加以应对,切实维护金融稳定。

  三、金融环境建设是重要保障

  金融环境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的金融体制和制度下,影响经济主体活动的各种要素的集合。

  第一,金融促进诚信体系建设。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昌,人与人之间的诚信互助是美丽社区、美丽天津的根基。从“尾生抱柱”到“一诺千金”,中华民族历来讲求诚实守信。特别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诚信在维护公平竞争、促进市场和经济健康发展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从金融机构的角度讲,一旦信用秩序陷入混乱,就会引发不良贷款激增和系统性金融风险加剧等严重后果。因此,建设诚信社会,净化信用环境,不仅是金融机构实现金融稳定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美丽社区、美丽天津的现实需要。

  第二,金融促进环境发展。可以说,每一轮经济扩张背后都有金融的支撑。在以往发展中,我们也强调生态环境问题,但由于各种原因生态往往成为经济增长的软约束。人们在进行各种金融活动时,注重企业资产负债相关的健康性及趋势,以及资金本身的流动性、盈利性和安全性,而没有把生态环境作为独立的变量考察。因此,与企业一样,在金融机构巨大利润背后也存在外部负效应问题,金融在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环境问题。美丽天津建设离不开金融系统的助力,近年来,从支持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服务天津市保障房建设,到支持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服务中小微企业及特色行业,金融系统均为天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第三,金融促进良好生态。要求金融部门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政策,并在制定金融政策、金融发展战略以及从事金融活动和金融交易中考虑其潜在影响,综合考虑与环境相关的收益、风险和成本,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治理,通过金融杠杆引导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发展生态金融、建设美丽中国既是金融发展的目的,也是金融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我们要通过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业务,引导、撬动社会资金向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率领域流动和集聚,通过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特别是调整信贷结构,引导低碳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完善支持生态金融发展的政策和标准,加强对金融机构的指导、激励和约束;通过金融市场机制,促进排污权交易,同时积极开发生态金融产品,推动生态金融机制及产品创新。

  (书面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