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6日在政协南开区第十四届委员会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
楼宇经济是城市经济发展中涌现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它以商务楼、功能性板块和区域性设施为主要载体,以开发、出租、出售楼宇引进各类企业,从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被喻为“立起来的开发区”。南开区作为天津市唯一一个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为助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应进行有益的尝试。
一、发展现状
截至2015年6月底,南开区22座亿元楼宇共计有1769户企业入驻,其中,开业状态企业746户,非正常及注销企业166户,无登记信息企业857户(企业在南开区经营,但未在南开区注册)。2015年上半年,746户楼宇企业中有税款入户的共计491户,累计入库税款1.2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84亿元下降3.55亿元,实际入库占当期总入库税款的比例由同期的35.89%下降至11%,下降24.89个百分点。具体情况如下: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地位突出。
2015年上半年累计纳税超过5000万元的楼宇仅一座,为中新大厦,主要入驻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上半年累计纳税大于1000万元、小于5000万元的楼宇共两座,分别为1895天大创意大厦和今晚报大厦,1895天大创意大厦主要入驻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等企业,今晚报大厦主要入驻诺和诺德(天津)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以上三座楼宇入库税款占全部楼宇收入的62.64%,由此可见,健康医药产业、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等新兴产业楼宇主导地位日益突出。
(二)传统行业比重上升,服务行业质量有待提高。
从企业所属行业情况看,行业较为集中的是批发和零售企业,共265户,2015年上半年累计入库税款较同期增幅4.31%。服务业企业共计167户,2015年上半年累计入库税款较同期增幅4.71%。虽然服务业保持稳定并小幅增长,但其作为代表楼宇经济发展的重点行业,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同时可见,楼宇企业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楼宇经济的业态结构和布局也有待逐步优化。
(三)民营企业发展成效显著,成为楼宇经济新的增长点。
从企业类型情况看,民营企业共计441户,2015年上半年累计入库税款较同期增幅8.3%。楼宇中民营经济税收发展规模远远超过南开区整体民营经济税收,民营经济逐步成为富民强区的生力军。
从天津市整体来看,2015年上半年,市内六区纳入税收统计的亿元楼宇共计151座,开业户数7247户,有税户数3943户,累计入库税款18.24亿元。南开区与本市兄弟区县相比,不论是开业户数、有税户数,还是实现税收,在排位上都较为落后,在楼宇经济发展上还存在明显的差距,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二、存在的问题
(一)主办方及物业等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楼宇内部缺乏通管理、懂招商、善经营的优秀管理团队,存在着严重的守摊思想,安于现状,缺乏沟通意识。
(二)综合竞争力不高,专业特色不够突出。500强等大企业、集团总部、名优企业及税源成熟企业入驻还不多,高档楼宇、品牌楼宇和特色楼宇也不多,部分楼宇外檐、设施和设备老旧,智能化水平低,配套设施及周边环境等均有待提升。
(三)管理体系尚不健全,信息资源有待整合。楼宇经济要实现产业聚集、产生最大效益,政府引导是关键。要由政府牵头,成立由工商、税务、派出所、物业、街道社区等组成的楼宇经济协调服务委员会,对楼宇经济进行专项服务管理,有效整合信息。
三、对策建议
鉴于楼宇经济在南开区日益凸显的重要作用,应着力突出“三个提升”,即提升楼宇经济对区域经济的贡献率、提升现代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提升楼宇企业的属地率;努力实现“三个”转化,将投资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将政策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将楼宇优势转化为税收优势,推动楼宇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提升主办方及物业等经营管理水平。
常言道:沟通是管理的真谛。主办方要善于沟通了解租户需求,适时举办“楼友会”等交流活动,打破壁垒,充分焕发楼宇经济的价值和活力。以湖南楼友汇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为例,将楼友汇作为写字楼白领的高端社群,以“以楼会友,以楼汇商”为核心理念,独创“写字楼+商家+用户+社群”模式,致力于实现3个价值:构建写字楼的社会价值,打破传统写字楼相对封闭的圈层关系,实现资源、人脉共享;关爱都市白领的用户价值,通过组织线上,线下活动,释放工作压力,活跃白领文化;打通商家渠道的经济价值,为广大商家与写字楼精准用户进行深度互动,达到品牌推广的效果。他方之石,可以攻玉,成功的经验值得学习推广。
(二)提升楼宇综合竞争力,着力打造专业特色楼宇。
要加强楼宇规划指导和精细化管理,优化商务楼宇布局,完善功能配套,不断提升商务楼宇周边环境,努力提高楼宇的档次和品质。坚持“政府推动、市场配置、政策聚焦、企业运营”的工作思路,加大盘活空置楼宇力度,切实降低空置率,促进楼宇资源高效利用,实现效益最大化。要积极培育出一批金融楼、总部经济楼、互联网经济楼等特色楼宇,提高楼宇入驻率、注册率和税收贡献率,实现楼宇转型升级,打造更多的亿元楼宇。
(三)加强资源整合,健全楼宇经济管理体系。
楼宇经济的关键是“服务”,政府要积极组建一支由工商、财政、税务、发改、街道及各楼宇管理部门组成的楼宇经济管理队伍,强化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效率,求精求细,多角度、深层次开展服务,积极协调解决楼宇建设和招商过程中的各类困难。建立政府职能部门间的信息共享机制,抓好税源管理,规避税收风险较高的企业,提升楼宇经济质量。
撰稿人:冯伟系民盟南开区委会盟员、区政府研究室副调研员
(书面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