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区应急管理局聚焦树立“两个至上”应急安全理念、锻造“应急铁军”应急安全作风、强化“安全就是效益”应急安全导向、营造“共治共享”应急安全氛围,练就应急安全文化“软功夫”,以文化聚力赋能,提升公众应急安全意识,助推全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强化思想理论引领

一是坚持以法治安。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强化思想引领,以开展应急管理部新出台的4部相关法规教育特别是新安全生产法学习培训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安。二是坚持以学建安。将应急文化建设纳入思想文化建设,纳入理论中心组、干部教育培训内容,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重要论述,推动学以致用,筑牢应急文化的本质根基。通过组织部举办的春(秋)季班,将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等内容纳入培训内容,进一步提升基层领导干部和应急管理人员防范化解重点领域安全风险能力和水平;深入开展安全警示教育和各类应急演练,提升群众安全知识技能,提高安全风险防控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三是坚持以考促安。制定完善12个街道及25个党群部门、15个重点委局、15个其他政府部门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考评细则,建立科学、有效、易操作的考核激励机制,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
二、强化党建统领赋能

一是突出政治历练。把党建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深入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实现“一科室一特色”,以政治文化统领应急文化,实行准军事化管理要求,参加全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比武练兵竞赛,荣获三等奖,1名干部获评“理论之星”,筑牢了“应急铁军”作风品牌的根和魂。二是突出荣誉激励。深挖榜样力量,构建荣誉激励、典型引领机制,积极向市应急局推荐2名“应急管理先进个人”,广泛宣传先进事迹,展示最美应急人良好形象。三是突出责任担当。推进安全生产隐患专项整治和应急管理、自然灾害风险防范工作,做到隐患不消除不放过、教训不吸取不放过、整改不彻底不放过、责任人不追责不放过。在“安康杯”竞赛中,我局获评天津市优秀组织单位;在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中,我局获评先进集体。
三、强化宣传普及扎根

一是以“五进”宣传为主线。用心用情办好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宪法宣传周”、应急科普主题宣传活动,加强应急安全教育培训,提升公众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突能力。争取组织部支持举办培训班,对171个社区主任进行了培训;协调成立3个消防培训服务队,对1500余名社区主任、网格员开展“过筛子”“沉浸式”培训指导。与区委组织部、区武装部联合组织100余名青年干部开展集中应急处突专业能力培训;与区总工会联合组织“安康杯”知识竞赛,提高安全和应急知识普及率;组织社会力量对企业负责人、各委局和街道一把手进行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教育培训;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为抓手,建好郁美净等企业安全文化、应急科普阵地,营造“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浓厚氛围。二是以减灾示范社区建设为引领。指导统筹5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最大化利用,使之成为应急安全宣教科普的新载体。通过与应急避难场所、基层应急消防站等的深度融合,努力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社会参与能力和社会整体安全水平。三是全面延伸应急文化宣传触角。充分利用公园、广场、学校周边等视野开阔、人员密集的区域优势,建设以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为主题的应急文化长廊,采用简单易懂、贴近群众生活的文字和漫画方式向广大群众宣传地震、防汛、防溺水、家庭火灾及用电、燃气安全等各类应急科普常识,将应急文化渗透到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有效激发群众关注安全生产、防范各类自然灾害、学习防灾减灾知识、参与应急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强化舆论信息引导
一是坚持正面宣传。利用局网站广泛宣传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管理重大政策措施、典型经验和显著成效。加强信息传递、知识科普、权威解读等方面舆论主导作用,树立应急安全文化建设全民意识。二是坚持信息公开。严格执行应急安全信息公开制度,对典型违法、违规违章行为进行公开曝光。三是落实举报奖励。推动全区共计2111家企业/单位、居民小区,设置4095块“12350”举报牌,广泛动员群众积极发现身边的安全隐患,实施安全生产举报奖励;聘请安全生产社会监督员、健全新闻媒体及社会公众参与安全生产监督执法机制,增强全民应急理念意识,促使应急观念从“重救援与恢复”向“重预防与预备”转变。
五、强化平台阵地效应

一是在主流媒体强化引导宣传。守好、用好政务新媒体,发挥“政”能量、新效能,实现资源共享、示范效应和协同发展,更好指导应急管理工作开展和落实。年度通过媒体刊发应急安全文化稿件138篇,其中《新华每日电讯》《中国应急管理局报》《天津日报》《今晚报》各2篇,《天津日报·南开时讯》《学习强国》各13篇,天津市政府网站11篇,《我国城市防汛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被中央办公厅采用。二是在行业媒介强化效能宣传。充分利用公交地铁、楼宇电梯、行业网站、抖音等宣传平台,发挥“扩音器”作用,进行应急文化理念全域传播。同时,开通手机飞信平台,不定期向监管干部和企业管理人员编发应急安全提示和事故预警信息。三是在“五进”活动上强化联动宣传。拓展应急安全文化建设多维空间,强力推动应急安全文化“进企业、进校园、进机关、进社区、进家庭”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应急安全文化共建共享活动,力争实现宣传人群全覆盖、领域无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