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简体 |  繁體
首 页
政协概况
议政建言
委员风采
专委会工作
 
您当前的位置 :区政协 > 议政建言
教师流动机制下结构性缺编问题依旧存在
来源:      时间:2014-11-03 16:15:38

邢维静

(2014年10月30日在政协南开区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

  在教师流动的体制下,要增强教师流动,面临的结构性缺编问题比较突出,部分学科教师工作负荷加重,许多学校因编制使用不当或人员学科分步历史形成,加之课程设置的不断变化等因素影响,普遍存在结构性缺编的问题。

  以南大附中为例,初中三个年级目前共有26个班,有学生1130人,任课教师80人。在日程的教学工作中有些学科的老师是在超工作量教学,学科教师紧张,班多教师少,其中结构性缺编比较严重的科目,初中段集中在语文、数学、科学、历史、外语等学科;为解决结构性缺编问题,我有以下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1.加大引进和招录工作力度。在不影响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市政府应出台事业单位(教育系统)内退或提前退休政策,且内退不占编,解决不能适应岗位人员“出”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每年引进或招录专任教师计划,以期从根本上解决专任教师不足以及结构缺员问题。

  2.加大“师训”力度,学科结构性缺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课程设置的不断变化。单纯以新进人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结构性缺员问题。

  我们学校认为应内部“挖潜”,提升“师训”机构能力,课程设置发生变化时,随时可选择部分教师经培训后转换学科补缺。

  3 .加大对义务段教育的投入。

  设立人才引进专项基金,开设”绿色通道”,让优秀人才来学校任教。

  解决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改革教师聘任制,让教师真正地流动起来。

  让教师和学校之间进行“双选”,这样无论对教师还是学校都是一种真正的“竞岗”。

  对于教师结构性缺编,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空常务副主任、中央教宵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曾天山教授给出了“教师资源共享、加强综合学科教师的培训”的路子,但是他认为必须要有经济基础的支持,这些方法才能奏效。

  解决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既需要政策支持,也要搞好聘任制改革,还要加强教师培训,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根本上让学校摆脱这种无休止的缺编。

         (书面发言)

  该作者系区政协教体卫委副主任、天津市南开大学附属中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