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业辅导为例
袁辛
(在政协南开区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五十五次主席会议上作了专题汇报)
生涯,英文名称career。最早用作动词,意指疯狂竞赛的精神,后来引申为“道路”。现指人生的发展或是经历的过程,也指一个人一生中从事的职业角色。生涯发展教育强调个体全面发展和发挥个人特色,目标在于使每个个体能认识自我,从而选择一种合适有意义工作的决策能力的教育,在整个教育历程中进行生涯的认知、试探与准备。
作为一名从事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发现开展学生生涯辅导让学生能尽早地认识自我、认识职业、认识教育与职业的关系,根据自身兴趣及职业目标进行职业决策,实现人生发展,对处于重要人生阶段的中小学生开展生涯发展教育与辅导尤为迫切和必要。生涯辅导在大学校园引起重视只是近些年的事情,而小初高中学生生涯意识和生涯辅导则相对不足,相当多的学校几近空白。很多学生初中阶段对于选择普高或职高定位不清,高中阶段对于文理科选读同样存在疑虑。结果导致相当多的学生苦于所学专业和从事工作非自己所爱或非所擅长领域,深感后悔甚至发生一些危机事件。本文旨在通过调研,希望引起各方对中小学生生涯辅导的重视,为探索科学、合理、高效的生涯辅导模式提供价值参考。
一、开展学生生涯辅导的背景
大量研究显示,学生生涯辅导越早开始越好,初中小学做生涯辅导非常重要,欧美一些国家幼儿园教育就已开始生涯关注。
以美国为例,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就实施了“职业生涯教育”拨款计划,1994年通过的《学校工作机会法》适用于所有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学生,其目的是为所有学生提供职业准备,以适应迅速变化的全球化和知识化的经济。美国国家职业信息协调委员会《国家职业发展指导方针》对小学生能力及指标给出了具体翔实的说明,涉及自我认识、教育与职业、职业规划三方面12项能力。每方面又涉及很多主题,如在自我认识方面,《方针》确认帮助小学生发展一下能力:一是对自我意识重要性的认识(如:分别以自己和别人的观点和视角,描述自己的优点,定义个人行为对家庭关系和学校的影响);二是与他人交往的技巧(如示范解决与同学、朋友以及大人之间冲突的种种技巧);三是对成长与改变的重要性的意识(如定义各种各样的情绪和感受,定义表达情绪和感受的各种不同方式)。日本为中学生开展必修“进路指导”(即“生涯辅导”)活动,学习“进路指导”课程。我国台湾地区则从1998年开始在《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重大议题(生涯发展教育)》中将生涯教育的概念引入基础教育领域,经过多年的发展,也已取得一定的成绩。
此次调研,主要涉及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学生学业生涯辅导。通过走访了我区几所小学和中学,目前为止未有完整系统的生涯教育和辅导,一些中学会在每年的特定时期邀请生涯辅导专家开设相关讲座,通常也就一两次。尽管次数不多不足以带来足够的信息,但是生涯教育的实践表明,教师、家长和学生已能从有限的信息中获取相关知识,提升生涯意识。如:今年初由天津市社联联合南开区图书馆开展的科普活动邀请本人到25中为高一学生家长进行讲座,主题为:陪伴孩子规划今生创设未来。来自该校信息显示,往年高二选报文科班的学生人数通常在30人上下,今年的文科班人数超过90人。
截止到2015年9月的数字显示,我区小学人数:34850人,其中少数民族1738人。初中人数:13281人,其中少数民族540人。高中人数:11347人,其中少数民族939人。职专人数:1401人(不统计少数民族)特殊教育人数:175人,少数民族9人。学生全数达61054人。如此庞大的学生群体,如果能给予生涯教育辅导足够的重视,学生们无疑将从中受益丰厚。对于少数民族学生而言,升入各级各类更高学段学习,生涯教育和辅导显得更加重要。
二、目前学生生涯辅导存在的问题
在调研中发现,大部分中小学生缺乏基本的职业意识,对自我认知不足,不了解自身职业兴趣,不懂得如何规划与实践职业理想。主要问题表现在:
1、大部分学生对自身未来的发展及各种职业的要求缺乏基本的认识。相当部分学生对生涯发展规划的必要性认识不足,没有认识到个体生命和生活的发展需进行系统考虑和规划,生涯发展规划意识几乎没有。
2、少数学生对生涯发展有初步的认识,但不了解生涯发展的综合性,在对生涯辅导的理解上存在偏差。大部分还缺乏进行生涯规划的具体行动和相关途径,对生涯规划的全局性认识不足,忽略了生涯发展的独特性、终生性和综合性。
3、个别学生对自己的事业和生活有了初步的总体规划,能在长辈以及生涯指导机构的帮助下,根据自身特点对今后的发展方向作较系统地构想和计划,但由于条件限制,还存在各种不精确的认识,有时甚至出现较严重的误解。
三、有效开展学生生涯辅导的对策建议
根据生涯发展理论的指导,结合我区中小学生生涯教育的现状,各方应挖掘现有资源,积极开展生涯发展教育,有效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和辅导活动。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建议区教育局相关部门联合区内大中小学专家成立小初中学生生涯辅导课题组;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开设职业生涯辅导课程及课题研究,以最终促成南开区小初高中学生生涯辅导体系,在小初高中全面开展生涯辅导。
2、建议充分利用区内相关专业资源,选取小初高中3-6所学校作为生涯辅导试点学校,开设生涯辅导咨询室。经过1-2年的探索,形成生涯辅导南开模式,在此基础上进行推广普及。
3、建议整合家庭、学校、学生三方资源,开设生涯辅导专题讲座面向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和学生本人,同时为学生提供生涯辅导服务。通过家校合作,使家长了解各阶段生涯规划的有关知识,在家庭教育中能运用相关知识和信息,对学生进行指导和交流,并利用家庭资源让学生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巩固学校生涯教育的效果。
4、适时开展生涯辅导教研或学术研讨会,集思广益。收集各方意见,重视专业建议。适时将生涯教育和辅导纳入全区小初高中学生德育教育体系。
5、针对生涯辅导的实际情况,适时开展全区小初高中学生生涯辅导相关培训,以增强学校教师生涯辅导意识,提升学校教师开展生涯辅导技能,为学生学业辅导和终身生涯设计服务。
6、建立完善以学校生涯教育和辅导为主体、家庭生涯教育和辅导为辅助,学生个人生涯实践为依托、社会生涯教育为补充的生涯辅导体系。
袁辛系区政协提案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南开区委会会员,南开大学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