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简体 |  繁體
首 页
政协概况
议政建言
委员风采
专委会工作
 
您当前的位置 :区政协 > 调研视察
关于巩固“老城津韵”旅游板块龙头作用促进南开区旅游业繁荣发展的调研报告
来源:      时间:2012-08-22 10:48:00

  近年来,随着天津市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城市景观日新月异,商业、服务业空前繁荣,会展业、休闲产业发展不断向好,旅游行业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机遇期。2010年天津市委、市政府也已把旅游业培育为天津市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定位为城市发展目标。

  面对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南开区旅游业能否克服困难、改革创新、锐意进取、乘势而上,是关乎到我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大议题,也是建设“科技南开”、全面推动南开区发展的题中之义。因此区政协主席会议委托吕强民副主席及文史文化委对这一专题进行调研,课题组相继到我市河北区、和平区等区县实地调研,并与市、区旅游职能部门和相关单位进行座谈,召开了多次专家学者论证会。

  经调研我们了解到,南开区旅游业近几年发展迅速,旅游格局与经营业态已初步形成,旅游经济对财政收入贡献率逐年上升,特别是“老城津韵”旅游板块已趋于成熟,成为天津市最具代表性的旅游景区之一。但我区旅游业整体发展与先进地区或区县相比较仍有一定差距,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南开区旅游行业概述及“老城津韵”旅游板块整体情况

  (一)南开区旅游行业概述

  南开区旅游资源丰富,区内现有星级宾馆10家,国家A级景区6处,旅行社63家。南开区旅游行业具有三大优势,分别是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文化优势。

  区位优势:南开区是天津市中心城区之一,区域面积40.64平方公里,常驻人口近130万。是居住人口最为密集的中心城区。对于发展旅游业及其他服务行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资源优势:南开区A级景区数量、旅行社数量在天津市各区县中位列第一,是天津市旅游业发展较快、发展势头较好的区域。古文化街是开放式的 5A 级旅游景区,已成为中外游客来津的必到之地。据2010年、2011年假期人数统计,古文化街游客人次数占天津市假期游客总人次数的比重约为40%。古文化街、鼓楼商业街、东马路商圈、天街、北方古玩城、茶城、卫鼎轩等高端餐饮业组成的涵盖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的“老城津韵”旅游板块是天津市“商旅文”结合,共同促进发展的典型代表。

  南开区坐拥16处博物馆类场所,各具文化特色。其中始建于1326年天津天后宫,是天津市最具代表性的宫庙建筑,是北方妈祖文化交流中心,与台湾的北港朝天宫,福建莆田湄洲妈祖庙并称世界三大妈祖庙。

  文化优势:南开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特别是以民俗文化、老城文化和妈祖文化,以及以“南开中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为代表的精英文化见长。南开区还有着近50种的民间传统手工艺传承,“泥人张”彩塑,“风筝魏”风筝,刻砖刘的砖雕和蔡氏贡掸,更是天津手工艺传承的标志,驰名海内外。

  近年来,我区围绕旅游资源重点打造了三个文化旅游聚集区域,并初具规模。分别是以“民俗文化”为核心,以鼓楼商业街、古文化街为载体的北部老城厢商贸旅游聚集区;以“科技、创意文化”为核心,以天津大学、南开大学、鞍山西道科贸街为载体的中部科技、创意文化旅游商贸聚集区;以“休闲文化”为核心,以水上公园、奥体中心为载体的都市休闲文化旅游商贸区。

  (二)“老城津韵”旅游板块整体情况

  1、资源及设施建设情况

  “老城津韵”旅游板块的旅游资源有:全国A级旅游景区五处(其中: 5A 级旅游景区一处; 3A 级旅游景区三处; 2A 级旅游景区一处),博物馆类场所10处,分别是天津天后宫、玉皇阁、泥人张美术馆、老美华鞋博物馆、文庙、广东会馆、鼓楼、老城博物馆、格格府、尔宝瑞蜡像馆。该区域是天津老城文物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保存最多、最集中、最有代表性的区域。

  2、经营管理情况

  古文化街旅游商贸区由天津市房管局下属的海河楼古文化街开发有限公司管理,总体运行情况比较顺畅。

  目前,鼓楼商贸街的东、南、北三条街由南开区政府成立的鼓楼商贸街管委会管理;鼓楼景区、广东会馆由天津市文广局管理;鼓楼街商户大部分已经售出,归个人所有。经营管理相对繁杂、分散。

