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政协经济委员会、民建南开区委会
(在政协南开区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四十六次主席会议上
作了专题汇报)
为贯彻落实《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融局等八部门关于支持我市企业上市融资加快发展有关政策的通知》(津办发[2015]39号)和《天津市财政局天津市金融工作局关于印发天津市支持企业上市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津财建一[2015]26号)的要求,缓解我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推动区域企业上市融资工作。南开区政协经济委联合民建南开区委会共同组建了课题组,针对我区企业上市情况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课题组多次对重点行业的代表企业进行了考察,并召开了政府有关部门与政协委员、民建会员的专题协商会议。根据大量的实地调研和专业分析,现将我区调研情况和对策建议综述如下。
一、南开区企业上市融资现状
从政策层面看,截至2015年底,天津市已有7个区相继出台了相关的配套政策,包括:河西区政府印发的《河西区支持企业上市加快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滨海新区政府印发的《关于支持滨海新区企业上市融资加快发展有关政策》以及西青区政府印发的《西青区推动企业上市工作部分政策汇编》等,我区也于2016年3月印发了《南开区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加快发展有关政策的通知》。根据上述所印发文件来看,虽然各区根据自身区内特点出台的本区相关配套政策不同,但是各区政策资金支持力度都很大。由此可以看出,天津市各区域政府助推区域企业上市融资的决心和力度,同时也能体会到企业对上市融资的期盼和需求。
近年来,南开区高度重视企业上市挂牌工作,专门成立了南开区推动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企业上市后备库。今年一季度,新增完成股改企业8家,新增启动股改企业5家,新增OTC挂牌企业7家。截至目前,南开区上市挂牌企业总数达到17家(主板2家:中新药业、九安电子;新三板6家:创世生态、益佰广通、枫盛阳、晓沃环保、泰瑞机械、和泰森;天交所3家:尚学教育、中能特种电缆、英盛达科技;滨海OTC8家:明建资产、世纪天创、海天祥泰、方正汇智彩色印刷、开源科技、智特科技、天联鑫茂、美域文化)。
二、南开区企业上市融资存在的问题
随着“科技南开”的建设发展,我区政府致力于为区域企业打造多维式服务平台,实现区域网格化管理,其中围绕着“科技金融”服务做了大量工作,“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初见成效,但在体系运营和融资服务内容方面有待提高,同时在拓宽区域企业融资渠道,推动和扶持区域企业上市融资工作中存在一定薄弱方面。
(一)企业上市融资环境
据统计,2015年度,南开区上市企业数量位于天津市各区县平均水平,但在市内六区中略微滞后,尚未充分体现出南开区的“科技金融”优势,由此可见,我区引导和推动区域企业上市融资的机制和方法还有待完善。
目前,南开区已建立的孵化器和金融超市等融资平台尚停留在概念层面,为企业服务的实际效果并不明显。虽然政府竭尽全力加大对企业与银行间融资的沟通和协调服务力度,但面对区域内众多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缺少实质性抵押物及银行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致使银行对其产生“恐贷”心理,造成区域企业融资难问题,是我们长期关注并亟待解决的难题,区域内的相关科技金融政策宣传和推动企业上市融资措施有待于进一步加强,通过调研,在有效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推动企业上市融资方面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是目前我区不能完全解决政府、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也是长期制约区域企业的融资发展主要突出问题之一;
二是我区现有上市公司中介机构的服务效果不理想,个别企业对其存在着信任危机,抑制了企业对上市融资工作的进程和需求,中介服务机构的专业性及对政策把控能力有待提高;
三是针对推动区域企业上市融资的政策引导、宣传力度不够;部分区域企业处于观望状态,因长期不能缓解融资难问题易造成企业迁移它区注册谋求融资发展的可能。
(二)制约我区企业股改上市的因素及其自身存在的问题
目前、南开区企业总数庞大,但是绝大部分企业达不到沪、深证券交易所和境外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开发行股票的要求,大部分企业也不符合天津市股权交易所和滨海股权交易所(OTC)上市条件,主要问题表现在:
一是企业在长期经营过程中,由于存在过于力求合理避税的想法,导致书面财务报告与实际经营数据不符,距沪、深证券交易所和境外证券交易所上市条件相差甚远,甚至无法达到其两年累计营业收入达不到1000万元、两年税后利润累计达不到100万的要求,与天津股权交易所和滨海股权交易所的上市标准无缘对接;
