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夏天是孩子们的天堂,炙热的阳光,冰镇的西瓜,呱噪的知了,小伙伴的欢笑,漫长的一天好像永远也过不完!
在这个五彩斑斓的初夏,南开区“亲子阅读季”欢乐开启!小朋友们叫上爸爸妈妈,一起阅读吧!投稿方式:选一本喜欢的图书,和家长一起录制共同朗读的音频,内容不限,时长3分钟。附上个人简介、联系方式及文稿,发送至邮箱nk_ydtg@126.com。我们将择优在公众号上发布!本次活动由南开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南开区图书馆承办。
下面,为大家展示南开区小读者和家长的朗读作品。
1、《童年的水墨画》朗诵:陈则澎、陈则融、张虹莹
我是南开区图书馆诵读志愿者张虹莹,儿子陈则澎今年10岁,是一名四年级的小学生,儿子陈则融,今年8岁,是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我们朗诵的作品是《童年的水墨画》。
童年的水墨画
溪边
垂柳把溪水当做梳妆的镜子,
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
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江上
像刚下水的鸭群,
扇动翅膀拍水戏耍。
一双双小手拨动着浪花,
你拨我溅笑哈哈。
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
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对银牙。
林中
松树刚洗过澡一身清清爽爽,
松针上一串串雨珠明明亮亮。
小蘑菇钻出泥土戴一顶斗笠,
像一朵朵山花在树下开放。
是谁一声欢叫把雨珠抖落,
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
2、《永远的丰碑》朗诵:胡椿年(又一年)、 张佶、张倬
我是南开区图书馆诵读志愿者胡椿年(又一年),外孙 张佶 7岁,一年级小学生,张倬,7岁,一年级小学生。我们朗诵的作品《永远的丰碑》。
《永远的丰碑》朗诵稿
作者 佚名
也许你已长久安睡,
也许你已化作蝶飞。
你的形象走进我的梦中,
你的嘱托在我耳边萦回
你献身革命
走南闯北,
你面对屠刀
视死如归,
热的血,冷的泪,
步如风,头不回。
你在我前面引路,
我在你后面跟随。
你是谁?你是谁?
啊......
阳光下,一座光荣的丰碑。
也许你已铸成青山,
也许你已融入碧水。
你的歌声放飞和平鸽哨,
你的骨灰长出万千花蕾。
你献身的地方
一片苍翠,
你留下的足迹
走来后辈。
民之魂,国之粹,
传千秋,色不褪。
一代新人站起来,
先烈回眸应笑慰。
你是谁?你是谁?
啊......
红旗下,无数永远的丰碑。
3、《夏天》节选 朗读:梁泊宁和妈妈
《夏天》节选
作者:曹文轩
夏天,大太阳
在天空燃烧着。
一只小鸟藏在一片树叶下。
纺织娘爬到了芦苇叶的背面。
青蛙伏在贴水的荷叶上,
它的头上,
是一片冒出水面的荷叶.
就像一把伞。
几只鸭子
把脖子插在翅膀下
一动不动地浮在水面上,
在大桥的阴影里睡着了。
一个草垛的阴影里,
几只鸡蹲在地上打瞌睡。
看瓜的人,
躺在凉棚下扇着扇子。
一群麻雀,
一溜儿歇在
一根电线杆的影子里。
一只放鱼鹰的小船躲在
岸边柳树的阴影里。
4、《大象的耳朵》朗诵:滕艺骁和妈妈
我是南开区图书馆诵读志愿者滕艺骁,我今年8岁了,是一名2年级的小学生,这次我和妈妈一起为大家分享童话故事《大象的耳朵》,让我们一起勇敢做自己!
《大象的耳朵》
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这一天,大象正在路上慢慢地散步,遇到了小兔子。
小兔子说:“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
大象说:“我生来就是这样的啊。”
小兔子说:“你看,我的耳朵是竖着的,你的耳朵一定是有病了。”
后来,大象又遇到了小羊。小羊也说:“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呢?”
