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5日在政协南开区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上)
创建文明城区是我们在城市管理和城区文明建设过程中发现问题、整改问题,从而提升城区管理品质和城区文明素质的重要抓手,是提升城区魅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城区整体形象和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文明城区就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和谐统一体。现阶段我区人民群众的物质文明水平显著提高,但相对应的精神文明素质和政治文明觉悟仍存在较大差距,而群众性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创建活动恰恰是创建文明城区工作的细胞工程,因此,提高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水平则是下一步文明城区创建活动中亟需改善和提高的。
一、目前我区在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的问题
1、市民文明素质还需提高。城市管理向思想道德领域和科学文化领域拓展的力度不大,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市民的公德意识、环境卫生意识还普遍比较淡薄,部分人还未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卫生习惯,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不良行为还依然存在。
2、社会还存在不稳定因素,治安事件时有发生。因城市建设房屋拆迁安置纠纷等情况,常引发群众上访事件。明抢暗盗、暴力犯罪、赌博吸毒等危害社会的安全问题在不同程度上仍然存在。
3、常态化的公民素质教育机制有待完善。抓公民文明素质教育合力不足,社区教育覆盖面不够广泛,教育的渠道、内容、师资、教材资料远不能适应社区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外来人口还没有完全纳入教育的范围。社区文化活动场所建设仍然是创建工作的“短项”,居民对社区缺乏归属感。
二、加强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工作的几点建议
1、大力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努力提高市民素质。
(1)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宣传资料等工具,在全区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2)精心设计一些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如开展“希望工程”、“春蕾计划”、“送温暖”、“手拉手”、“扶贫助残”等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使广大群众精神生活得到充实,思想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3)抓住妇女节、植树节、劳动节、建军节、国庆节、儿童节、青年节、党的生日等重要节点,在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促进社区人际关系和谐。
(4)认真搞好道德体系建设,如在学校搞好师德建设;在商店搞好商德建设;在医院搞好医德建设;在党政机关搞好公仆道德建设等等。通过道德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公德意识和社会的文明程度。
2、深入开展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机关的创建活动
(1)文明行业的创建活动,以开展“文明服务示范点”、“青年文明号”、“巾帼示范岗”等创建活动为切入点,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服务质量,切实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努力塑造良好的行业形象。
(2)文明单位的创建活动,应该从干部职工素质教育入手,不断创新创建载体,拓展创建范围,改进管理方法。
(3)文明机关创建活动,以创优质服务、创优良作风、创优美环境、以人民满意的“三优一满意”为目标,扩大创建覆盖面,切实改进机关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加强机关规范化管理。
3、拓宽宣传渠道,优化宣传方法,提高全区居民文明创建活动的知晓率、参与率及支持率
(1)通过走访慰问、散发资料、举办文艺活动等形式,开展进学校、进工地、进单位、进社区、进家庭的“五进”创建活动,提升创建工作知晓率。
(2)在全区主要道路两侧、显著位置设立一批创建文明城区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公益广告,悬挂一批宣传口号和标语,帮助全区居民了解创建活动,提升创建意识。
(3)在街办事处、社区、区内单位开展以“文明从我开始,南开因你精彩”为口号的签名志愿活动,宣传创建工作,引导各部门、各单位积极参与创建。
4、通过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优化全区政治环境
(1)降低治安、刑事案件发案率,为全区居民打造安全、稳定的居住环境。
(2)强化城区管理应急体系,强化应急演练,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完善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加强公众安全防范教育,健全信访工作机制。
(3)加强对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的实时动态管控。
(4)将派出所、巡防队的专业力量与社区志愿者相结合,全天候守护全区平安稳定。
5、完善创建文明城区投入保障机制
(1)把创建文明城区和精神文明建设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2)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政策,建立多元化的精神文明建设筹资机制,鼓励社会各界对创建文明城区提供资金和物质支持。
(3)加大对公共管理、社会事业、基层社区的投入倾斜,特别要加强文化公共设施的建设。
(4)建立创建文明城市奖惩机制,对在创建文明城区工作中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及时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对在创建文明城区工作中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曝光和通报批评。
(书面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