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简体 |  繁體
首 页
政协概况
议政建言
委员风采
专委会工作
 
您当前的位置 :区政协 > 议政建言
区政协委员、天津市赫顿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杜耀宗:“互联网+”在提高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来源:      时间:2015-09-09 10:41:11

(2015年8月19日在政协南开区第三十五次双周协商座谈会上)

  一、“互联网+”的提出

  2015年3月,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马化腾提交了《关于以“互联网+”为驱动,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建议》的议案,马化腾表示,“互联网+”是指利用互联网的平台、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从而在新领域创造一种新生态。他希望这种生态战略能够被国家采纳,成为国家战略。

  2015年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二、“互联网+”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正在发挥积极的作用

  随着“互联网+”的应用,通过运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将信息、资源与新媒体进行整合,建立起线上线下、有形与无形、现实和虚拟相结合的互联网时代的管理与创新模式,正在运用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各地也正在探索和运用。

  如,新疆文明办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有效提高了精神文明创建效率。例如在创建活动中设立QQ群、微信工作群,只要在群里发个公告,各地就能迅速接收到,开展活动变得简单而快捷,事后也便于大家交流总结。目前,“互联网+精神文明创建”在新疆已经是一种普遍做法,每月一评的最美人物、每两年一评的道德模范、“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大赛”、“图说我们的价值观”、“志愿服务耀天山”等一系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工作项目,无一不是以互联网为最主要的载体开展,可以说“互联网+”不仅创新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形式,更为新疆的精神文明创建插上了翅膀。

  在贵州,自2009年以来,大力开展网络文明传播和网上道德实践活动,贵州文明网已成为弘扬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平台。相继开通“黔文明”官方微博和公众微信,积极宣传群众身边的凡人善举、着力讲好贵州道德故事,灵活、快捷、新颖的宣传方式让干部群众欣然接受。联合腾讯网贵州站和人民网贵州频道,举办“明礼知耻˙崇德向善”系列网络微访谈活动120余期,邀请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与广大网民在线交流,每期有10多万网友参与互动,引起强烈社会反响。围绕重大主题和重要节日,组织开展网上签名寄语活动,2014年共有400多万网民积极参与。同时,全面推进“志愿贵州云”平台建设,实名注册志愿者134万余人,申报志愿服务项目2000多个,志愿者与志愿服务项目通过网络平台实现无缝对接;开设“多彩贵州文明行动”不满意问题网上征集平台,充分征求群众对于文明创建的意见和建议。

  在河南,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社区正在悄悄从愿景走向现实。围绕社区服务“最后一公里”,智慧社区里找物业、看病挂号、咨询服务等在指尖用手机就可以搞定,诸多线上线下的管理与服务方式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政府管理服务效能,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未来路银基社区,经过几个月的推广,将近一半的小区居民已经关注了“智慧银基”微信公众号。

  银基社区是郑州市打造的首个智慧社区项目。通过扫描二维码、搜索微信公众号等方式添加“智慧银基”微信公众服务平台,社区居民可以享受到多种多样的服务。点开“智慧银基”首页,智慧政务、智慧生活、智慧文化、智慧医疗、智慧公益、智慧治安等八个项目涵盖了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进入智慧政务项目,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一步选择计生、民政、劳保、综合服务等子项目。申请低保用上了手机APP。如果要申请低保,可以在平台上查看低保申请条件及程序,也可以下载相关表格。不过,填好并发回表格后,申请者还需要到居委会来一趟,因为表格必须要签字。

  智慧社区是社区信息化的继承和发展。当前,部分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缺失,特别是在一些新建小区,可能居委会都敲不开住户的门。利用微信等建立多元的信息沟通渠道,重建社区的归属感,这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更是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三、“互联网+”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要把握三方面

  1.网络及新媒体宣传要以价值观、法治和道德教育为抓手。一是网络宣传要坚持以培育市民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为关键。引导市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者。二是网络宣传要以增强市民的遵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和能力为重点。营造宪法至上、守法光荣的社会氛围,引导市民自觉遵法、守法、用法,做法治社会的建设者。三是要网络宣传的内容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为基础。

  2.网络宣传要涉及市民素质建设。市民素质建设就是注重培育市民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风格,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品质,诚实守信、博采众长的风范,培养市民顽强拼搏的奉献精神,知难而进的敬业精神,扶贫帮困的关爱精神,崇尚节俭的奋斗精神,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运用网络的方式,变单纯的“说教”“灌输”式教育为主动受教,吸引市民共同参与,达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相互教育、相互提高的效果。

   3.要以强化人文关怀为根本。城市最根本的内涵是符合人性化生存与发展,具有人文特色与人文精神,城市也是凸现市民尊严、敬畏与荣耀的地方。城市的人文精神表现为对市民群体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和关切,对市民精神文化现象的珍视,对市民希望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因此,必须强化以人文关怀为根本,运用网络中的政务微博等切实解决市民的各种实际问题,保障市民的各种合法权益,从而增强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宿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