  3、近年的发展情况

  近些年南开区积极谋划将“老城津韵”旅游板块的文化资源优势向市场经济优势转变,采取了三步走发展方式。

  第一步:重点打造了古文化街、鼓楼商业街景区,并协助其分别被评为全国首批 5A 级旅游景区和 3A 级旅游景区。如今的古文化街、鼓楼商业街已经成为天津市游客集散中心、到天津游客必选的旅游景区,年接待游客近千万人次。

  第二步:通过景区建设积聚的人气、财气,推动高端商业项目的发展。包括远东百货、乐天百货、新安购物、七向街等集购物、健身、娱乐、影城等内容的商贸项目,卫鼎轩、江泽福轩等高端餐饮项目,城上城、富力等地产项目等。

  第三步:通过鼓楼街创意产业街区、河床酒吧街等时尚文化项目的建设和发展,将老城厢地区逐步打造为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商贸旅游聚集区域。

  4、区域重点文化旅游项目

  (1)鼓楼街六大基地项目

  2011年南开区成立鼓楼商业街管委会以来,根据街内实际情况,通过征求意见和多方专家论证,鼓楼街将重点打造为民俗文化论坛基地、书画书法会展基地、天津传统菜肴品评基地、茶道文化交流基地、国学文化培训基地、传统曲艺相声欣赏基地等六大基地。

  (2)相声风情线、戏曲大观园项目

  相声风情线、戏曲大观园项目是我区落实天津市委2009年倡导建设的11个文化产业项目中的两项,已于 2009年10月1日 开张纳客。分别是名流茶馆、鼓楼南街52号、老城小梨园、元升茶楼、广东会馆和通庆里曲艺园。经过市场淘汰,现仍有5处运转良好。(通庆里曲艺园关停)

  (3)博物馆聚集区项目

  南开区为了发挥区内10座博物馆类场所的优势,连点成线、协同发展,积极打造了博物馆聚集区项目。一方面通过政策扶持积极引进博物馆建设,一方面通过组建博物馆协会、博物馆主题旅游线路等方式整合资源,打造博物馆聚集区。

  二、南开区旅游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制约“老城津韵”旅游板块发展的因素

  (一)南开区旅游行业存在的问题

  1、旅游资源现状和问题

  南开区旅游资源及旅游企业绝对数量较多,但较为分散、规模较小,未形成规模经营和聚集发展。旅游行业发展地域分布极不均衡。南开区旅游资源集中在东部和南部,西部较为匮乏。

  2、旅游活动品牌影响力不够

  天津市正处在旅游形象培育打造期,南开区历年举办或承办的旅游活动有很多,但除妈祖节外,其它活动影响力还不够大,吸引力不强,拉动相关消费作用还不强。

  3、旅游发展基金不足

  2011年施行《天津市旅游条例》明确规定,各区县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立旅游发展基金用于旅游活动前期启动资金、旅游宣传经费、旅游市场检查经费等,并纳入区级财政预算。南开区自2012年开始设立旅游发展基金200万元,主要用于妈祖节庆活动,其它旅游发展经费不足,与滨海新区(1500万元)、和平区(3000万元)等区县相距甚远。

  4、促进旅游发展的体制、机制欠缺

  随着旅游行业的发展以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商贸旅游为龙头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大旅游”概念逐渐取代了以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构成的传统旅游概念。旅游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意义、更广的相关行业范围和更大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责任。因此2011年天津市成立了由市政府牵头,各区县政府、市商务委、市旅游局等部门为组成部门的天津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各部门积极联动促进天津市整体旅游业的发展。

  南开区旅游管理部门,因为受权限、人员、资金等众多局限,很难独立承担起发展区域“大旅游”的责任。区政府牵头,各部门协同工作促进旅游发展的体制、机制尚未建立,成为了我区旅游行业规模性发展的最大掣肘。

  (二)制约“老城津韵”旅游板块发展的因素

  “老城津韵”旅游板块的主体旅游区是古文化街和鼓楼商业街。而目前古文化街、鼓楼商业街管理主体较多,难以实行统一管理,随之派生出了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

