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区应急管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进全域科普向纵深发展,聚焦天津市“十项行动”和区委“一三二一”工作思路,坚持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护卫全域应急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持续做好“五个聚力”,将应急科普打造成新时代“安全宣传影集”。
聚力应急科普统筹协调,绘制“安全宣传影集”设计图
注重协调联动,深入推动应急科普工作开展,局党委及时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代表回信等精神,研究部署应急科普工作,并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等重要文件纳入中心理论学习组和党员学习计划。坚持系统谋划,将加强安全文化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南开区应急管理“十四五”规划,在“十四五”期间大力构建以内容建设为基础、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新时期应急管理全媒体传播格局,完善区、街道、社区三级宣传体系,大力推动安全生产知识和防灾减灾教育,进一步增强居民安全生产与防灾减灾责任意识。
聚力应急科普载体创建,打造“安全宣传影集”拍摄地
坚持加大科学传播体系建设,完善应急科普载体。一是持续推动街道(社区)标准化应急管理服务站建设。印发实施方案推动有条件的街道和社区建立标准化应急管理服务站,并以此为平台在基层开展安全科普宣传进社区活动,加强公益宣传,普及安全知识,培育安全文化。二是打造防灾减灾示范引领基地。对照要求持续对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全程进行专业指导,做实做细灾害风险评估、隐患排查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等九项要素。组织区教育局、水上小学参观学习创成学校优秀经验,组织召开工作协调会提供业务支持、解决创建难题,推动南开区水上小学被评选为2022年度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创建单位。联合区科普馆开展核放射防灾减灾专题参观活动,打造科普宣传新基地。三是做好防震减灾科普比赛。组织全区各相关单位踊跃报名“2023年天津市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暨第七届全国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选拔赛”,活动中南开第四幼儿园臧婷婷老师获得市级二等奖、京津冀优秀奖,区应急局、区教育局分别获得优秀组织奖。四是构筑网上应急科普宣传主阵地。充分利用官网、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官方新媒体账号开展应急科普宣传,重点围绕应急管理工作动向、法律法规、科学知识等应急知识,提升应急科普素养、强化安全管理能力。今年以来,开展各类科普活动20次、宣传2065人次。官方新媒体账号共转发各类科普信息12526条,其中微信1936条、微博10590条;累计阅读量约371万,其中微信阅读量约10.5万、微博阅读量近361万。
聚力应急与科普互促互融,创建“安全宣传影集”素材库
坚持在应急管理过程中做好应急知识科普、在应急科普中推动应急管理上新台阶,促进大科普工作格局形成。一是以应急预案编制为抓手,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气象灾害和消防等科普知识融入24个区级专项应急预案编制全过程,推动科普与应急预案编制同向发力、同步更新;与天津蓝天应急救援志愿服务中心、天津蓝星应急救援队签署联动协议,积极引导社会应急力量深入基层一线开展科普宣传,提升居民应急素质和技能。二是把应急科普作为防灾救灾工作的关键环节,在编制推动区级救灾物资储备工作计划和长虹公园固定避难场所整改建设全过程中融入防灾减灾知识培训宣传,推动长虹公园固定避难场所成为避灾科普基地。三是结合《安全生产法》《天津市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等法律法规和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2023等重点工作内容积极开展企业安全培训,今年已组织培训11次273人次。四是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在执法检查的同时对企业进行普法教育和应急管理科普宣传,引导企业懂安全知安全,依法依规开展安全生产工作,杜绝隐患问题发生。
聚力应急科普人才培育,选拔“安全宣传影集”制作人
持续壮大科普队伍,打造应急科普轻骑兵。一是组建科普信息员队伍。共选拔8名年轻干部作为科普信息员,并结合工作实际,探索建立科普工作量认定标准,强化科普工作考核,构建有效激励机制。每年按照区科协要求,积极组织科普中国信息员完成转发任务,按时完成科普活动开展及录入科普云平台工作、科普统计工作等各项工作任务。二是加强灾害信息员科普管理教育。持续对已建立的灾害信息员队伍(每街道2人、每社区2人)进行定期更新(每年4月、10月),结合防灾减灾救灾科普宣传等工作进行重点培训,邀请市地震、气象、应急部门专家就地震减灾、气象等方面知识进行培训,进一步提升灾害信息员综合业务能力水平。高度重视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使用,将其纳入年底绩效考核,督促各街道及时、准确转发各类应急信息,2022年通过系统共发布信息2210条,街道转发率100%,信息发布数量位于市内六区前列。
聚力应急科普形式创新,提升“安全宣传影集”品牌力
积极开展群众性的科普活动,创造人人参与应急科普的浓厚氛围,结合防灾减灾宣传周、安全生产月等重点宣传时段和安全宣传五进工作,组织开展“科技周”“科普日”“防灾减灾宣传周”“安全生产月”等宣传活动。一是逐步形成“防灾减灾日”应急科普活动品牌。今年5月12日,会同市应急、市气象等部门和部分区减灾委成员单位,在长虹生态园开展防灾减灾日科普宣传活动。展出《地质·地震·防震科普知识》《市民如何应对气象与地质灾害》两个系列5块展板,发放了“普及防洪防汛知识 增强抗灾自救能力”“地震预警”“灾害来了哪里躲”等宣传彩页,普及推广应急避难场所、地震预警等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增强群众防灾减灾意识。二是逐步形成“安全生产月”应急科普活动品牌。紧紧围绕主题,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安全生产系列宣传活动。6月1日,组织市级安全生产专家深入天津中环产业园有限公司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现场宣讲检查。6月8日,联合区融媒体中心制作了快板“人人讲安全 个个会应急”,在全区营造了“安全生产月”浓厚宣传氛围。6月16日,组织举办南开区2023年“安全宣传咨询日”区级主会场活动,结合工作职能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生产、自救互救等应急科普宣传;在中环电子公司分会场召开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专题培训,开展“安全生产月”宣传并发放宣传资料,组织区内重点企业开展践诺活动。6月30日,组织全区各行业主管部门、各街道负责安全工作的干部围绕“特种作业、电工作业、焊接作业、高处作业、有限空间作业”等进行安全生产科普培训和实操。三是逐步形成“全国科普日”应急科普活动品牌。9月18日,联合王顶堤街道办事处、王顶堤街林苑北里社区组织开展“应对安全风险 维护社区平安”科普日宣传活动。活动紧扣“全国科普日”的主题,邀请天津蓝天救援队深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围绕防灾避险、安全生产等公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聚焦重点人群,通过“讲解+实演”的方式对防溺水教育、海姆立克急救法、地震避险、火灾逃生、常见情况的正确处理方法等五方面内容进行科普,增强公众科学和应急避难意识,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懂得应急、学会自救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