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简体 |  繁體
首 页
政协概况
议政建言
委员风采
专委会工作
 
您当前的位置 :区政协 > 议政建言
以南开中学学生义工制谈在校生志愿服务的实践
来源:      时间:2014-11-03 15:51:33

民盟南开区委会

(2014年10月30日在政协南开区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

  南开中学从2001年由吕宝桐副校长首倡,创立了南开学生“义工制”,是一种由在校中学生向社会(主要是社会公益组织或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无偿服务的机制。

  在校生义工活动基本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出校园,在社会上开展义工活动。规定每名学生全年要完成50小时义工。具体时间分配为每学期各8小时、暑假20小时、寒假14小时。“义工制”活动要求班班有基地,人人有岗位。通过实行学生联络员制、班级指导教师制及学分制对学生义工活动的情况进行管理。

  在校生义工活动管理过程:

  1、小组活动制:班级同学自由组合活动小组,自主确立义工活动内容和地点。每组选出一名责任心强、积极性高的同学任联络员。该生一方面组织本组学生自主选择和自行联系建立义工活动地点,另一方面负责与学校的沟通,及时反映学生活动中的状况。

  2、指导评价制:由德育处和各班主任担任辅导员对班级学生“义工”活动给以指导和必要的检查。学生每一次活动学校要求要有活动时间、内容的记录和联络员的签字;联络员对小组内每个同学的活动表现要有阶段评价;每个义工活动地点要对学生的实际表现有阶段性的评价反馈。

  3、学分管理制:每阶段义工活动开展前后,都要进行充分地动员和总结。工作开始前各团队要上缴计划由德育处审批,阶段性工作完成后各班要进行总结,学校也要组织典型团队在全校大会上总结交流。最后,依据学生做义工的表现,给以相应的学分,实行学分制管理。

  在校生义工活动的特点:一是学生自主,参与性强、积极性高;二是义工活动可以跨越班级限制开展专题服务;三是义工活动点涉及面广、公益性强,活动形式多样。2004年暑期学生建立实践活动点是86个,到2010年初,据统计义工涉及到的实践点近300个。

  在校生义工活动的现实意义:一是“义工制”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为社会做出了具有实际意义的工作;二是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增强了自学应用和适应能力;三是在接触社会、认识社会、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他们意识到了自身对社会的责任,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提高了学生办事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此建议:在全区中小学推广南开中学开展义工活动经验,大力宣传和弘扬志愿精神,培养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意识,各学校可根据不同学段特点,鼓励引导并合理安排学生积极参加志愿服务。

         (书面发言)

  执笔人:王蕊 民盟区委会盟员、天津南开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