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12日在政协南开区第三十四次双周协商座谈会上)
社区文化为社区居民所共享,充实社区对青少年服务,提供社会实践机会,是社区为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体系上开展的一项有效工作。目前,青少年在社区呈现的特点:一是青少年大部分时间在社区度过,社区内状况对其有重要的影响;二是社区是青少年直接接触的外部环境,社区环境和社区氛围直接影响青少年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自身个性的形成;三是青少年许多需求寄托在社区,包括学习机会、劳动就业培训、提供解决日常问题的途径、增强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等等。
社区为青少年服务的现状:一是因经费不足,许多活动和计划无法付诸实践。目前,在社区青少年工作开展过程中,所用专项经费并不都由财政担负,但许多工作又都依靠政府实行,导致社会参与度不高,而社会捐赠也非常有限;二是社区青少年工作认识上的偏差使重视程度不够,部分社区工作者认为,“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把青少年社会化责任完全归于家庭和学校,似乎与社区、社工的职责没有关联,忽略了社区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因素;三是具有专业性的社区青少年工作者队伍薄弱,现今的社区工作者多是缺乏专业培训、专业知识匮乏年龄偏大的高龄人,无法满足用专业知识和理论为青少年提供专业服务的需求;四是社会各界对青少年创业就业服务认识不到位,导致服务定位不正确,多年来,社区各项服务都是由政府倡导和组织的,社区主动开展青年创业就业服务工作的主动意识缺乏,而且这种由上级命令式的服务工作模式在执行时缺少灵活性和主动性。为提升社区为青少年提供创业就业基础服务水平,促进青少年创业就业,提出建议:
1、进一步拓展和规范社区青少年专项服务经费来源和标准,加大资金投入。可建立驻社区单位为社区青年就业创业提供社会实践机制,为创业就业服务工作发展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充分发挥经济实体的作用。同时调动广大居民的积极性,扩大社会参与度,赢得更广泛的社会捐赠。
2、加大社区青少年创业就业服务工作宣传力度,使全社会包括社区工作者正确认识开展社区青年创业就业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并达成共识,通过社区内宣传、社工服务上门以及青少年在社区参加志愿服务等举措为青年创业就业打下基础。
3、加强社区青少年工作者队伍建设。可成立专门的青少年工作者队伍,实行考试上岗,并定期对工作者进行培训,提高社区青少年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同时可招募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志愿者,聘请离退休具有社区工作经验的专家,为青少年创业就业提供专业服务。
4、创建社区主导文化,让社区工作者可以带领青年创业者共同开展社区实践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扩展社区青少年工作的服务范围和思路,强化社区服务功能,满足居民多层次、多种类的需求;积极开辟各种渠道,为青年的创业就业提供学习指导、职业培训、就业指导、心理咨询等服务,协助解决其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遇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