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简体 |  繁體
首 页
政协概况
议政建言
委员风采
专委会工作
 
您当前的位置 :区政协 > 调研视察
借助驻我区国家海洋单位的资源优势 积极开展中小学生海洋意识教育
来源:      时间:2016-11-04 13:54:00

  刘汉敏、刘嬿

  (在政协南开区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五十三次主席会议上作了专题汇报)

  随着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海洋意识教育日益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并对加强全民海洋意识教育做出了重要批示。2014年,中宣部出台了《关于提高海洋意识加强海权教育的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加快推进海洋知识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建立海洋意识教育基地,定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促进海洋知识普及,传播海洋文化”。

  一、现状

  目前,全国已建立近百家海洋意识教育基地和30余家海洋科普教育基地,海洋课程走进中小校园,尤其海南全省义务教育已推广海洋课程,海洋意识教育如火如荼开展。天津市一直高度重视海洋宣传和海洋教育,在国家海洋局《关于支持天津建设海洋强市的若干意见》中,天津被国家海洋局选择作为全国沿海城市中首个予以重点支持发展海洋事业的城市,未来几年将重点建设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海洋意识和海洋知识将成为当今社会文化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展中小学生海洋意识教育,南开区具备优势条件和活动基础。国家海洋局驻津单位中有3家位于南开区,分别是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和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均建有海洋研究相关重点实验室。随着天津市被列为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重点支持对象和建设海洋强市战略实施,驻津单位正逐步加强天津市海洋工作参与度,提升天津市海洋科技、经济发展服务水平。

  以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为代表,在天津市海洋仪器计量检测服务基础上,与南开区科技实验小学联合开展了系列海洋意识教育活动,包括“童心畅想海洋拥抱蓝色未来”走进海洋计量检测实验室活动、“走进湿地保护区,畅想生态文明海洋”活动、海洋环保课堂等,为学校购置《我们的海洋》校本课程图书,并于2015年9月签署海洋意识教育基地共建协议,帮助南开区科技实验小学获得了“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成为天津市首个获得此基地称号的小学。国家驻津海洋科研单位与区属中小学联手,资源共享和共建活动的成功经验若能辐射全区,将为海洋单位进行海洋意识宣传、海洋科学普及和服务天津,服务南开搭建更多青少年教育阵地,还可以海洋教育为主题,在中小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和校外特色活动提供更为丰富的课程资源和活动平台。

  二、意义

  在南开区辐射开展中小学生海洋意识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海洋意识是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向海洋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构成国家和民族海洋政策、海洋战略的内在支撑。建设海洋强国,须首先从树立海洋意识开始,孩子们是国家的未来,只有头脑中有了深刻的海洋意识,知识体系中增添了丰富的海洋知识,关注和思考海洋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特殊重要性,整个民族的海洋意识才会得到极大的普及和提高。辐射开展海洋意识教育,将为南开教育增加更强的动力和活力,为文化教育注入丰富内容,为海洋强国建设输送更多人才。

  三、建议

  加强与国家海洋驻津科研院所资源联合,在南开区中小学开展海洋意识教育,探索创新海洋意识教育模式。

  (一)构建纵横交错的立体教育网络,有效推动海洋意识教育

  1.以南开区教育局为核心,以科技实验小学为龙头,探索中小幼一体化海洋教育模式及学区片交流,带动海洋意识教育,逐渐向南开区中小幼推动辐射,强化海洋概念的科学认知,普及海洋知识,传递海洋文明,激发学生探寻海洋的兴趣,引导学生“知海——亲海——爱海”,从小构筑坚实的海洋意识,唤醒青少年热爱海洋,珍视海洋的情感,以此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和海洋强市、海洋强国建设,使海洋意识教育成为南开区域特色教育的新亮点。

  2.重视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借助共建单位国家海洋计量中心的资源和学校的活动,以点带面,开展亲子活动、社区活动、实践活动等,使辐射面更加广泛,使更多的群体关注海洋、了解海洋。热爱海洋、有效推动海洋意识教育的发展。

  (二)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创设海洋教育氛围

  继续以南开区科技实验小学“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为核心,借助共建单位海洋计量中心的力量,帮助学校建设以海上新丝绸之路为主题的海洋文化长廊和科技馆海洋模型,建立海洋教室,完善图书馆有关海洋读物的补充,努力让孩子们浸润在海洋的氛围之中。

  (三)落实《我们的海洋》校本课程,重视教研,打造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

  《我们的海洋》是由国家海洋局宣教中心聘请各省市的专家结合各年龄特点编纂的教材,此套教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兴趣引领到研究探索,体现了海洋意思的引领与培养,具有知识性、趣味性、科普性。但是,我们的教师恰恰在这方面意识淡薄,知识匮乏,极需加强有关海洋知识方面的教研与探索,因此可以借助海洋计量中心的专家对我们的教师队伍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作为学校组织教师开展集体研究备课,甚至在条件允许下带领老师外出学访,拓宽教师的眼界,为打造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奠定坚实基础。

  (四)与各科教学紧密结合,凸显海洋特色教育

  在对教师通过培训、提高海洋意识教育的基础上,有意将海洋教育融汇于自己的本学科教学之中,将课程中的海洋文化衍生出与之相通的价值观、道德观、世界观。

  (五)将海洋教育贯穿于丰富多彩的活动实践之中

  1.结合“6·8世界海洋日”“6·5环境日”“防灾减灾”等纪念日,带领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手抄报活动、“小先生大讲坛”等活动,有意识的引领学生认知海洋、了解海洋。

  2.开展大手拉小手活动。海洋单位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对我校定期开展海洋科普培训,拓展学生海洋知识面;与大学海洋专业的专家对接,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由大学生带领我校学生开展课题调查研究,写出研究报告;与海洋相关单位联合,带领学生走进海洋科研基地,让学生了解我国海洋精密仪器,海水如何淡化,对学生有效进行兴趣引领

  3.注重素质拓展班建设,对学生进行专业化引领。为对海洋专业感兴趣的学生开设有关海洋生物、海洋创意、海洋小记者团等海洋专业的素拓班课程,聘请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化引领,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

  4.在假期中开展有关海洋方面的夏令营活动。与共建单位紧密配合,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带领孩子们走进自然,亲近海洋,开展有关海边拾贝、夜游观海等夏令营活动。

  5.开展“海洋小记者团”“海洋讲解员”培训活动。通过培训,提高小记者们的写作技巧,随时参加各种海洋活动,并做出及时报道;提高讲解员的专业知识技能,通过传播让更多的学生、家长等了解海洋,热爱海洋。调研组成员:

  刘汉敏系区政协副秘书长、民进南开区委员副主委、区体育局副局长

  刘嬿系民进南开区委员会会员、南开区科技实验小学德育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