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简体 |  繁體
首 页
政协概况
议政建言
委员风采
专委会工作
 
您当前的位置 :区政协 > 调研视察
关于整合南开区域内博物馆资源 助推文化南开建设的建议
来源:      时间:2016-10-14 11:19:19

  郭辉

  (在政协南开区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五十二次主席会议上作了专题汇报)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我国文博事业的发展,2016年4月12日全国文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统筹好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

  博物馆作为我国文物和文化遗产的收藏、保护和展示机构,在南开区正在全力打造城市会客厅,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进一步增强老城文化、妈祖文化品牌影响力,打造“老城津韵”品牌的今天,如何做好南开区域内博物馆的保护管理和文博资源科学整合利用,促进文化南开建设,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认真对待的。

  一、南开区域内博物馆现状

  根据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公布的《2015年度天津市博物馆名录》,南开区域范围内登记注册的各类博物馆共有8家,具体情况如下:

  在此次调研中,我们发现除上述在册博物馆外,还有位于南开中学内的周恩来中学时代纪念馆和南开中学校史馆、位于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区的南开大学博物馆(包括范孙楼文物展厅和东艺楼范曾书画展厅)、位于天津大学八里台校区的天津大学校史博物馆、位于天津市南开区白堤路82号的庄王府、位于古文化街的联升斋刺绣艺术博物馆(非国有)和国粹宫典藏博物馆(非国有)等。

  二、存在的问题

  2014年6月,南开区政府已完成了对以妈祖文化广场文中心,集合天妃宫、天津民俗博物馆、天津华夏鞋文化博物馆、联升斋刺绣艺术博物馆和国粹宫典藏博物馆的“五馆一园”的建设,形成了古文化街博物馆聚集区。开放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应。南开区作为天津的历史文化名区,区域内文博资源丰富,但区域内博物馆布局仍存在问题,具体表现为:

  1、博物馆所属关系复杂,没有形成集群效应

  南开区域内的博物馆,数量不多,但却归属于不同的单位。在注册的8家博物馆中,国有博物馆6家,非国有博物馆2家。在国有博物馆中,市属博物馆4家,区属博物馆2家。博物馆即有市属又有区属,即有公有又有私有,各博物馆之间由于行政归属关系和所有制关系的不同,沟通困难,无形中存在壁垒,很难形成合力,达到优势聚集和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2、区属博物馆存在职能分配重叠

  天津民俗博物馆和天津老城博物馆为区属博物馆。天津民俗博物馆以展示天津民俗民风为主要内容;天津老城博物馆以展示老天津卫的建筑风貌、生活场景和老城的民风民俗为主要内容。两馆在主题上存在重叠,在收藏和展示职能没有有效分工。

  3、博物馆种类繁多却没有系统介绍南开区区史的博物馆

  博物馆作为收藏人类文化的殿堂,形象地反映了人类历史、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领域的风貌和变迁,是人们获取知识、陶冶性情、提高修养的重要场所,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现在各地正兴起博物馆建设热潮,各地方乃至小到村落纷纷建立自己的历史博物馆,如天津市下属各区县中武清区已建成武清博物馆,河西区档案馆正在积极筹建河西区区史馆,红桥区正在建设西于庄展览馆等等。南开区作为天津老城区的集中集聚区,历史上的天津卫城、县城、府城都坐落在南开区内,“南开”两字也是天津各区县中在全国知名度最高的行政区划代名词。然而南开区却没有一座系统展示南开历史发展的博物馆。

  4、部分依附于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博物馆宣传力度不够,开放力度不大,外人很难正常参观。

  区域内部分博物馆由于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登记和统计工作开展困难。有的博物馆依附于各企事业单位,不是独立的企业法人或组织机构;一些非国有博物馆规模较小,没有注册,有的甚至藏于深山,宣传力度不大,知名度不高,不为人所知,存在掌握资料和数据不全面的情况。部分单位出于管理和教学安全秩序的考虑,使有些场馆不能正常对社会公众开放,有些单位甚至需要多方沟通才能进入参观。

   三、对整合区域内博物馆资源的建议

   1、整合古文化街、老城里博物馆群资源,建立以鼓楼东大街为轴线的“老城津韵”文博场馆聚落。

  以鼓楼东大街为轴线,在这800米的街道周边,从东至西分别坐落有基督教青年会旧址(今天津市少年宫)、天津市文庙博物馆、仓门口教堂、天津老城博物馆、天津鼓楼博物馆、天津戏剧博物馆(广东会馆)、天津格格府典藏博物馆等文物古迹和博物馆。可在以“五馆一园”博物馆聚居区为基础上,延水阁大街向西发展,对以上博物馆和遗址进行整合,延鼓楼东大街形成以老城博物馆为核心具有天津历史和传统文化特色的“老城津韵”博物馆聚落。并进一步加强对该博物馆聚落的宣传,在周边树立宣传地图和宣传广告牌,对游客进行参观线路,逐步形成“看天津传统历史文化到南开”的社会共识,吸引更多游客,带动周边经济发展。

  2、整合天津民俗博物馆和天津老城博物馆,筹建南开区历史博物馆。

  随着对天津老城博物馆改扩建工作的推进,可将隶属于南开区的天津民俗博物馆和天津老城博物馆进行整合,将现有天津老城博物馆合并到天津民俗博物馆,使天津民俗博物馆集中展示天津的民俗情况和风土人情。整合后空出天津老城博物馆建立南开区历史博物馆,系统展示南开区的历史发展和老城城市变迁。

  3、打破行政和所有制壁垒,建立区域内博物馆有效交流沟通的平台组织。

  由于“老城津韵”文博场馆聚落的形成需要多单位多部门的通力合作。但这些场馆归属于不同的组织机构,所有制情况又及其复杂。因此,应充分发挥博物馆协会和文物学会的作用,打破行政和所有制壁垒,在南开区文管所的协调下,成立“博物馆联盟”,统筹沟通区域内各博物馆,使各博物馆建立联动和沟通机制,在对外宣传、业务扶持和活动策划上加强协作,形成合力,有效展示文化南开和文化天津的风貌。

  4、在摸清区域内博物馆情况的前提下,推动国有行业博物馆的免费对外开放

  博物馆承载着宣传传统文化和正能量的社会责任。今年3月16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中外记者会上进一步提出,我们保护文物实际上也是在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来滋润道德的力量,传承我们的传统优秀文化,来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因此,只有进一步推动各博物馆场馆的开放才能发挥其作用。应在摸清区域内博物馆情况的前提下,积极协调和沟通各国有行业博物馆、学校博物馆(特别是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等各单位附设的博物馆,达成定期对外免费开放的制度。

  郭辉系民建南开区委会会员、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