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天津市南开区应急管理局2021年度行政执法计划》要求,我局扎实开展2021年度的行政执法检查工作,现将我局今年以来执法工作相关内容报告如下:
一、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及法定职责落实情况
按照我区《关于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实施方案》的要求,我局制定了《关于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实施方案》,并按照方案要求严格落实“三项制度”,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
(一)严格实施行政执法公示制度
1.加强事前公开。积极配合区政务服务办、区委编办、区委网信办等单位,做好权责清单、政务服务事项等的事前公开,全面准确及时主动公开行政执法主体、职责、权限、依据、程序和救济渠道等信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天津市安全生产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应急局职权职责,编制并公开本机关的服务指南、执法流程图,明确执法事项名称、受理机构、受理条件、办理时限等内容,方便群众办事。
2.规范事中公示。严格要求行政执法人员在从事执法活动时,要主动出示执法证件和有关执法文书,并对执法事由、执法依据、权利义务等内容向当事人做好告知说明工作,以便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保障自身合法权利,对行政执法工作进行监督。今年以来我局依据年度执法计划,共开展行政执法检查405家次,没有因执法告知等程序原因引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案。
3.推动事后公开。在行政执法决定作出的20个工作日内、行政处罚作出行政决定之日起7日内通过南开区门户网站向社会主动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并按照规定定期向市应急局上报执法检查情况和行政处罚情况。
今年以来我局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42起,有关信息均已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部门协同监管平台-天津)、南开区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天津市南开区应急管理局官网等平台公示完毕。
(二)严格实施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
1.完善文字记录。在执法检查工作中规范使用移动执法终端,熟练运用电子文书,对执法过程进行合法规范、客观公正、全面准确的文字记录。
2.规范音像记录。为我局全体执法人员配备执法记录仪共20台,实现执法全过程录音录像,充分发挥音像记录直观有力的证据作用、规范执法的监督作用、依法履职的保障作用。
3.严格记录归档。完善执法案卷管理制度,对行政处罚案卷制作执法台账,并进行统一归档管理,音像资料及时刻录储存,对电子文书等电子材料借助天津市应急管理执法平台建立数字化信息归档管理制度。
(三)严格实施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1.我局规定,对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或引发社会风险,直接关系行政相对人或第三人重大权益,经过听证程序作出的,较大行政处罚金额的,以及案件情况疑难复杂、涉及多个法律关系的执法决定均进行法制审核。各执法科室应当对送审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以及执法的事实、证据、法律适用、程序的合法性负责。
2.按照南开区委办公室、南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天津市南开区应急管理局职能配置与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我局成立了“法制宣传科”,负责法制审核等工作,现共有两名干部(科长一名,科员一名)。
3.结合我局行政执法情况制定了法制审核目录清单:
①行政执法主体是否适合,行政执法人员是否具备执法资格;
②是否符合法定程序;
③认定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凿充分,材料是否齐全;
④适用法律是否准确,自由裁量是否适当;
⑤是否超越法定权限;
⑥行政执法文书制作是否规范;
⑦是否涉嫌犯罪需移送司法机关;
⑧其他应依法审核的内容。
二、行使“9+X”行政职权情况
今年区应急管理局依据年度执法计划开展行政执法检查405家次,查处隐患375条,已100%整改,行政处罚决定42起173.454万元,无其他行政职权情况。
三、存在问题及下一步举措
在执法检查中,部分执法人员存在填写执法文书用语不规范、不仔细、不严谨的现象。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局将进一步加大行政执法培训力度,积极参加市应急管理大讲堂,利用好“干部在线学习”、“学习强国”、“应急管理干部网络学院”、“天津市领导干部网上学法用法”等平台,实现多种途径培训。制定2022年度执法人员法治教育培训计划,按计划对安全生产执法人员进行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培训。组织开展新《安全生产法》培训,提升执法干部法律知识水平。定期召开案审会,对行政执法案卷自查互查,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进一步推行执法责任制,细化责任,落实到人,坚决杜绝“好人主义”现象,坚决执行“铁面、铁规、铁腕、铁心”要求,按照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的原则,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强化对执法权力的监督制约,明确执法责任。进一步完善执法责任追究机制,全面落实错案追究制度,确保执法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执法问题,都能够被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及时追究。
天津市南开区应急管理局
2022年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