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简体 |  繁體
首 页
政协概况
议政建言
委员风采
专委会工作
 
您当前的位置 :区政协 > 调研视察
适应新常态加快提升南开区服务业投资效益的建议
来源:      时间:2015-09-06 11:05:42

牛桂敏

(在政协南开区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主席会议上作了专题汇报)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提质增效,成为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服务业的发展也亟需提质增效,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从关注投资规模转向更加关注投资效益。

  南开区服务业发展水平与京、沪中心区域的差距扩大,主要源于投资效益的差距拉大。而投资的资金成本高,债务沉重;投资项目过于超前,市场培育期长,资金占用周期长;投资于结构性过剩的行业;行业投资重复、布局不科学等,是影响和稀释投资效益的主因。因此,亟需解决好“谁来投”、“如何投”、“投什么”、“往哪儿投”的问题,提高投资效益。

  一、南开区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差距主要源于投资效益的差距

  近年来,南开区服务业发展较快,服务业增加值在全市也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但与京、沪中心区域相比,仍有不小差距。

  1.服务业规模和比重与京、沪差距扩大。2014年,南开区服务业增加值为488.3亿元、比重为6.4%,均低于京、沪中心城区平均水平。2005-2014年,南开区服务业增加值从128.4亿元增长至488.3亿元,但与京、沪中心城区的差距却逐年扩大。

  2.南开区服务业投资额增长快于京、沪中心城区,但增加值增长却相对较慢。2005-2014年,南开区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了6倍,高于增加值增幅;年均增速超过20%,快于增加值增速,也高于京、沪中心城区增速;近三年投资额远超上海中心城区,但增加值的差距却反而加大。京、沪中心城区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年均增速均低于增加值的年均增速,已开始从规模速度型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增长阶段;而南开区仍处于投资主导的规模速度型增长阶段,与京、沪中心城区仍存在一定差距。

  3.南开区服务业投资效益与京、沪中心城区差距扩大。2005-2014年,南开区服务业平均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创造的地区生产总值(生产总值与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值)仅为1元多,与京、沪中心城区相比低很多。2005-2014年,南开区的该比值逐年下降,与北京、上海中心城区的差距逐渐扩大。

  二、影响南开区服务业投资效益的原因浅析

  1.投资的资金成本过高,债务沉重,影响投资效益。根据2014年初发布的《天津市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我市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2263.78亿元,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率为57.46%,总债务率为72.45%。同理,南开区政府负债率大致相当(南开区负债数据暂时不掌握)。

  2.投资项目过于超前,市场培育期长,资金占用周期长,影响投资效益。有的项目,建设规模和档次远超可能的市场需求,缺乏有效需求支撑,景观价值和社会价值远大于经济价值和功能价值,注定投资回报期会很长。有的项目是为完善城市功能,需要一定的培育期,资金占用周期较长,影响投资效益。

  3.投资于结构性过剩的行业,影响投资效益。经历了多年高强度大规模投资发展,受电商等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冲击,传统服务业相对饱和,大型商业综合载体建设投资呈结构性过剩,而南开区仍在处于高速建设中。陆续建成的商业综合体,除大悦城外,大多运营不理想,投资效益不佳。

  4.行业投资重复、布局不科学,稀释了投资效益。南开区多个区域建设写字楼和综合载体,导致投资重复、布局分散、且选址不尽合理;也导致了招商资源的过度竞争与分流。某些写字楼和综合载体,吸引不到足够的金融机构,造成基础设施闲置,影响投资效益。

  三、对提高南开区服务业投资效益的几点建议

  1.减少负债,增加股本,发挥民间资本的主导作用,解决好“谁来投”的问题。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由政府主导转向民间资本主导。对商业房地产开发等经营性项目,要与政府脱钩,完全推向市场;对供水供气、垃圾处理等可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的公益性项目,要积极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的PPP合作模式;对难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的公益性项目,由政府发行债券融资。

  政府债务可通过资产转卖,债转股,长、短期债务重组转换,拉长负债周期,降低期限错配风险等。鼓励各种将债务性资金变为股权性资金的金融创新。

  2.扭转“重投资、轻培育”理念,创造可持续商业投资环境,解决好“如何投”的问题。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对项目超前期进行科学预判,理性规划、设计。避免不合理资金占用。在项目培育期,适当给予贴息、减税、让利、暂缓投资同类项目等政策扶持,确保新兴业态的投资获得合理回报,形成稳定的社会投资行为。

  3.优化投资结构,消化过剩能力,提高投资收益,解决好“投什么”的问题。

  一是适应消费需求特征的变化,审慎地放缓传统大型商业综合载体的建设速度。顺应消费特征从模仿型排浪式,转向个性化、多样化的趋势,对拟建的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进行理性的分析预测,适当放缓投资筑巢速度,消化已有载体的承载能力,避免盲目投资会降低投资效益、加剧债务风险。

  二是利用多重叠加的重大机遇,重点发展完善区域功能、推进投资与服务贸易便利化项目。①借“两圈、两区、一中心”建设之机,加快发展服务业,推进区域投资和科技创新试验项目。②借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之机,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依托天南大优势,建设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示范基地);环境服务业(环保技术创新、环境工程设计建设运营、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废弃物回收体系建设项目等);公共服务业(推进区域公共自行车项目建设);承接北京服务业转移的项目。

  三是发展有利于促进本地消费增长的生活服务业,全力推进生活服务便利化。天津人均GDP全国排名第一,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且已步入老龄社会。面向常住人口、以生活服务便利化为核心的家庭服务业和社区健康服务产业需求增加。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功能完善的社区互助式的家政服务、辅助教育、日常医药卫生护理、居家保育、居家养老、文化娱乐休闲、健康康复、健身娱乐等服务业市场前景广阔,应成为新增长点。

  4.按照市场规律做好顶层设计,科学布局,避免投资失误,解决好“往哪儿投”的问题。投资筑巢目的是吸引来服务业的经营主体和服务对象。这就要求顶层设计要真正站在经营主体和服务对象的立场上,审视布局、选址的科学性,避免主观臆断,避免投资失误。比如:金融业聚集区宜建在有产业基础并方便服务对象的地点;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建设,应考虑服务半径和服务人群,避免布局过密等。

  牛桂敏系民建南开区委员会会员天津市社科院经济预测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