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简体 |  繁體
首 页
政协概况
议政建言
委员风采
专委会工作
 
您当前的位置 :区政协 > 调研视察
关于对三潭医院扩建改造工程的视察报告
来源:      时间:2016-08-03 09:59:40

  区政协教育体育卫生委员会

  7月22日下午,按照南开区政协年度视察计划部署,区政协教育体育卫生委员会卫生界别委员,赴南开区三潭医院视察改扩建工程项目。委员们对三潭医院新改建的医院药库、内科病房和重点科室进行了实地视察,与三潭医院负责同志就医改当前区内二级和社区医院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做好医改工作等方面进行了座谈。

  视察情况三潭医院始建于1984年,1987年正式开诊,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保健为一体的二级乙等综合医院,改扩建之后现占地面积8745.77平方米,注册病床150张,下设五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肩负着万兴街22个居委会、14万人口的防、治、保、康、教及计划生育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被定为我市首批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是天津市首家外来务工人员就医定点医院、南开区老干部就医定点医院、工伤就医定点医院、工伤康复定点医院和全国百姓放心医院。

  三潭医院提升改造工程得到区委、区政府和区卫计委的大力支持。改造后的三潭医院成为了特色突出、内涵丰富的一所具有社区卫生服务功能的二级乙等综合医院,使这所医院功能布局更加合理。新装修后,一层设国医堂、草药房、颗粒药房、五官科、皮肤科;二层设内科病区、老干部科,营造了方便患者就医的良好环境。医院总面积增长了64%,由原来的5592.8 m²增长到9221.15m²,床位数增长50%。同时,三潭医院作为南开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医院在疫情来临时,中医综合楼作为发热门诊,住院楼作为疫情观察所,为突发事件的顺利解决提供保障。该院作为以骨关节病、糖尿病学科、社区常见病、多发病为特色的二级综合社区医院,学科建设逐步提高,日常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可以为患者提供更贴心、更优质的诊疗服务。2016年初,三潭医院顺利通过了二级医院等级评审。

  目前,医院共有职工235名,其中专业技术189人(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40人,初级职称123人)。门诊开设内科、骨外科、中医科、糖尿病科、皮肤科、口腔科、五官科、妇科、B超、放射科、检验科和南开区老干部中心等;急诊下设肠道门诊、动物致伤门诊;病房共设有骨外科、内一和内二3个病区。

  座谈中,区卫计委负责同志向委员们介绍了目前辖区内医院的发展现状,同时委员们还听取了三潭医院改扩建后该医院各项工作进展基本情况的介绍,并与院方围绕目前医疗事业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与沟通。委员们一致认为:三潭医院在几任领导班子和全院员工共同努力下,使医院特色医疗事业得到了很大发展,特别是在这次改扩建后,为这所医院的不断发展,提升医疗综合水平奠定了重要基础,并将提升该院糖尿病、骨科微创、惯性病等特色医疗水平起到积极作用。

  在双方座谈交流中,围绕共同所关注的制约医院发展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对当前形势下药费改革给二级和社区医院带来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共达成了共识。委员们表示将继续关心三潭医院的发展,加强相互间沟通与交流,积极围绕当前医改中面临的新课题进行深入调研,将此次调研中了解到的实际问题形成调研报告,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区政府在工作决策中提供参考依据,为南开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建言献策,在南开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做出积极贡献。同时,委员们针对目前我区医疗事业所面临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对策性建议:

  1、拓展对南开三潭医院特色医疗业的对外宣传,扩大其社会影响力,有效提升该院门诊就医数量,增大特色医科就诊经济效益。

  2、加大南开三潭医院学科建设。针对原有的特色医学学科,进一步加大中医、康复等学科建设的医学专科论坛研究,加大对外交流学访力度,建立与三级医院联动机制,务实求新,把南开特色医疗学科做实、做强,充分利用现有现代医疗设备为广大就医者服务,不断提升医院的社会知名度。

  3、充分利用三潭医院资源优势,强化医院服务基层、社区意识,积极总结探索服务居民方便地域内群众就医的有效途径,营造一流优质的百姓就医服务环境,提升南开三潭医院社会影响力,推动医院医疗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4、建立完善的医院在职工作人员评、定级机制。根据当前年轻医疗专业人员聘用的特点(高知识、高学历),研究制定各级医院医务工作者新的评级标准和职数,解决因职数有限,一些人才不能晋升导致流失,制约医疗事业发展的问题,切实达到留住人才,提升基层医院专业整体水平的目的。

  参加视察的委员有:王凡、宋丽萍、李军、张秀国、刘林、龚瑾、王现玲、阎石、马堪蓉、田菲、徐玲、张卫东、陆晓红、孔令勤、孙兆元

  区卫计委:王彤、王妍陪同视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