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1年09月26日 星期日
南开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来源:天津市南开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时间:2023-01-17 15:03:11

    2023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全力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努力在协同发展、创新引领、活力繁荣、宜居宜业、文明幸福、依法善治上争创先锋,奋力开创创新南开建设新局面。

一、2023年主要预期指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节能减排降碳完成全市下达任务。

二、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

1.突出产业赋能升级,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科学统筹规划布局落地。全面开展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围绕国家重大战略落实、新旧动能转换、体制机制创新和人民生活品质提升等重点、难点、关键点,客观评价规划纲要26项主要指标、9大重点任务、32项重点工程成效进展,全面算好时间账、任务账和差距账,明确规划实施后半程路径举措,为如期完成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推动双核驱动、两翼腾飞布局落位,倾力打造海河科学城、启航创新城、老城厢文化城和环水上活力城,推动空间盘活、载体重塑、产业迭代,提升区域高质量发展核心竞争力。

加码推进产业提档升级。瞄准科技服务、智能制造、商务贸易、文化消费四大方向,持续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释放智能医疗装备、供应链平台、文化旅游IP产业集群倍增效应,积极拓展信创服务、新能源新材料研发、数字设计、专业服务机构、电子竞技等产业集群,构筑四梁八柱现代产业体系。围绕产业集群建设,促进医用新材料、脑机交互康复设备、国产软件研发、信息系统集成服务等硬科技+软服务业态汇聚。挖掘老城历史文脉和运河文化记忆,积极谋划运河·鼓楼项目,加快实施玉皇阁保护修缮工作,焕发津门故里新生机。着力抓好京东线下超级体验店、电竞赛事、游戏设计等项目落地,全面激发新型消费增长动力。

对标一流优化营商环境。深入落实天津市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促进题、心办专项行动再深化、再提升、再突破。全面推动政务服务事项进驻政务大厅实现应进必进,打造更高程度的一窗综合受理。完善重点项目专员服务工作机制,实现事项办理全流程管家式、一站式服务,不断完善联合审批机制建设,促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跑出加速度。着力扩大一件事场景式审批服务范围,持续优化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服务功能,不断提升网上办、掌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服务水平。

2.力促协同开放共赢,持续厚积区域竞争优势

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坚持腾笼换鸟与筑巢引凤并重,精耕细作高端载体平台,构筑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项目的集中承载地。牢牢把握与中铁建、中交建、中国中铁等企业黄金合作期,扩大央企整建制落户品牌影响力,对接引进更多国企央企分支机构、符合区域产业定位的行业领先企业、新动能企业,巩固做大京企生态圈。不断拓展协同发展广度深度,广泛与京冀地区开展医疗卫生领域合作、中小学教学互访互鉴、文化旅游交流等项目活动,促进三地公共服务资源普惠共享。

更大力度推进招商引资。完善全区大招商工作体系,积极走出去、引进来。系统编制产业招商图谱,面向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和安徽、山西等互补地区,努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环境质量好、就业容量大、税源增量多的大项目、好项目。系统盘点全区楼宇、园区等载体运营情况,摸清招新引优资源家底。整合高端楼宇和优质厂房资源,提升长荣大厦、鲁能国际中心、品所等品牌楼宇集聚效应,精准盘活九策城市广场、世贸城等重点楼宇,提升楼宇经济含金量。推动外资外贸稳中提质,积极争取免税经济、保税展示交易等项目落地,促进跨境电商蓬勃发展。

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牢固树立产业第一、项目为王理念,加快古文化街提升改造等在建项目进度,全力策划储备智能制造产业园等一批新项目。压实项目台账式管理,做实保姆式服务,促进各类项目滚动接续、快速落地、尽早达效。用足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政府专项债券资金和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持续扩宽项目资金来源。加强土地高效集约开发利用,有序出让中医药大学、长江道工业用呢厂、简阳路航天物资、红旗南路(原建材学校)、水厂南BC等地块,不断增强投资发展后劲。

3.深化改革创新突破,全面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国资国企改革成效,加快实施环卫一体化改革,推进宏源热力混改进度,推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做优做大民营经济,加力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程,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20家。持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开展执法保护专项行动,厚植知识产权发展沃土。加快引进各类金融机构,鼓励风投、创投、天使基金等机构在我区设立、发展壮大,新增1家科技型企业IPO。全面构建管行业就要管产业培育、就要管企业服务、就要管项目谋划、就要管招商引资的工作体系,精准畅通服务企业最后一米。实施企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深化评价结果运用,拓展信易+”守信激励应用场景,为各类企业发展创造更加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

