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简体 |  繁體
首 页
政协概况
议政建言
委员风采
专委会工作
 
您当前的位置 :区政协 > 调研视察
关于强化学生体育锻炼增强青少年体质的调研报告
来源:      时间:2014-08-11 09:39:37

  关于强化学生体育锻炼增强青少年体质的调研报告

  区政协教育体育卫生委员会 区政协体育界别委员

  (在政协南开区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主席会议上作了专题汇报)

  随着我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同时,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素质每况愈下,速度、耐力、爆发力和肺活量等运动素质均出现大幅下降。更加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原本在中老年人身上才会出现的高血压、高血脂等病症,近年来在青少年身上也时有发生。体育锻炼和体育运动,是促进青少年身体素质提高,进而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和学校的体育工作如何开展,应该进一步引起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造成青少年学生体质持续下降的原因分析

  1、偏重智力教育,轻视体育锻炼

  目前,学生和家长们的心理及行为导向依旧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思思想的影响。一方面,如今社会就业压力大,竞争异常激烈,家长和学生对考上重点大学院校的期望值越来越高,而考核学校和教师业绩的主要指标依旧是学生的成绩。从上小学到上大学,分数永远是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尺。受到片面追求升学率和“重智轻体”的导向影响,使很多中小学生长时间远离阳光和操场。其次,升学压力造成家长热衷于给学生上辅导班,学生体育锻炼时间不足,强度不够。家长对体育锻炼的忽视也造成了学生体能锻炼“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就不要”。再次,由于物质条件越来越优越,现在的学生享受着社会进步带来的安逸,已失去了“吃苦”的必要和基础,很多孩子成为“温室中的花朵”,贪图享乐,懒惰思想严重,对看电视、上网游戏热情特高,对体育锻炼认识不够,缺乏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

  2、安全隐患成为学生体育锻炼的阻碍

  在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身体碰撞、高速移动等行为,安全风险客观存在。现在的家长维权意识很强,容不得孩子在学校里有一点闪失,再加上时有意外伤害和责任伤害界定不清的情况,造成在学校里发生什么事都还要追究学校的责任。小到责问讨说法,大到打官司对簿公堂。尽管有相关的保险赔偿,但是家长们仍然要高额索赔,这也让让学校不得不慎之又慎。另外,由于经费不足和购置环节的舞弊,学校使用的体育教学器材也存在相当大的安全隐患,所以有一些学校出于安全考虑,取消了自认为存在危险性的体育运动器械和项目,没有按照新课标要求进行教学,严重降低了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另外,现在有些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较低,对体育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危险不清楚,也不懂得如何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这也给体育教学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同时,一旦在体育活动中发生学生受伤情况,体育教师就是“理所当然”的第一责任人,也使得大部分体育老师上课时都会选择安全保守为先,授课内容为后,导致学生体育课上生理运动负荷严重不足。

  3、体育课教学质量严重缩水

  受到体育教学经费投入不足和教学中安全隐患的影响,我区各校体育课教学质量和教学时间都严重缩水。

  体育教学的经费投入相对不足。由于学校在开展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方面缺乏经费支持,造成体育教学器材不足,开展体育活动偏少题。现在教育局有项目带资金的政策,对体育传统校有一定数额的经费支持,有些学校以开展体育项目为由头争取资金,但资金到位后却不能全部用于体育投入,以致影响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这也违背了政策的初衷。

  体育教学时间、内容和质量得不到保证。在调研中,体育教师反映主要学科教师随意停学生体育课的现象普遍存在,部分学校的体育课时间常常被挤占,体育课课时开设不足。部分体育教师专业水平和责任心不高,也是使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区年轻体育教师占体育教师的总人数的80%以上,但是部分教师责任心不强,敬业精神缺失,致使体育课质量不高,运动负荷偏低,“放羊课”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

  二、增强我区青少年体质的几点建议

  1、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关心学生体质健康的社会氛围

  建议有关部门加大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有利于学校实施素质教育、重视体育工作的氛围,积极促进全社会关心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通过各种媒体普及科学的人才观、育子观和健康观,向家长发放通俗易懂的“学生体质健康手册”或“体质健康测试通知卡”,争取广大家长主动支持、配合学校体育工作。使社会、家长、学校、学生真正认识到通过体育锻炼对提高学生自身体质和身心健康的重要性,真正了解如何利用体育运动来塑造学生的精神品质,真正懂得体育运动的真正内涵。

  2、建立健全学校体育风险管理机制

  要加强对学校体育安全的指导和监督,建立健全学校体育风险管理机制,形成包括安全教育培训、活动过程管理、保险赔付的学校体育风险管理制度,依法妥善处理学校体育意外伤害事故,鼓励教师大胆进行正常体育教学。

  建议成立由政府相关部门领导、学校体育教育专家、法律顾问、保险专家和家长代表组成的学校体育安全风险管理委员会,对学校的体育教学器材进行抽样检查,明确伤害的责任界定。由政府购买“学生体育运动意外伤害责任险”,同时鼓励学生自愿参加意外伤害保险,建立健全中小学生校园意外伤害保险机制。通过校方责任保险和学生体育运动伤害责任险覆盖各类校园安全事故风险,充分利用保险工具处理学校体育发生的安全责任事故,解除学校、家长的后顾之忧。

  3、强化监督考核,推行体育课改,提高教学质量

  建议将学校体育工作列入学校综合考核目标当中,作为评价学校工作的重要依据之一,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细则及管理办法,增强政策可操作性;建议教育部门建立学生体育成绩成长档案,体育考核成绩优秀者才有资格参评市、区级三好学生。对体育教学成绩突出的学校和教师进行表彰奖励,实行合格性评估和评优评先一票否决制;建议完善体育、教育部门之间加强协调,建立联系会议制度,共同推进学校体育工作。

  建议加强我区各学校体育教师职业专项培训,组织体育教学研讨,体育公开课交流等,通过职业再教育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研究制定针对我区不同年级学生的体育考核内容与标准。依据不同年级、不同性别,针对提高学生力量、速度等运动素质和改善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以及提高运动能力等方面确定考核内容,制定出相应的考核标准,推而广之,从而达到使广大学生经过努力锻炼增强体质的实际效果。

  4、加强体育工作的经费投入,改善体育教学条件

  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织部分,体育教育经费支出包含在教育经费之中,是必要的、必须的支出,教育部门要将体育经费列为首要得到保证的经费。建议:一是要加大对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力度(特别对体育教学、群体活动方面的经费投入),学校公用经费要按一定的比例专项用于学校体育工作。同时,要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体育资源,努力满足学生开展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保证正常教学秩序的需要。二是在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中统筹规划学校体育设施,督促学校按照有关建设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因地制宜地加大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力度。三是统筹全民健身工程场地设施建设,大力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和运动设施向青少年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