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简体 |  繁體
首 页
政协概况
议政建言
委员风采
专委会工作
 
您当前的位置 :区政协 > 调研视察
关于加强政协网络议政建设的建议
来源:      时间:2016-05-13 14:14:04

民建南开区委会

(在政协南开区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四十五次主席会议上作了专题汇报)

  随着网络的政治功能日益强大,人民政协正在高度重视网络议政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指出,“更加灵活、更为经常开展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探索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等新形式,提高协商实效”。

  一、政协网络议政的重要意义

  网络议政作为协商民主的新形式,其协商主体扩展到整个社会,涵盖各个阶层,百姓以网络为载体,表达意愿、参与政策讨论,提出建议,为政府的科学化决策提供帮助。

  (一)创新协商形式,有效扩大政治参与。网络是"做事情、做决策,了解民情、汇聚民智的一个重要渠道",政协网络议政为网友们的政治参与提供了一个开放的空间,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有序的参与政治讨论,行使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目前各级政协组织均把网络征求民情民意作为履行政协主要职能的重要渠道,作为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征询提案的重要来源。每年政协在两会前夕通过网络和媒体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与建议,均收到了很好实效。同时,广大政协委员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依靠网络平台,及时收集社情民意,了解“群众”在想什么,有针对性撰写提案,提出意见建议。

  (二)拓宽协商渠道,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网络议政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政协委员能够更加及时顺畅地履行职能,更便捷地行使政协委员的民主权利。目前,政协组织比较普遍的做法是,建立政协网站、微信公共平台、微信群,实现政协政务工作和提案办理信息化,有效保障了政协委员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让委员了解领导在干什么,把握参政议政的重点,随时随地履行政协委员职责,充分的调动和发挥政协委员的主体作用。网络议政使政协委员通过网络建言履行职责,更及时便捷的参与民主协商,更直接的反映社情民意,促进了党政科学民主决策。

  (三)搭建协商平台,更好地履行民主监督职能。网络议政能够更好、更快、更直接地让党政领导听到、看到政协委员的批评和意见,促进政务公开、透明,有效及时地发现政令执行与贯彻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也为委员了解政府的工作提供了便捷的渠道,最迅捷地了解到政府的声音,最贴近地了解到政府的工作过程,从而使政策的制定、决策和执行过程更透明化、科学化和合理化。网络议政能使政协委员与政府官员的对话更加直接、顺畅、通达、互动,进一步促进党的廉政建设,充分发挥政协民主监督作用。

  二、政协网络议政存在的主要问题

  政协网络议政是伴随着互联网发展的新生事物,处于起步阶段,在建设过程中必然存在不少短板和问题。

  (一)建设开放的政协网络议政平台仍存有顾虑。网民既是实体存在,又是通过虚拟世界表达想法,其不确定性使得真正的参政议政主体难以得到确认和法律保护。这种新的形式会给予那些别有用心,或者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组织或个体以可乘之机,利用政协网络交流平台发布虚假信息和不负责任的言论,制造虚假民意、煽动公众情绪,对政协协商民主制度造成不良的影响。

  (二)缺乏规范的制度建设。随着不断地探索与完善,网络议政将会成为民主政治协商的新形式,为民主政治协商提供一个便捷的平台。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考虑到,参与网络议政主体的代表,受所处环境、教育与收入水平的影响,在使用互联网表达意愿时存在着明显差距。互联网或手机上网主要是中青年群体,不能全面、准确反映各阶层群众的社情民意。参与主体层面过窄,将会影响决策的完整性,有可能损害弱势群体利益,有悖于民主协商包容多元化诉求的目的和精神。

  (三)政协委员利用网络议政平台还有适应过程。由于各界别委员对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认识和掌握程度不同,对政协网络议政的使用存在很大差异,需要一个认知、熟悉、掌握、利用的过程。因此,网络议政平台的使用还应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三、加强网络议政建设的建议

  为加强政协网络议政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一)高度重视政协网络议政建设,建立长效机制。网络议政将逐步成为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的重要形式,成为协商民主建设新载体,政协要适应互联网发展大趋势,以实现网上提交办理政协委员提案工作为突破口,逐步实现政协政务工作信息化、长效化,加快推进网络议政建设。提案工作是人民政协的基础性、全局性、经常性的工作,也是政协委员最常用、最有制度保证的履职形式,实现网上办理提案工作对政协网上议政和信息化政务平台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带动作用。建立网络议政板块,制定规范网络议政的有关规定,把网络议政打造成为南开区百姓积极参与并进行意见表达的通道。强化网络议政平台的依法管理和服务,使网络议政发挥最大作用,逐步探索和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适合南开区发展的网络议政长效机制。

  (二)完善制度,规范标准。目前,政协微信公共平台已比较普遍使用,政协应以搞好微信公共平台建设为切入点,加强网络议政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制定出台《政协微信平台管理办法》或《政协微信平台工作细则》。深入研究网络议政的机制,明确网络议政的工作流程、职责与风险,确认基本的责任归属、行为规范与风险对策。同时制订科学的网络议政工作标准,实现民主协商的具体化。制定网络议政的工作标准,有利于增强民主议政的规范性,提高网络议政的品质,促进网络议政与远程协商作用的提升。网络议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制定标准时应注意考虑标准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体系设计的规范化以及共性、个性标准的有机结合等。要强化政协委员运用现代网络技术习惯的养成,搞好培训,提高政协委员使用网络议政的能力。

  (三)打造网络议政新平台。坚持和完善全体会议、常委会议、专题协商会、双周协商座谈会等制度,积极拓展政协各界广泛有序参与的协商渠道,搭建好常态化的协商网络平台,积极开展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探索网络议政等新形式,使协商更加广泛多层地展开、更为灵活经常地进行。

  目前北京等地区政协组织为政协委员开通“政协委员移动议政平台”,委员们可随时随地通过手机APP查看政协会议动态、资料和活动通知。政协委员们可以利用路上、休息的碎片时间来进行互动交流,使得交流过程有延续性。政协机关也可以根据委员交流的意见内容,在后台直接进行梳理,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充分利用这种网络议政的方式打造“永不落幕的政协会议”,这些做法值得学习借鉴。

  政协在利用这种公共平台收集民情民意的同时,应该利用现有的技术,搭建适合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的专门平台或软件,从而打通网络议政沟通渠道,既可以保证人民群众便捷地参与议政协商,同时也通过对平台或软件的管理与运营,提升信息收集与整理的准确性,加强民主协商的工作效率,宣传民主协商的社会影响,促进政府决策与工作执行的效率与效果。

  (四)实名参与网络政治协商,增强公民意识。参与政治与社会生活,行使民主权利是宪法赋予所有公民的权利。网络议政为人民群众参与协商议政提供了机会,但是网络的匿名性使某些别有用心的组织和个人利用络议政、远程协商散布不实信息、煽动社会情绪。在充分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和行使民主议政权利的同时,也应该承担必要的责任与约束。政协应对网络议政的参与主体进行真实姓名和身份验证,这样既可以保证协商主体的合法性和真实性,也能有效地防止有人利用协商平台破坏民主协商机制,并且实名制有利于协商主体真实的表达意愿、意见,增强人民做作为公民的权利和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