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网民朋友们,大家好!天津自贸试验区分为天津港片区、天津机场片区和滨海新区中心商务片区三大片区,前两期我们分别请到了天津港片区和中心商务片区的有关负责同志介绍了各自片区的有关情况,今天我们邀请到天津港保税区管委会副主任吕英博做客天津政务网,为大家详细介绍天津自贸试验区机场片区创新发展的有关情况。吕主任,您好!
吕英博:主持人好!网民朋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好,吕主任,那么首先请您谈谈自贸试验区机场片区的功能布局,以及具体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好吗?
吕英博:保税区管辖的天津自贸试验区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天津自贸试验区机场片区面积43.1平方公里,其中包括占地7.5平方公里的天津航空物流区,另外一部分是中心商务片区的保税区海港部分和保税物流园区4平方公里。
保税区辖区具体的功能布局为:空港经济区重点发展航空航天、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高端制造业,研发设计、创新金融、专业中介等生产性服务业;航空物流区重点发展航空物流、电子商务、快递服务、航空金融等现代服务业;海港保税区重点发展国际贸易、现代物流和展览展示等现代服务业,以及依托港口功能的加工制造业。
在发展思路上,我们结合机场片区特点实现功能定位:
一是结合同时拥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非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特点,实现围网内外“双向发展”。在保税区、综合保税区和保税物流园区范围内,重点开展货物贸易、融资租赁、保税加工和保税物流等业务。在上述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范围外,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加快创新围网内贸易监管模式,在围网外范围适用延伸。目前已实现天津市第一家保税展示交易市场——欧洲贸易中心开业运营,成功将围网内保税展示展销政策,在围网外推广使用。
二是结合同时拥有海港保税区和空港经济区的特点,实现海空两港“联动发展”。海港方面,依托天津港保税区,重点发展国际贸易、现代物流和展览展示等现代服务业和加工制造业。空港方面,依托天津航空物流区,重点发展航空物流、电子商务、快递服务、航空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发挥片区内天津机场、天津港两个口岸优势,加快航空物流和海运物流协调发展,实现国际物流服务功能在海空两港间的高效衔接。以发展跨境电商为抓手,同时推动“海运”、“空运”两个备货模式,统筹利用海空两港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保税仓”资源。对注册在海空两港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融资租赁企业的进出口大型设备,实行海关异地委托监管,畅通双港联动通道。
三是结合同时拥有高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特点,实现制造业和服务业“结合发展”。以产业链推结合,用航空制造业龙头带动航空研发、制造、维修、培训、租赁、会展等领域的航空服务业发展;以价值链带结合,吸引高端制造企业设立地区性总部、研发中心、贸易中心、物流中心和结算中心,延伸服务业价值链;以科技链促结合,用知名互联网企业提供的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服务,嫁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快速消费品等制造业产业。着力加大融资租赁对高端制造业的渗透,促进产融结合,实现结合后互促发展。
我们的发展目标是:到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力争突破210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2500亿元,二、三产业增加值比例保持4:6;注册企业就业人数突破25万人,常驻人口达到7万人。努力建设成为开放型高端制造业聚集中心,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中心,消费性服务业重要基地以及科技创新创业的人才基地。
主持人:吕主任,自贸试验区机场片区依托天津港保税区和天津空港经济区,都具有哪些发展优势呢?
