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政协文化艺术界别委员
11月12日,区政协副主席闫红年、孙昌隆,带领区政协文化艺术界别委员视察了天津艺术职业学院(原天津北方曲校)曲艺系的相声、鼓曲专业。
委员们现场观摩了鼓曲教学、参观了天津艺术职业学院在大港临时校区的教学环境,并与学院领导和部分教师进行了座谈交流。委员们详细了解该校的办学理念、专业特色,师资情况和实习基地建设情况,了解该校在南开区发展的愿景,寻找该校与南开区文化建设的结合点与切入点。
学院领导张颖书记、石俊平主任参加了座谈。
一、学院概况
坐落在南开区苍穹道的天津艺术职业学院曲艺系(原天津北方曲校),系由骆玉笙先生提倡而建,是一所具有20多年历史、文化部直属、中国唯一培养曲艺人才的专业学校,学院以传承、发展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和服务天津文化强市发展战略为宗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努力培养德才兼备、高素质、应用性、多层次、多类型、一专多能的专门人才。天津艺术职业学院,2002年经天津市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成立的国办全日制艺术类高职学院,其前身是天津市艺术学校和北方曲艺学校。
学院现设有戏剧系(包括戏曲表演与伴奏专业)、曲艺系(包括相声、鼓曲专业)、音乐系(包括声乐、中国乐器演奏专业)、舞蹈系(包括中国舞、芭蕾舞专业)、文化管理系(包括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导游、人物形象设计、主持与播音、摄影摄像技术、模特与礼仪、话剧与影视表演等专业)。舞美文博系(包括文物鉴定与修复、会展策划与管理、舞台艺术设计专业)、学前艺术教育系。
学院在进行全日制高职层次学历教育的同时,附设中专层次学历教育、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及业余艺术类专业培训。
因学院(原天津北方曲校)苍穹道德校区正在翻建,福分专业暂时迁到大港。目前大港临时校区有学生143名,在职老师43名(包括牡丹奖获得者),外聘老师33名(包括老先生和多位艺术家)。
通过视察,委员们体验到了天津艺术职业学院大港临时校区目前现状和教学条件的艰苦,感受到了老艺术家们在寒冷的环境中一丝不苟的教学精神,了解到了学院的南开原校址建设中遇到问题和难点。
通过视察,委员们被学院领导与老师们对曲艺事业的热爱与责任的坚守所感动,被学院师生们希望加强区校合作,为南开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助力添彩的中肯态度所感染。
二、存在问题
学院领导与老师们反映的问题和希望主要有:一是原校址的建设进度缓慢,目前工程打桩出现问题已停工多日,师生们希望明年按计划完工,尽快迁回南开原校区。二是缺少南开的舞台,目前很多师生都在其他的区县参加演出,老师们希望南开区能够给学校提供机会,在南开区管辖下的小剧场能与学院合作,建立学生实习基地。三是希望2016年力争在南开区的学校中举办50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演出。演员、演出设备均由曲校承担,区政府给给与一定的补贴就可。四是希望取消联合举办“南开杯全国青少年曲艺大赛”。五是希望充分发挥区、校优势,通过一项或者几项活动,逐渐形成具有南开特色的点状文化发展特点,力求达到成本小、见效快、影响大的新型文化发展模式。六是希望区校合作,每年举办惠民、消夏等演出活动。
三、委员建议
委员们建议,一是区委、区政府应该关注南开区域内的各类文化资源,在安排明年工作和“十三五”规划中,应当把这些文化资源优势考虑进去。二是区有关部门在建设“美丽学府幸福南开”的具体文化活动中,应当充分发挥高校院所在智力咨询、活动策划、专题演出、人员培训、人力资源的能够方面的优势。三是区有关部门应当主动帮助这些驻区文化教育单位解决实际困难,从感情上拉近关系成为真正的一家人。
此外,委员们认为还需通过视察报告、社情民意信息、大会提案等方式向区政府及相关部门进行反馈,积极推动学院南开原校址建设中困难的解决,使该学院尽快返回南开,为南开区文化建设服务。为南开区“十三五”规划服务,为南开区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服务。
附视察委员名单:
尚洁、王馨悦、王秀丽、张咏诗、李宏、王少杰、刘志明、王鸿芝、齐国敏、张鹤、张国强、杨颖、于树民、龚孝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