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最新动态
  文化信息
  旅游资讯
  营商环境
您当前的位置 :文化旅游 > 故里民俗
腊月二十三 祭灶糖瓜粘
来源:      时间:2016-02-03 08:36:34

       南开网消息  年俗是什么,就像门窗上挂的吊钱儿,是一种红红火火的喜庆;又像碗盘儿里摆的糖果,有一种丰富甜美的情怀。它是辛苦劳作一年的人们,阖家团圆、访亲探友、拜神祈福、期盼好运的习俗,也是春节期间必不可少的风俗活动。“无年俗、不春节”,时过境迁,生活中的年俗或留或存、慢慢淡去,但是我们心中对年味的渴求却逐渐加深,今天是小年,意味着春节马上就要来临,从今天起,我们就带您感受一下从小年开始的“津味年俗”,体会浓浓的新春氛围。

  “二十三,糖瓜粘,灶王老爷要上天”。旧时,每当腊月二十三的时候,孩子们都会唱起这些小歌谣,并盼望着大人们快些买“糖瓜”回家。

  今天是农历腊月二十三,咱们北方地区称之为“小年”。其实,在清朝以后,过小年就有了“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也就是说,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咱们北方受官气影响较重,因此小年多为腊月二十三,在这一天呢,有诸多习俗,当然,最主要的习俗就是吃糖瓜了。现在,我们就位于南开区的古文化街上,这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坐落在街上的“皮糖张”、“蹦豆张”等老字号的店铺更是顾客盈门,大家在这里除了买些点心、特产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在这里买些“糖瓜”,好回家过小年。

  糖瓜是古老的汉族传统名点,既是春节年节食品又是祭祀用品。糖瓜是一种麦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为长条形,就是“关东糖”,截成扁圆形就叫做“糖瓜”。糖瓜儿在寒冷的环境中凝固得坚实,里面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粘,别有风味。糖瓜制作:大米和麦芽,用料的比例是3:1,也就是3斤大米兑1斤麦芽;通常每做一次糖瓜,首先准备30斤麦芽,让其发酵生芽后备用;再将90斤大米煮熟,和发酵生芽的麦芽混合,添加8至9担水,一担水约50斤,然后用火蒸煮,在适当的温度下拉丝成瓜,完成这些数量的糖瓜,一般需用6至8人做一天。

  今天是腊月二十三,是北方传统的小年。按照传统习俗,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糖瓜。在古文化街,我们也可以看到,不少摊位都在售卖这种传统小吃。

  古话说“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按照传统习俗,用糖瓜来祭奠灶君老爷,是取其又甜又粘的特点,用来糊住他的嘴。当他尝到糖瓜的甜味时,就要多说点好话,如果他想打小报告说坏话时,就让糖瓜粘住他的嘴,让他想说也张不开口。因此吃糖瓜的习俗也延传至今。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用“糖瓜”“祭灶”这样的“老令儿”已经淡出了我们的生活,但是“糖瓜”这种甜蜜又有节庆味道的食品,还是深深受到“老天津卫”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