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30日在政协南开区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上)
2015年以来,习总书记在许多会议和活动中多次提到了创新发展。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中,强调实施一批关系国家全局和长远的重大科技项目的重要性。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上习总书记强调,世界经济长远发展的动力源自创新。
泱泱大国,悠悠万事,把握关键词才能认准方向,顺应大势才能引领潮流。从“向科技进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科教兴国战略”到“建设创新型国家”,梳理新中国60多年的脉络,创新始终是发展的关键词。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主要特点:一是发展速度以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发展结构为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三是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因此,紧紧把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推进南开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关键。
结合城市区域发展来看,我们发现南开区的创新发展存在着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能力不足和高端人才汇聚难的问题。我区是高校和科研院的聚焦区,但在如何整合、利用好创新要素、如何汇聚高端人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这一方面有体制机制的因素,另一方面也有工作不到位的因素。美国的硅谷之所以成为全世界的硅谷,成为全世界最具活力的科技研发中心,就是因为那里有一所大学---斯坦福大学为硅谷提供着优秀的人才和技术。上海环同济科技圈的成功经验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对此我们建议:
一、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借鉴硅谷和环同济大学科技经济圈等成熟的创业集群平台模式,创建区域内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让区域内顶尖科技人才、科技项目释放出来,实现优质项目的产业化爆发。促进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政府面对新常态,面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转型需求,要积极探究科技与经济有机结合的新内涵和要求。充分利用和发挥我区科技和教育得天独厚的优势,寻求解决南开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有效途径,特别是驻区大学和科研院所,政府要全方位激活高校院所的创新活力,使高校院所与企业需求和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依托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成立“天津南开创新创业学院”,把专业级别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有机结合到一起,真正实现有人才,有研发,有项目,有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区域经济转型发展提供新的动能。
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推进传统企业科技更新换代。我区存在许多传统产业,促进相关产业科技升级,提升企业高新技术水平,可以通过财政及政策上的支持,鼓励企业将更多的资金投入技术创新领域,使企业产值的提升由科技作为主导。对于企业从外部引进新的科学技术、生产技术,从商事洽谈到合约签订,政府可以组成专门的科技、法律服务小组对企业进行指导,保证企业在引进技术的过程中可以更好的维护自身权利,维护企业的独立性与自主权。
三、突出载体建设,广泛吸引高层人才创新创业。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采取多种措施,吸引两院院士、有海外留学经历的学科带头人等高层次人才参与我区科技创新。区委、区政府出台鼓励办法,对于高级技术人才独立创业,从财政上给予支持,对于新科技技术成果给予鼓励,同时针对南开区高等学府的资源,鼓励毕业生创业,鼓励学科带头人将知识研发成果投入实践,设立孵化器类型企业,为科技型人才提供研发基地。
四、重视人才、尊重知识产权。企业创新发展的过程中,新科技的出台是一个必然产生的现象。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传统企业法律意识淡薄,无论是对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还是对于个人知识产权的尊重都是新技术改革时代必然面临的一个问题。区委区政府应该牵头,对企业进行法律知识培训,在提升企业劳动法、合同法认识的同时,加大对于知识产权法的宣传,使企业面对可能发生的知识产权等技术创新成果归属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对于小型的创新型企业,区政府可以牵头,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法律服务中心,帮助企业解决法律问题。
创新发展在区域的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正在不断显现,在发展之中,我们要把握住大的方向,同时从细微之处着手,使创新真的能达到理想的发展高度。
执笔人:启建新系区政协委员、天津士博律师事务所主任
(大会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