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圣普
(在政协南开区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主席会议上作了专题汇报)
医疗器械是全球公认的朝阳产业,我国政府在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规划纲要(2006-2020)中,将先进医疗设备与生物医用材料列为人口与健康领域的优先发展主题,“十二五”规划国家已将医疗器械产业纳入新兴战略型产业,医疗器械产业要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医学模式转变提供支撑。目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还很突出,进口洋设备充斥我国大中型医院,高端医疗器械90%依赖于进口,这些都亟待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设备来替代。但我国医疗器械产业还存在技术产品落后、创新链条脱节和研发能力薄弱等问题,医疗器械创新产品不多,专业服务团队、专业服务平台不强,成果转化率不高。搭建医疗器械创新服务平台,促进在本行业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国家需求、社会需求也是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需求。
一、问题分析
天津市医疗器械行业以中小企业为主,1000万以下企业占85%以上,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同时,入门门槛也逐年提高,对技术创新的依赖度显著增加。然而,中小企业、小微企业普遍存在的是创新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在:
1、人才缺乏,由于企业经济承受能力有限,人才成本的飞涨,小企业无法承受。
2、技术积累贫乏,产品技术落后。由于本行业的飞速发展,产品的技术更新速度加快,缺少创新能力的小企业存活空间受到挤压,也使天津市在全国的行业地位与直辖市的地位不匹配。
3、创新资金不足,小企业融资困难,自身循环投入有限,无法持续支撑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
二、对策建议
结合南开区环天南大知识经济创新圈的规划与发展,特提出以医疗器械产业为南开区战略发展产业,建设医疗器械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议。
(一)整合资源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形成产学研一体的创新服务体系
环天南大知识经济创新圈作为南开区十三五的重大举措已经在按部就班的落实和推进,但圈里到底装什么内容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为长期生活、工作在南开区的一个科研工作者,我有着自己的体会。南开区区位优势是大学科研院所的集聚,相关资源就是人才和技术,参考各地成功的经验,科技南开的愿景实现需要在如下几个方面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树立坚定的科技带动发展的理念,真正从思想上、理念上、行动上注重科技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二是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要有力度、有实效。三是努力营造适宜的创新、创业氛围,使创新人才愿意在南开施展才华,使创业企业愿意在南开扎根、成长、壮大。四是分层次、分行业支持驻区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支持重点应在稳定大企业、推动中企业的基础上着力扶持小微企业。
一方面,为了地方经济发展,推动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政府需要提供在人才引进、创新资金匹配、小微企业融资提供政策支持。另一方面,需要投入引导性资金,吸引社会力量建立医疗器械创新服务平台。
建立服务平台主要措施:
1、建立研发人才库、成果项目库以及研发设备平台为企业提供公共服务
大学科研单位人才济济、科研成果众多,设备资源丰富,实现资源共享和产学研合作的平台和机制是关键。
围绕环天南大创新圈,医疗器械创新所需要的人才几乎完全可以由区域内人才储备满足要求。可以依托平台建立研发人才库为企业和创新创业团队服务。要充分调动这样的人才队伍积极性,依托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人才与企业的对接机制、使专家人才的本职工作与创新创业活动有机结合、与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形成联动态势。同时要有创新思维,开拓思路,与人才单位协调人才考核评价机制和人才创新创业的激励机制,让人才单位具有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充分挖掘人才潜力,真正做到人尽其才。
科技成果是大学科研单位的无形资产,专家人才具备的技术和能力也是无形资产,让这些资产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建立现实、有效的机制。依托服务平台建立医疗器械成果和技术库,使技术需求方和技术持有方形成对接,对成功对接的施以适度的奖励和项目配套支持,在区域内实施转化的可在空间、资金等方面帮助优先解决。
2、在仪器设备方面,应建立统一的南开区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
(1)统一协调、统一管理:成立工作小组,小组成员由设备成员单位人员组成(每个成员单位出一个专门负责的人员),工作小组负责协商、制定相关设备共享的方案、计划、标准等,区里由分管领导挂帅,组织领导小组进行协调、引导和决策。
(2)共享平台(中心)负责资源协调、设备类型汇总,完善统计、列表、检索、宣传、咨询等服务功能,各成员单位相对独立运营、管理各自的设备(平台),提供对客户的检测服务。
(3)政府对设备共享平台的建设给予经费支持,对提供的共享服务提供补贴,以保证仪器共享平台的长期运营。同时降低企业和创业团队等设备需求方的创新创业成本。
(4)对于各成员单位设备共享的效果进行年度评价(考核),做的好的予以奖励,以激发各成员单位设备共享热情和工作热情。
(二)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充分发挥平台服务作用,形成良性运营机制
医疗器械创新服务平台应具备的功能:
1、为医疗器械企业与创新创业团队提供专业人才挖掘、科技成果对接以及研发设备共享服务。
2、为企业及创新创业团队提供项目立项、评估、论证、体系认证、产品注册、临床实验等咨询服务。
3、针对医疗器械共性技术的研发和服务。
医疗器械有许多共性技术,不同企业存在重复投入,造成资源浪费也导致产品研发周期延长。此外,2014年开始执行的电磁兼容性国家标准,对企业是一个巨大考验,产品初检不符合要求的占95%以上。需要通过电磁兼容性共性技术、共性检测平台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正在建设服务于医疗器械企业的EMC检测服务平台,希望在未来能为医疗器械企业提供电磁兼容性检测、整改服务。
4、接受企业委托或共同合作为企业进行产品技术升级和新产品研发服务
技术转移工作是公共服务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内产学研一体创新体系比较薄弱的环节,做好技术转移工作能极大推动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
针对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政府应该给予适度的政策引导。一方面要支持服务平台建设,在政策、资金、机制、规划各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引导、协调各方资源进入服务平台为企业服务。另一方面,对于符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的高科技中小企业特别是初创期企业,应力求给予创新、创业政策补贴或优惠,帮助它们解决好创新能力不足、资金不足、核心技术不足的问题。
散砖碎瓦散落着其作用微小,理顺砌好就能撑起一座大厦。南开区众多的创新资源散落着充其量能激发一个个光点,资源整合共享后就能让创新创业的激情燃烧整个南开区。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环境下,科技服务业将成为创新创业的发展基础。医疗器械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将极大的促进医疗器械创新创业,推动区域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只有抓住机遇,做好服务平台建设与示范工作,才能在创新创业促进经济发展的竞争中抢得先机。
南开区是科技与文化特色区,科技创新资源丰富、人文环境优良,创新创业的氛围浓厚,相信在南开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创新思维、与时俱进,整合资源、协同创新,一定能在不远的将来实现科技南开、幸福南开的宏伟目标。
徐圣普系区政协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