打造科技创新标杆示范。抢抓天开高教科技园建设机遇,争取一批重大项目和重大改革措施落地,打造创新策源南开核。培育战略科技力量,支持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创建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加快海河实验室大楼建设,支持各大创新平台承接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巩固科技企业梯度培育优势,推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保持中心城区领先地位。畅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鼓励科技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联合实验室、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培育涵盖基础研究、中试熟化、检验检测认证、场景应用试验等功能的全链条服务体系。推进全域科普向纵深发展,持续增强全民科学素质,积极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

构筑高端人才聚集高地。多措并举招才引智,落实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升级版,推广项目+团队模式,吸引高端紧缺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携项目成果带土移植。依托高校校友会拓展朋友圈,做强产业人才创新创业联盟、留创园、博士后创新基地等高端平台资源,增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技术团队吸附力。优化人才安居配套政策,支持建设人才公寓、长租公寓等,逐步增加人才住房供给。推进重点楼宇、园区人才服务站建设,精准对接人才发展需求,切实畅通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

4.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塑造生态宜居品质典范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网络。有力有序推进城建重点项目建设,实现全区新开工面积24万平方米,竣工面积90万平方米。有序开展西营门片区、天拖片区及天南大西片区城市更新涉及的房屋土地征收工作,持续推动项目建设。做好红旗南路(原建材学校)地块部分集体土地、水厂南BC地块附近道路征转工作。精心实施老旧小区改造二期工程,惠及8个小区、3494户、42万平方米。完成既有住宅加装电梯6部,不断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推动住有所居逐步迈向住有宜居。积极推进地铁7号线、8号线、11号线建设及房屋土地征收,实施苑中北路等道路及配套管线工程,持续优化交通出行硬环境。

提升城市运营管理品质。抓实数字化、智慧化、精细化管理,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深化双千兆网络覆盖。推进新型智慧城市一期工程,建设城市大脑,开展智慧城管、智慧旅游、智慧社区场景应用创新,创响南开信创实验室品牌。搭建城市运行数字底座,为全区数字治理提供大数据、云计算、网络和安全等资源支撑。加强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做好建筑立面安全隐患排除,常态化提升绿化环境景观效果。实现垃圾分类收运处理系统全覆盖,创建5个垃圾分类示范街,实现城区高效有序管理。

落实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鼓励公共机构、重点用能单位带头实施节能技改、循环利用、分布式能源等项目,加速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持之以恒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污染物协同控制,实现PM2.5年均浓度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完成市下达目标,重污染天气有效减少,水质达标率和优良水体比例保持稳定。强化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提升危险废物管理水平,全域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5.建设安全韧性城市,共建共享人民美好生活

夯实基础兜底民生保障。组织实施20项民心工程,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出实招、办实事、见实效。完善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公共就业服务,开展想创业到南开专项行动,全年新增就业1.9万人。加大困难群体就业帮扶力度,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加强重要民生商品市场供应和价格监测,确保粮食与能源安全。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实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由制度全覆盖到法定人群全覆盖。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特色养老服务,继续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加强退役军人服务和双拥共建,持续推动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全面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

增加优质公共服务供给。加快推进天拖地块新建学校、战备楼地块新建九年一贯制学校以及原外国语中学新建幼儿园、原李七庄小学校舍复建等重点项目,促进基础教育资源普惠均衡发展。深化二级公立医院重点特色专科建设,加力完善社区特色医疗服务项目,推动每万名居民拥有全科医生数量达到3.4名。加强区治未病中心建设,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做好国家卫生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复审工作。关爱保护未成年人,推进建设未成年人友好城市。实施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推进长虹体育公园建设,提升改造东马路篮球主题公园。加强红色资源保护与利用,大力推广红色记忆旅游线路,讲好红色基因传承南开故事。高水平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生活质量。

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发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阵地作用,做好便民事项网格化办理。探索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改革,积极引入专业化物业服务,提升旧楼区长效管理水平。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强城镇燃气、消防、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启动建设奥体中心、汾水道2座消防站,推动有条件的街道和社区建设标准化应急服务站,筑牢应急管理基层基础。深入推进质量强区战略,努力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加强立体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隐私声明 | 网站建设

主办单位:天津市南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040001

津ICP备12005970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0899号

主办单位:天津市南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040001

津ICP备12005970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08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