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简体 |  繁體
首 页
政协概况
议政建言
委员风采
专委会工作
 
您当前的位置 :区政协 > 调研视察
关于助推南开区社区婴幼儿早教体系建设的视察报告
来源:      时间:2016-05-26 17:07:31

区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

  按照《南开区政协2016年专委会视察计划》的工作安排,5月19日上午,区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以“助推南开区社区婴幼儿早教体系建设”为主题,组织委员到区内社区早教机构——瑞德探知学堂开展专委会专项视察活动。深入了解企业发展情况,着重围绕南开区社区早教事业的推动与发展等问题进行交流座谈。

  通过视察,委员们了解到:“社区中的0-6岁儿童教育服务”是当今世界学前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它不仅备受世界各国政府、学者和教育实践工作者的关注,而且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列为其工作的一个要点。0-6岁婴幼儿时期是人生的最初阶段,也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是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更是心理发展的最佳年龄期,因此,0-6岁早期教育具有重要的无可替代的价值。

  0~6岁早期教育服务具有很强的社会性,与家庭和社区密切联系。把0~6岁早期教育服务纳入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社会资源的整合与利用、社会保障体系功能的发挥、社会服务网络的完善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早教行业的现状问题:

  1、行业准入标准缺失。早教行业的准入门槛很低。“有钱,找个地方,办个营业执照,买些课程,聘俩女孩,就可以开家早教机构”的现象很普遍。

  2、课程设置过于功利。为了迎合父母的期待随意设置课程,互相抄袭、模仿,根本不考虑对孩子的成长是否有益。有些早教机构甚至在1岁的幼儿中提倡MBA课程。大多数早教机构为了让家长“看得见效果”,往往急功近利地进行知识“填鸭”,采取的很多做法往往会对孩子的智商、情商带来损害。

  3、师资质量无法保障。目前国内还没有早教教师的资格认证制度,有些教师只持有幼师资格证书,有些甚至无证上岗。

  建议:

  1、制定婴幼儿早教行业准入标准。当前,各类早教机构多以教育培训中心、教育咨询公司名义在工商部门注册后进行商业运营。工商部门无法对早教机构的办学标准、师资准入、监督考核作出客观评价,导致早教市场存在准入门槛低、虚假宣传事件频发。目前从全国到各市区均没有制订婴幼儿早教行业准入指导标准。南开区作为教育大区,可以尝试由教育和卫生等部门共同牵头,从区级层面进行创新尝试,结合本区实际,制订本地区的行业准入标准,率先规范早教行业。

  2、尝试把0~6岁早期教育指导纳入社区公共卫生和教育服务体系。尝试选择区内一至两个社区开展0~6岁婴幼儿早期教育试点,建立由政府主导牵头,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分工负责,有关部门协调配合的0~6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管理体制,适时总结试点工作的开展情况,论证其可行性。

  3、建议尝试政府购买服务通过本次视察了解到,目前区内部分街道社区已与区内社区早教机构共同建立了社区早期教育基地,并尝试性的开展了社区亲子俱乐部、社区亲子阅读室等活动,并且由相关社区提供场地开展了亲子课程及教育课程。但就长期开展而言,企业从经营方面缺少资金保障,纯公益的提供较好的社区早教服务往往很难长期坚持且无法始终保持较高的质量,为此建议尝试由街道设立专项资金,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将社区早教纳入社区公共服务项目当中。

  附:视察委员名单:

  宗山、田路明、罗象、龚平、田伟进、吴刚、李缨、武颖、韩立梅、尹庆晖、于树民、魏宝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