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治”走向“智”------南开区生态环境局全力推进“可视化非现场检查”监管新路径
来源:天津市南开区生态环境局      时间:2025-09-12 15:55:00


2025年,伴随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工作的开展,南开区生态环境局积极探索推进“可视化非现场检查”监管新路径,通过利用排污许可管理、工况用电、污染源自动监控、危险废物管理、机动车排污监控、建筑施工噪声监管等平台,深化推行非现场执法方式,实现了从传统治理模式向智能化监管的华丽转身,为生态环境监管按下高效、精准的“快捷键”。

依托平台,让“可视化”智能监管成为“常态化”

南开区生态环境局依托各类监管平台提供“实时在线”数据保障。利用排污许可管理平台,详细了解企业的排污种类、排污口位置、许可排放浓度及总量等关键数据;运用工况用电平台,时时关注企业的电量信息采集单元,随时掌握企业生产和治污设施开启情况;污染源自动监控平台可实时监控企业废气、废水等污染物的排放浓度、流量;危险废物管理平台可随时查看企业危废种类、产生量、转移量等信息。2025年8月,南开区各类生态环境监管平台共新增监管对象14家,截至目前,已纳入非现场监管对象企业累计达943家。


宽严相济,让“可视化”智能监管成为“助推器”

    “可视化非现场检查”不仅是监管方式的创新,更为“宽严相济”的执法理念提供技术支撑和实践路径,通过“严”,守住生态底线,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绿色环境,通过 “宽”,释放服务温度,为企业减轻非必要负担。例如,今年3月,我市启动重污染天气Ⅱ级应急响应期间,执法人员通过天津市污染源工况用电监测系统巡查锁定某单位存在印刷机启动时间与废气处理设施启动时间不匹配的违法线索,执法人员迅速前往现场检查固定证据并对其涉嫌违法行为予以立案调查。又如,执法人员通过危险废物管理平台检查到某汽车维修有限公司长期未转移危险废物,执法人员开展现场检查发现该公司将废机油桶堆放于经营场所内地面,并与生活垃圾等非危险废物混存,在确认其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整改且未造成实际危害后果后,依法予以批评教育,免予行政处罚。可以说,“可视化”智能监管对所有企业实行“数据面前一视同仁”,既杜绝了“人情执法”,也实现了对合规企业的“零打扰”。

长效赋能,让“可视化”智能监管成为 “新引擎”

    “可视化非现场检查”不仅实现了监管模式的即时性优化,更以长效赋能机制,成为推动治理现代化的 “新引擎”。一方面,为企业绿色转型赋能,实时化、可视化的监测数据让企业清晰掌握自身排污状况,促使企业主动加大环保投入,不断产业升级如一些大型企业基于工况用电平台反馈的治污设备运行数据,针对性升级废气处理系统,不仅实现污染物排放达标,更通过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来降低生产能耗;另一方面,为生态环境治理赋能,通过多平台数据的实时联动与历史沉淀,精准把握区域污染规律,通过分析不同季节、不同行业的排污数据变化,提前制定针对性防控方案,将污染治理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防”。2025年1-7月,南开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99,排名全市第2,生态环境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显著增强。

网站地图   关于我们   隐私声明   网站建议
主办单位:天津市南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040001 津ICP备120059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