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7日在政协南开区第二十九次双周协商座谈会上)
目前,南开驻区中小微企业发展融资面临一定的困境。一是融资途径不通畅。其因素:1、小微企业主要依靠自身积累,但因积累意识差,外援比重小,制约了快速发展和做大做强,而且企业发展资金外援只能向银行贷款; 2.银行贷款形式一般以抵押或者担保为主的短期贷款为主,且渠道不通畅; 3.企业信用等级低规模小,倒闭率高,违约率高,导致银行不愿放贷,同时小微企业高素质财务人员缺乏,束缚了自身开拓渠道的可能性。二是融资成本高。企业融资成本包括利息和相关筹资费用,小微企业在借款方面与大型企业相比不仅与优惠和利息无缘,而且还要支付比大型企业更多的浮动利息。同时由于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采取抵押或担保的方式,不仅手续繁杂,而且为寻求抵押或担保企业还要付出诸如担保费,资产评估费等相关费用,使得小微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为此建议:
1、政府加大对小微企业自身建设的指导,增强其融资意识和自我积累意识,掌握对融资工具、知识和政策的了解。
2、由政府牵头对信用等级高的小微企业采取打包担保的模式,每个小微企业各自担负部分比例担保金额,即贷款金额20%用于组成小资金池,以备一旦个别企业违约的补偿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