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简体 |  繁體
首 页
政协概况
议政建言
委员风采
专委会工作
 
您当前的位置 :区政协 > 议政建言
关于提高居民社区文化活动参与度的建议
来源:      时间:2014-11-03 15:51:33

刘炳欣

(2014年10月30日在政协南开区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

  自今年3月起,区政协学习委员会围绕“推进我区社区文化建设”开展调研,下面专题就居民社区文化活动参与度低问题与大家进行交流。

  一、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少的主要原因

  1、中老年人是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主力军。调研中了解到,当前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人群均以60岁以上老年人为主,中老年人退休在家,时间比较富余,会主动参与社区文化活动。中、轻、少年由于工作、学习繁忙,生活节奏快、压力大,没有参与社区活动的空闲,但许多家庭拥有自己的书房和藏书,大多数居民应用互联网,少数家庭还拥有健身区……在这个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参与和精神分享多元化、更便利的时代,不能武断地判定除老年人以外的居民“文化活动参与度不高”,可以认定为社区集体文化活动参与度低。

  2、社区文化活动宣传不够充分与不到位。通过走访社区部分居民了解,只有极少数居民知道社区居委会组织开展文化活动,绝大部分居民不知道,甚至都没听说过,有知道的也是通过社区宣传告知栏得知的。由此反映出社区居委会及社区工作者与居民的沟通宣传不够,使广大居民群众不了解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阵地、途径和方式。

  3、社区文化活动组织形式单一。各街道主要社区基本上都有自己的表演队伍,大多数活动都是由表演队伍来参加,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社区过度依赖表演队伍,活动变成形式化,从而通知居民活动的时候会报着无所谓的态度,再加上活动不能调动起大部分居民的兴趣,因此居民的参与程度与积极性必然会很低。

  二、调动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积极性的几点建议

  1、提升社区自我形象,形成“社区是我家”的认同感。街道社区要想居民之所想,急居民所急,办居民所需,以“民心工程”为契机,为群众多办好事、多办实事,改善小区的硬件设施,创造优美的社区环境,全面提升小区居民的生活品质。从而使社区老百姓得到实惠,增强居民“社区是我家”的认同感。

  2、建立多渠道民主参与社区文化自治途径。建议开展让广大居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活动,如发动社区居民积极参与评选“文明楼院“、“文明居民”、“好楼门长”、“好儿媳”等活动,让邻里相识、相知、相助、让奉献的人得到尊敬,以此增强社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进而增强社区广大居民群众对社区文化建设的参与意识。

  3、加强社区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社区业余文化工作者通常是真正热爱社区文化事业的热心人士,他们或者本身就是文艺工作者,或者是长期居住在本社区的老居民,或者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的热心人士,充分发挥他们的力量与作用,有助于整合社区内的文化资源,提高社区文化资源的利用效率,丰富和带动社区文化活动的创建与开展。

  4、鼓励创建个人文化品牌。社区是普通人生活的场所,其实也是藏龙卧虎之地,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不应仅限于参加集体活动,应加大引导利用个人优势和文化特长,为创建社区文化品牌贡献力量。在方法上,通过政策扶持,鼓励有名望的文化名人创立文化品牌;在形式上,可以通过创建个人文化工作室、有意识地宣传社区文化名人品牌等,扩容社区文化建设内涵,发挥社区文化名人效应,促进社区文化发展。

  5、社区居委会要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居民对文化活动的认知度及文化服务需求,同时挖掘社区文化资源,包括历史积淀、居民个人特长等。根据社区居民不同年龄、文化、职业、爱好等文化活动需求,如与社区内娱乐场所、活动室等联合举办具有地域特色的社区居民文化活动,“社区搭台、居民唱戏”,从而有效提升社区居民的文化主体意识和参与度,变“要我参加”为“我要参加”,以满足不同居民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

         (书面发言)

  该作者系区政协委员、区政协副秘书长、学习委副主任、南开区工商联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