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简体 |  繁體
首 页
政协概况
议政建言
委员风采
专委会工作
 
您当前的位置 :区政协 > 调研视察
对我区发展体育产业的意见和建议
来源:      时间:2016-06-16 08:18:12

  苏传秋、王昊

  (在政协南开区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四十七次主席会议上

  作了专题汇报)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成熟经济体都在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撑点。体育,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和生活必须品,以其丰富多元的内涵和多层次的外延,成为了促进经济发展的新生动力。

  一、关于体育产业的概念界定

  体育产业是指为满足人们观赏体育赛事与表演活动以及参与体育健身活动需求而从事体育产品生产的组织和部门的集合。体育产业包括体育服务业和体育用品制造业,其中体育服务业包括体育健身娱乐业、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培训业、体育用品销售业和体育中介业。

  这样的概念界定是参考联合国《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产业分类标准》和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做出的。它严格遵循了四个方面原则:一是国民经济的同一性原则。即判断一个单位或组织是否属于体育产业,不是依据行政隶属关系,而是看其是否符合体育生产同一性原则,进行体育产品生产的企业和组织。二是国际统一性原则。遵从国家标准,将体育健身娱乐、竞赛表演、体育用品制造、周边销售、场馆服务均包含在界定范畴之内。三是避免重复统计原则。概括和统计体育产业的目的在于论证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但在实际过程中,体育产业与其它门类有冲突之处,如保险、旅游、传媒等,故界定体育产业概念,对精准分析其发展态势有很大的帮助。四是严格按照经济学理论进行界定。按照经济学“产业结构”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将体育产业看做是“生产产品用途相同的企业和组织的集合”,便于统计和分析。

  二、国内外体育产业现状

  据统计,在全世界体育产业中,发达国家的年产值约在4500多亿美元,且每年以20%-25%的速度递增。特别是在欧洲等一些发达国家,体育产业的年产值都排在国内十大产业之内。具体以经济最为发达的美国为例,1988年,其体育产业产值已经达到631亿美元,超过了石油化工业(533亿),汽车业(531亿),约占当年GDP的1.3%;2014年,其体育产业产值已达到5000亿美元左右,约占当年GDP的3.3%,是汽车产业的2倍、影视产业的7倍。在吸纳从业人员方面,数据显示,美国约有150万人直接从事体育产业相关行业,另有约270万人间接从事体育产业相关行业。据普莱基特公司估计,美国有超过4000万的经常性锻炼人口,另有1300万人保持至少一周2次以上锻炼的频率,这部分人大多数分布在中产及以上阶层,成为了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主力军。

  我国在体育产业的相关数据统计方面相对滞后,据最近一次大规模官方统计数据,截止2013年底,我国体育产业年增加值仅为3100亿元人民币(约合500亿美元),占GDP的0.56%,远远低于美国的2.93%和法国的2.85%,各种数据表明,在体育产业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社会十大支柱产业的同时,我国体育产业仍处在市场化的初级发展阶段。

  三、我区体育产业现状

  总体来看,我区体育产业发展远远落后于国际发达地区,距国内先进地区也存在很大差距。具体分析,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资源优势没有充分利用。“武清开发区马拉松大赛”、“环东丽湖自行车骑行赛”、“峨眉山武术节”、“漓江龙舟赛”无不是充分利用城市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开展的体育赛事,籍由比赛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体育产业链,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我区拥有古文化街、妈祖庙、鼓楼、水上公园、水滴等优势资源,却没有充分利用。二是缺少体育产业支柱企业。2018年世界短池游泳锦标赛、2022年亚运会将在杭州举行,趁此契机,杭州市仅2015年一年时间就引入体育销售、体育康复、体育制造、体育传媒等相关企业千余家,引资总额达2.3个亿,带动了杭州市经济快速发展。又如厦门花重金引入“直播吧”公司、深圳引入“乐视体育”,都成为了当地的纳税大户。而我区体育相关企业相对较少,底数也不清晰,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也没有相对侧重,难以形成规模。三是体育产业发展理念滞后。相较于先进地区,我区对体育产业的认识和摆位还相对滞后,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如上海市专门制定了体育产业“十三五”规划,明确十三五期间,体育产业规模要达到1000亿,成为经济社会的支柱产业之一。又如北京市以国务院46号文为契机,大力发展体育产业,特别是整合土地资源,专门扶持新兴体育产业,利用闲置地块开发的冰雪运动预计到2022年产业总额达到400亿,提供就业岗位4000个。

  四、对我区发展体育产业的建议

  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和天津市《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天津市体育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5)》为政策引领,结合我区实际情况,从四个方面下功夫抓好体育产业工作。

  一是围绕建设“美丽学府、幸福南开”,树立以人为本的体育产业发展观。“美丽学府、幸福南开”体现的本质就是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树立以人为本的体育产业发展观,就是要满足广大群众的多层次体育需求,首先要抓好体育竞赛,利用我区众多文化旅游资源,承办一些知名的体育竞技户外赛事,创出南开精品和南开特色;其次要努力提高体育健身服务质量,我区健身房、健身俱乐部已初步形成规模,要利用好这一有利条件,尽快出台帮扶政策,提高健身服务的科学化、组织化和生活化水平;最后是构建好贴近群众的体育服务体系,调动和增强群众参与运动,消费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是要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一致性。发展体育产业必须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这是由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特点所决定的。首先要在体育产业中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南开精神与体育产业有机融合,共同推进;其次发展体育产业不能“单打独斗”、“就事论事”,要通过发展体育产业向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秀的体育文化产品,传播南开精神,增强我区人民的团结力和向心力;最后是要通过发展体育产业增加就业机会,引进高水平人才,解决就业难等社会难题矛盾,维护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大局。

  三是结合我区优势,优化体育产业结构。我区有着天然政策和区位优势,区发改委、商务委、体育局、工商局等部门应尽快出台政策,吸引企业落户南开,帮扶企业壮大规模。首先应出台体育产业专项政策,鼓励私营、个体、港澳台、外资以资本、技术、信息或经营管理等形式在我区参与体育赛事、全民健身、体育中介、体育培训、体育资讯、场馆服务等体育经营活动,建立经营实体并提供市场准入、劳动用工方面的便利;其次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体育产业相关企业减免税、差别税率、税收返还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并配合水、电、煤、天然气等基本运营能源政策优惠;最后要积极帮助企业进行上市融资,支持优势体育服务企业进入资本市场,通过股票上市、发型债券、项目融资、股权置换等方式保障其发展资金。

  四是积极申报构建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我区现有各类工业园、文化创意产业园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应借鉴其成功经验,结合我区实际,引进知名的体育中介、体育服务、体育运营公司,如绿茵场、新英体育、寻球科技等。特别是依托利用好我区水滴、大馆等天然体育场馆资源优势,结合我区“十三五”规划和两圈两区一中心布局,完善相关配套设施,为相关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积极申报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园区),打造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聚集区,切实发挥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洼地效应”,为我区发展助力。

  苏传秋系区政协教体卫委委员、南开区体育场南开业余体校校长

  王昊系区体育局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