小鹿、小马,还有小老鼠,见到了大象,都要说他的耳朵。
大象也不安起来,他自言自语地说:“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
怎么才能让耳朵竖起来呢?
每天,大象站着睡觉的时候,就用两根竹竿把耳朵撑起来。
可是,大象的耳朵眼儿里,经常有小虫子飞进去,还在里面跳舞,吵得他又头痛,又心烦。
最后,大象还是把他的耳朵放了下来。这样,小虫子就飞不进去了。要是有小虫子飞来的话,大象只要把他的大耳朵一扇,就能把他们赶跑。
大象说:“我还是让耳朵耷拉着吧。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5、《骆驼祥子》片段 朗诵:徐艺凌和妈妈
我是南开区图书馆诵读志愿者徐艺凌,我今年11岁了,是一名5年级的小学生,这次我和妈妈一起为大家分享《骆驼祥子》的片段,一起阅读旧社会以拉洋车为生的人力车夫祥子的故事。
《骆驼祥子》片段
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他把脸仿佛算在四肢之内,只要硬棒就好。是的,到城里以后,他还能头朝下,倒着立半天。这样立着,他觉得,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
他确乎有点像一棵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他有自己的打算,有些心眼,但不好向别人讲论。他决定去拉车,就拉车去了。赁了辆破车,他先练练腿。第一天没拉着什么钱。第二天的生意不错,可是躺了两天,他的脚脖子肿得像两条瓠子似的,再也抬不起来。他忍受着,不管是怎样的疼痛。他知道这是不可避免的事,这是拉车必须经过的一关。非过了这一关,他不能放胆的去跑。
脚好了之后,他敢跑了。这使他非常的痛快,因为别的没有什么可怕的了:地名他很熟习,即使有时候绕点远也没大关系,好在自己有的是力气。两三个星期的工夫,他把腿溜出来了。他晓得自己的跑法很好看。他的腿长步大,腰里非常的稳,跑起来没有多少响声,步步都有些伸缩,车把不动,使座儿觉到安全,舒服。说站住,不论在跑得多么快的时候,大脚在地上轻蹭两蹭,就站住了;他的力气似乎能达到车的各部分。脊背微俯,双手松松拢住车把,他活动,利落,准确;看不出急促而跑得很快,快而没有危险。就是在拉包车的里面,这也得算很名贵的。
6、《两个小八路》朗诵:张博轩和姥姥
我是南开区图书馆诵读志愿者张博轩,我今年10岁了,是一名四年级的小学生,这次我和姥姥一起为大家分享《两个小八路的故事》共忆红色岁月。
这本书的故事发生在一九四二年抗日战争时期。书中有两个主人公,一个是名叫武建华的八路军小卫生员,一个是名叫孙大兴的八路军小通讯员。他们在十三四岁的时候就加入了八路军,与日本侵略者和伪军作斗争。
7、《诗经》两篇 朗诵:张凌珊和妈妈
我是南开区图书馆诵读志愿者张凌珊,我今年8岁了,是一名2年级的小学生,这次我和妈妈一起为大家分享《诗经》——《关雎》《鹤鸣》两篇,一起品味《诗经》之大美!
《诗经·小雅·鹤鸣》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
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他山之石,可以为错。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君⼦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钟⿎乐之。
8、《乡愁》及赏析 朗诵:张鑫洋和妈妈
我是南开区图书馆诵读志愿者张鑫洋,是一名七年级的中学生,这次我和妈妈一起向大家分享一首现代诗《乡愁》。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乡愁》是现代诗人余光中于1972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余光中的祖籍是福建永春,他于1949年离开大陆去台湾。当时由于政治原因,台湾和大陆长时间的隔绝,致使余光中多年没有回过大陆。他一直思念亲人,渴望祖国的统一和亲人的团聚。在强烈的思乡之情中,诗人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写下了这首诗。诗中通过“小时候” “长大后” “后来啊” “而现在”这几个时序语 贯串全诗,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实物,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流露出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全诗语言浅白真率,情感深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