  1、公共服务设施落后

  古文化街临海河处及水阁大街没有公共汽车站点,不便于游客出行;鼓楼商贸街厕所缺少,不能达到旅游景区星级标准。街内更没有国际通用标准的统一标识;古文化街和鼓楼商贸街之间缺乏必要的形式连接。如:曾提出的“一个扁担挑两头”的设想,即古文化街、鼓楼街作为扁担的两头,东门内大街作为扁担通过名人文化走廊的形式连接,至今未能实现。

  2、各管理主体各自为战 未形成合力

  区域内缺乏统一的权威性管理部门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致使旅游区整体推介和整体包装不够,街面上也没有统一的广告牌或任何文字标志、标识;媒体、网络亦未做一定规模的宣传,致使老城文化旅游主题板块知名度偏低,缺乏活力。各景点各自为政,互不相干,某些资源闲置浪费。

  3、经营业态雷同

  古文化街和鼓楼街经过多年的打造,尚未在业态差异经营方面取得突破。两街经营业态雷同,比照特色不够鲜明,从而导致商户以价格竞争为主要手段,服务水平较低,相关产品档次不高,吸引力、竞争力较差。

  三、南开区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进一步发挥“老城津韵”旅游板块对南开区旅游业整体的推动作用

  “老城津韵”旅游板块的成功经验,对南开区旅游业发展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首先,该板块以古文化街、鼓楼商业街为主体,吸引了大量的外地游客和本地市民,带动开发了东马路商业街、老城厢及周边地区的金融业、餐饮业、高档住宅小区,以及酒吧等休闲服务业,进一步使得该地区土地价值提升,从而最终形成聚集才气、人气的民俗文化旅游商贸区。从而在实践中佐证了现代城市旅游发展的趋势及“大旅游”的发展方向。

  南开区要做大做强旅游业,亟需引入“大旅游”概念,统筹规划休闲类景区、高密度住宅区、大型商业项目、以及餐饮、金融等产业,形成群聚式发展,从而形成南开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其次,该旅游板块是目前天津市外地游客最为集中的区域,这就为南开区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天然的宣传平台,利用好这个平台,建设游客集散中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助推南开区旅游业发展。

  (二)近期重点推动的工作

  1、鼓楼、古文化街两大商业区的串联工作

  鼓楼、古文化街两大商业街区实际距离较近,如果游客步行又显得较远,且两街之间公共交通很不便利,很难引导游客由古文化街向鼓楼街流动。而且鼓楼周边停车困难,导致鼓楼街游客数量较少。

  对策:(1)恢复老城厢白牌电车。由政府投资委托实体运营,两街定点对开4辆白牌电车,由古文化街南口至城厢中路鼓楼周边,可适当收取费用保障运营。

  (2)尽快设计、规划东门内大街,加大力度串联两大商业街区。将东门里大街纳入老城津韵板块整体规划设计,结合周围区域民俗文化特色,在街道上设立老城厢文化长廊,使其真正起到一根扁担挑两头的作用。

  2、整合博物馆资源 制定旅游线路 推向市场

  整合广东会馆、天后宫、老美华华夏鞋博物馆等区内10座主题博物馆的资源,做好旅游线路暨博物馆精品旅游线路的开发,推向市场。同时要做好会议考察线路的设计,并将其推介给天津市承办的各种大型会议筹委会。

  对策:提高各博物馆的接待水平,区旅游管理部门整合线路,并与街道办合作,以社区为单位,开展“南开居民看南开”系列活动,将线路逐步推向市场。

  3、加强旅游产品研制、开发

  开发具有高附加值、高需求弹性的以妈祖文化、老城文化为主要特色的延伸产品及系列文化旅游商品和旅游纪念品,完善生产、销售网络,扩大市场份额,增强经济实力。

  4、建设天津传统精品曲艺场所中心

  以现有5个曲艺茶馆为基础,根据市场需求,借助社会力量,深入挖掘曲艺项目,强化传统津门曲艺中心的地位,扩大曲艺茶馆规模和数量以满足游客需求。整合资源、集中力量举办“相声文化艺术节”,创立南开文化旅游品牌。