二是我区部分符合天津股权交易所和滨海股权交易所(OTC)挂牌上市条件的企业,对于企业上市条件、相关政策及工作流程不够了解,因此错过上市的最佳时机;
三是我区大部分的中、小、微企业在企业自身管理方面长期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企业运营不规范、人力资源短缺,部分企业至今仍为家族企业管理模式,致使企业财务、金融和信用管理人才严重匮乏,制约了其上市融资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是区域部分民营企业负责人的发展理念过于陈旧、保守、与时代严重脱节,对企业自身的未来发展缺少前瞻性和长远规划,在面临经营资金短缺的情况下,企业融资能力薄弱,缺少上市融资魄力,无疑大大制约了企业的经营发展速度。
三、助推南开区企业股改上市的建议
(一)政策宣传,引导企业
继续做好企业上市培训和宣传工作,并使该项工作深化细化。通过多种形式继续开展上市辅导培训,不断提高企业家的知识水平。加强对企业股份制改造、股票发行等知识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联合有关媒体及时报道上市工作动态和一些企业的经验做法,共同营造企业上市的良好氛围。建议区政府创新思路和举措,遵循“政府推动、企业主导、政策扶持、市场运作”的原则,整合现有区域资源,利用区域内各媒介手段加强宣传上市扶持政策、各级市场上市条件及作用,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同时,邀请高水准的中介服务机构入区进行企业上市专题讲座,邀请专家在南开区举办一次“利用资本市场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大型讲座。
(二)开展培训,营造氛围
继续加快企业股份制改造步伐,建立拟上市企业资源的发掘和培育机制,确定近期、中期培育企业的名单,突出重点进行跟踪培育,不断充实上市后备资源库。围绕南开区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培养符合产业政策、具有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地方支柱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夯实企业上市工作基础。对我区拟上市企业进行分类,引导企业确定科学合理的上市方向。针对创业板在融资效率和融资方式上更加市场化、更加灵活的实际,及时调整上市工作思路,突出引导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主攻创业板。同时,要按照“改制一批、培育一批、上市一批”的要求,建议区有关部门和企业进一步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合力打开区域企业上市融资发展的大好局面。通过各种重点会议及业务培训活动,引导广大企业家加强对资本市场的认识,鼓励他们通过资本市场加速发展壮大,力争具备条件的企业尽早启动上市程序,对已入轨的企业加快股改、辅导等进程。同时,组织有上市需求企业的高管亲临参加上市挂牌仪式,调动企业上市积极性,全区上下齐心创造一个鼓励和推动企业上市融资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高效服务,深入推进
加强与证券等相关部门与区金融办等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及时汇报企业上市工作进展情况,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和帮助。积极搭建平台,促进企业与中介机构的交流,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专家、技术、服务优势,组织业务骨干和咨询团深入企业开展咨询服务工作,积极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实际困难。在政策和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为拟上市企业争取“绿色通道”,在现有政策的基础上,成立“上市助推办”,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中介机构人员组成,为有需求上市企业建立快速申请通道。以“互联网+”方式建立“上市申请平台”,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快速服务,制定最优上市方案,加快企业上市进程,降低企业上市成本,提高职能部门工作效率。做到全程跟踪服务,及时高效地协调解决企业上市中存在的问题。
(四)科学统筹,网格化管理
根椐我区科技型企业较多的特点,要注重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立好科技金融信息共享平台,有效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科技信贷机构在贷款过程中面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好引导区内科技形企业尽早上市。另外,区政府、科委、商务委等相关职能部门针对各自所服务的行业,采用网格化管理的方式,面对区域整体企业实行统筹信息及资源,根据各级市场上市融资的准入标准和条件筛选有融资需求的企业,进入“上市申请平台”,实现一站式服务。切实将助推区域企业融资发展工作落到实处,确保该项工作的实效性,保障企业在各级市场的成功上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