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君
(在政协南开区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五十五次主席会议上作了专题汇报)
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提出要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时至今日已经两年,在这两年间全国涌现出很多的高质量的众创空间。如36氪,3W咖啡,创新工场、联想之星等等。
一、南开区众创空间的现状
南开拥有百年学府,科研院所汇聚,区政府重视,通过科技引领、各方参与、积极引导,两年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双创氛围。
(一)发挥区域优势,打造成果转化众创空间
高校院所聚集是南开得天独厚的优势,南开大学的玑瑛青年创新公社通过“以平台做服务,以服务育孵化”的模式,打造高校创新成果孵化,科研成果转化和创业项目扶持的阵地,以“成就梦想、成就卓越”为目标,搭建为高校师生和青年人才共同分享共同促进的众创平台。已有闯先生、郭鑫团队、木马设计、安捷校园智能快递等几十家学生团队入驻。
(二)发挥主体作用,打造产业链上众创空间
南开区有很多企业领军所在行业,他们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发挥自身的市场和技术优势,打造专业化众创空间。九安智慧健康众创空间和天津智能制造-机器人众创空间就是其中有特点的两家。九安智慧健康众创空间有很多众创区域,如博览区、办公区、工业4.0创客区、实验区、加工车间、创客咖啡。入驻企业除本市和外省企业外,还有十余家来自美国硅谷的优质企业,实力非凡。机器人众创空间目标是打造全国智能制造机器人技术产业新高地,博士生、硕士生、大学生、大学教授团队、社会创客团体是众创空间的主要入驻签约方,活力无限。
(三)注入创新创业要素,转型传统孵化器
利用闲置场地,引入新的创新创业要素,如书院、咖啡、文化、互联网金融、种子基金、天使基金、创投基金,完善创业交流、创业会客厅、媒体宣传、专业孵化、创业培训等功能,C92、鼎泰丰、金辉大厦、青苹果等本区多家传统孵化器承载了新的众创空间。
(四)积极调整政府政策,支持众创空间
南开区众创空间的不同阶段政府政策支持是不同的,初创期提供启动资金支持平稳度过无盈利期,提升期按不同比例安排配套资金,盈利模式成功进入有市场竞争实力的成熟期,按照注册企业数和对区域经济的贡献,给予奖励,支持持续发展。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南开区双创发展积极有序,有实体创客展示交易中心,众创空间服务专员联席办公室,利用新媒体倡导宣传,为创业者开展一站式服务,创业孵化生态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二、南开众创空间发展面临的问题
众创空间的建设还是在刚刚起步阶段,与国内其他大的众创空间相比,还是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根本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专业化程度欠缺有待提高
创新创业资源聚集度不足,创新创业要素存在低端化,缺少高水平创业导师队伍和专业化服务能力。
(二)盈利模式单一还需探索
大部分众创空间面临着商业运作模式不成熟,市场化机制尚不健全,市场资本未被激活,持续盈利困难的问题。一方面,租金成本和运营成本较高,高成本与高服务矛盾对立,很难摸索出成熟的盈利模式;另一方面,很多众创空间的服务往往只停留在提供平台的初级层面,甚至为了一味追求进驻企业的数量提升,未对进驻的创客进行审核,拉低了众创空间的专业度。
三、促进“众创空间”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拓宽经营场所资源,降低众创空间场地成本
放宽企业住所登记条件,落实“一址多照”政策,鼓励盘活和利用闲置的商业用房、工业厂房、物流仓库等注册为企业住所,以扩宽经营场所资源,降低众创空间的场地成本。
(二)加大公共服务投入,落实优惠政策
通过无偿提供或低价出租等方式为众创空间提供企业用地,配置基础设备、公共软件,提供宽带互联网连接服务等,以政府购买及无偿资助的方式帮助众创空间低成本运营。同时,对众创空间的设备配置、活动筹办、创新研究等给予适当财政补贴。创新创业的人群不拘一格的,年龄,区域,学历,经历各不相同,政策受众群体要一视同仁,不分原籍和性别年龄学历。
(三)深化融资服务,鼓励社会投资
1、突破初创企业融资难的发展瓶颈,通过进一步深化股权质押登记,支持以知识产权(如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域名权等)出资设立创业创新主体,激发众创空间企业的创新活力;
2、搭建银企对接合作平台,并依托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平台,扩大金融企业的放贷信任,不断提高众创空间内小微企业的贷款额度;
3、引入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鼓励各类企业、投资机构、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以市场化机制投资参与众创空间的筹建和运营,并鼓励众创空间运营机构和创投机构针对众创空间设立天使、创业投资类基金,多层面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促进众创空间顺利运营。针对运行效果提供租金减免、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予以协助。
(四)扩大社会影响,优化创业环境
1、打造众创空间平台,鼓励媒体、微信微博平台、官方网站等宣传媒介对众创空间、“双创”政策等进行宣传,借助多媒体形式对众创空间进行宣传推介,定期发布公益性广告,提升众创空间的社会知名度、影响力和吸引力,吸引创业者和专业人才加入,吸引投资机构、社会团体、行业组织等机构参与投资创建众创空间。
2、加强监管,优化创业环境。除了对众创空间的硬件设施的规定要求进行监督之外,还要不断提升众创空间的软实力和发展内动力。加强对众创空间内企业的信用监管,引导督促其守法经营、诚信经营,引导众创空间和创业创新主体增强商标注册意识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并在这方面加大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众创空间的软实力是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3、加强联合,提供对外学习的机会。请进来,走出去,政府可以邀请国内成功的有经验的众创空间导师团队来区里做经验推广,也可以促成本区众创空间去实地考察知名创业团队的实际运营情况,不断提升本区双创企业的国际视野和自我造血能力,搭建沟通学习的平台。
发展众创空间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众创空间要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不仅要具有完备的硬件设施,专业化的管理团队,完善的运营管理制度,还要建立开放联合的服务平台、高端务实的创业导师团队。探索合理有效的盈利模式,抢夺优势的项目资源是众创空间存活的重要支撑。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日益深入人心,创业热情、创业气氛空前高涨,如何多层次推进包括众创空间在内的各类创业孵化载体建设、发挥大企业资金、信息和网络优势,鼓励和推动一些大型企业集团的参与建设,合理引入并发挥资本市场放大作用,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格局,也是长期的研究课题。
杨家君系民建南开区委会南开文化教育支部会员,天津市中科易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