  (三)中长期可开展重点工作

  1、建设南开区游客集散中心

  “老城津韵”旅游板块区域年游客流量达到近千万人次,这是我们已有的巨大优势资源。借助区政府及旅游主管部门力量在此区域建设南开区大型游客集散中心,包含南开区区情介绍、区内各种资源介绍、特产展卖、区内企业宣传展示平台、各种产品介绍宣传平台、商务服务等多种内容的综合性服务中心。

  2深度开发中部科技、创意文化旅游商贸区

  借助鞍山西道科贸街以及C92创意文化产业园,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引导,扶持激励原创作品的生产,开展文化旅游项目招商引资和对外合作。比照北京“中关村、798创意产业园”的发展模式,吸取成功经验,规划建设中部区域。

  3、积极建设南部都市休闲旅游商贸中心

  整合南部现代都市旅游商贸区资源,以“水上公园、奥体中心”为核心,积极打造上谷商业街区,建设水上奥城体育休闲娱乐聚集区功能,学习北京奥体中心先进经验,引进特色项目,丰富该区域的娱乐、休闲功能。

  (四)需市区两级相关部门协调解决的工作

  “老城津韵”旅游板块随已初具规模,但尚存许多问题。为了进一步巩固其优势地位,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解决管理体制不顺等制约问题,而这项工作需要市区两级各相关部门的协调、协作。

  1、建立“老城津韵”旅游板块管理机构和相关制度

  (1)、建立由南开区政府主要领导牵头,涵盖文化、旅游、商务管理、执法、工商、税务、公安、市容、环卫、消防、卫生等职能的强有力组织----老城津韵旅游板块管理委员会,加强政府对整个板块的主导作用和统筹管理、协调服务。

  (2)、管理委员会下设两个办公室(联合会管理办公室、学会管理办公室),六个区域行业联合会(景区、博物馆、商业、餐饮、住宿、旅游业六大联合会),若干行业学会(古玩、奇石、书法、字画、演出学会等),并将各联合会、学会的主管纳入管委会下设的办公室。

  (3)、管理委员会与市有关部门和驻区市管单位建立联席会制度,加强沟通联谊,使其管理工作协调合拍。

  (4)、下设的两个办公室,建立办公会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现场解决具体问题。

  (5)、通过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协调机制和制度,保障各行业在管理委员会的框架内进行内部的行业横向联系,从而便于管理委员会的纵向管理。

  2、管理委员会的职能

  “老城津韵”旅游板块管委会需要政府大力投资扶持和政策的支持。

  (1)制定统一标准,管理该区域的卫生环境、特色标志标识,加大资金投入提升整体环境水平,营造浓厚的文化旅游聚集区氛围。

  (2)加大对景区、博物馆的资金支持,打造具有标志性的品牌文化旅游活动。例如常态活动:广东会馆的折子戏,文庙祭孔礼仪、成人礼仪、开笔礼仪和老城小梨园相声表演等。大型节庆活动:鼓楼文化节等。

  (3)以服务推动区域管理。管委会要深入为各行业服务,建立服务机制。服务的另一个层面是对区域游客的服务,集中各行业优势,分析相对劣势,深化各行业联系,导向行业发展。如:集合餐饮优势,给予政策扶持,除了现有的高档餐饮外,应开发一定数量的针对旅行社团队用餐标准的团餐服务。

  (4)深化区域标识。统一的标识是一个区域整体管理水平的最直观的体现。管委会不但要规范街道街区标志,更要深入到每个景区、商业广场内部,体现这一区域的整体特色。

  (5)为以节促势、以势引人,各大景区景点在节假日期间举办大型活动,需在外部环境营造氛围,管理委员会应制定统一标准和管理办法。

  (6)建立网络宣传平台,通过网站分类,介绍区域的各种资源。

  (7)有计划、有步骤的协助各景区开发旅游纪念品,重点推出一、两种作为区域代表性的旅游纪念品。

  (8)根据实际发展情况,编订可行性强的近期、远期区域发展规划。

  (9)管理委员会要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树立“大心胸、大理念、大旅游、大协调、大服务、大手笔、大管理、大回报”的管理服务理念。

  3、成立“老城津韵”旅游板块运营公司

  (1)老城津韵”运营公司在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由下设的两个办公室配合,负责鼓楼和古文化街两大商业区的经营。

  (2)老城津韵”运营公司负责旅游板块整体规划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