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融媒 “十四五”以来,南开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围绕区委“一三二一”工作思路,深入实施绿色低碳发展行动,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在2022年度专项考核中,南开区排名第一。
强化组织领导 统筹有序推进“双碳”工作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双碳”工作,主要负责同志挂帅区“双碳”工作领导小组,坚持将“双碳”工作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同向谋划、同步部署、同频推进。在全市率先印发《天津市南开区碳达峰实施方案》,实施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等碳达峰八大行动,引领构建“1+4+7”政策体系,明晰全区碳达峰时间表、路线图和施工图。强化“双碳”办、工作专班作用,增设双碳节能科,增强常态长效工作推进力。按年度制定工作要点和任务清单,强化定期调度、信息专报等机制,纳入区绩效考核强力推动重点任务落地落实。
坚持节能优先 着力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印发《南开区“十四五”节能减排工作方案》,压实节能目标责任,2021—2022年全区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率位居全市前列。合理分解节能目标至区属8家重点用能单位,开展节能考核22家次、能源审计审查7家次、节能诊断4家次、清洁生产审核评估验收1家次,推荐宜药印务创建绿色工厂,推动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实现应建尽建。深入开展“双随机”节能监察,随机抽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重点用能单位和节能服务机构等12个。发挥市节能降碳专项资金引领作用,支持南开医院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等3个节能工程实施。
聚焦重点领域 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
全力保障天开高教科创园核心区建设,服务物创海河实验室和两所大学科技园发展,强化新能源转化存储等绿色产业基础研究和前沿布局。规划打造西营门智能制造产业园,成立南开区海河碳中和研究院,与甘肃庆城共建津甘低碳环保产业创新联合体,以良好生态虹吸绿色产业加速聚集。推动津房热能企业全部5台燃煤锅炉按期改燃,区域规上工业煤炭消费实现动态清零。推进南开市民服务中心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示范建设,探索新能源与城市融合发展新路径。发展循环经济,创新应用“碳普惠”模式推进废旧物资循环利用项目,引进二手交易“赶海”市集。推动超低能耗建筑规模化发展,新建民用建筑项目100%执行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南运河文化公园建成开园,丰富拓展居民绿色休闲生态空间。
强化宣传引导 营造绿色低碳浓厚氛围
开展“我为碳达峰碳中和做贡献”活动,推荐津药达仁堂节能降碳基层代表获评全市节能降碳先进个人,推选鲁能城商业综合体低碳技术应用等2个场景获首批“天津市低碳(零碳)应用场景”。将“双碳”课程列入区委党校主体培训班次教学计划,邀请驻区高校院所、行业骨干企业专家学者围绕“双碳”科普实践开展专题培训10余场,有效深化干部节能降碳意识,提升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本领。聚焦节约型机关、绿色建筑等7个领域深入推进绿色生活创建活动,创建绿色商场2个,绿色社区149个。线上下多渠道开展节能降碳宣传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活动,普及反食品浪费、拒绝过度包装等绿色消费理念,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王英浩 通讯员 董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