吕英博:天津港保税区和天津空港经济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这既是我们的特色,也是我们的优势,主要体现四个方面:
一是经济形成规模。我区是天津自贸试验区三个片区中第一大经济体、天津滨海新区第二大经济体,注册企业1.4万家,世界500强投资项目超过160个,2014年实现GDP 1392亿元、工业总产值1842亿元,增幅均为两位数。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经济发展质量非常高。比如,我区的GDP中劳动者报酬占20.1%,生产税净额占37.7%,固定资产折旧占11.9%,营业盈余占30.3%,这些指标都优于国家GDP平均水平。而且第二产业贡献占38.5%,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4.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贡献61.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3.3个百分点。2014年我区的财政收入179.3亿元,工商税收达到146.2亿元,占到了81.5%,收入结构非常好。
二是产业集群发展。依托多年的发展积累,我们已经形成了航空航天、装备制造、大众消费品、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群,大批国际知名企业聚集我区。
民用航空产业——空中客车、中航直升机、联合技术航空部件、庞巴迪公务机维修、罗克韦尔柯林斯、PPG航空涂料、泰雷兹雷达、左迪雅戈座椅、西飞机翼等企业纷纷落户,成为天津优势产业。2014年产值达510亿元,增长35.2%。
装备制造业——聚集了卡特彼勒、麦格纳、利乐包装,百超激光、特变电工、天汽模具、松正电控等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产业迅猛发展。2014年产值246亿元,增长10.4%。
大众消费品——嘉里粮油、统一饮料、海欧手表、伊利乳业等项目陆续投资,产业规模不断壮大。2014年产值461亿元,增长13.5%。
新一代信息技术——清华紫光、台湾华硕、大唐电信、东软、软通动力、CSC、沃尔沃IT、科大讯飞等龙头项目聚集,生产能级迅速提升。2014年产值80亿元,增长10.4%。
生物医药产业——中科院工业生物所、华大基因、瑞普生物、和泽生物、生化制药、百若克等一批生物医药自主创新企业入驻,迅速形成产业规模。2014年产值突破15亿元,增长6.5%。
高端服务业——大众进口汽车、3M、中铁建集团、中远控股、中冶天工、神州租车、民生金融租赁、渤海寿险、顺丰快递、菜鸟网络、央视未来电视、百合网等设立了金融、贸易、结算和运营中心,高端服务业成为区域重要支柱产业。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598亿元,增长18.9%。
三是金融环境优越。天津自贸试验区成立之日,共26家金融机构获批金融牌照。其中22家落户我区,包括国内第一家民营金融租赁公司——华运金租,机场片区金融环境十分优越。我们与银行金融机构创新合作,建立运营片区风险补偿信用贷款平台,形成风险补偿机制,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限额内无抵押、无担保信用贷款。推出“一中心、一基金”政策。一中心,即对区内投资担保中心一次性由3亿元增资至50亿元,由其承担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职能。一基金,即由担保中心为有限合伙人发起设立的,面向“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产业、产业人才”的高端产业发展引导基金。
四是综合配套完善。投资服务方面,围绕项目引进、签约、动建、投达产各个阶段,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服务,协调和帮助企业妥善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载体功能方面,机场片区在三个片区中距天津市区最近,处于滨海新区门户的位置上,区位非常优越;津滨、京津塘、蓟汕等多条高速贯穿我区,规划建设两条地铁线路也即将于下半年动工,紧邻滨海国际机场和天津港,有完善的现代物流体系。在生活设施上,建设有一流的体育中心、文化中心等文化设施;有高中、初中、小学、双语幼儿园等公共教育配套,今年九月份,空港第二个幼儿园即将开业;在医疗服务方面,社区医院配套完善,今年七月份,空港国际医院将正式营业,这将是一家三甲医院,养老社区也正在建设中;在商贸服务方面,新燕莎奥特莱斯已经运营一年多、欧洲贸易中心正在试营业,九月份将正式营业,世界上单体商业面积最大的SM正在抓紧建设,预计年底开业;区内还建多个蓝白领公寓,可供企业职工选择。同时,餐饮、银行、宾馆酒店、商品房等配套也日趋完善。可以说,经过10余年的精心打造,机场片区已经成为宜商宜居的成熟区域。
主持人:好,主任,高端制造业是机场片区的重点发展产业,其中的航空产业也是空港经济区的特色支柱产业之一。那么您能不能详细介绍一下目前空港经济区航空产业发展的总体情况,以及未来在自贸区的政策利好下的发展规划呢?
吕英博:2005年,以设立临空产业区和正式申请空客项目选址为标志,成为天津航空产业的元年,十年来,天津航空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快速发展。到今年,天津航空产业无论从规模上还是水平上,都将发展到一个成熟阶段,成为我国航空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目前,我区已引进50多家航空项目,其中世界500强企业5家,著名航空业龙头企业15家,有20余个重大项目正在积极推动中,初步形成了航空产业的聚集效应。今后两年,是天津航空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空客项目从一期平稳转入二期,A330区域型客户化中心项目进入实施阶段,还将引进建立一批新的重要航空项目,形成更高水平、更具规模、更加完善的航空产业体系。
民用航空是空港经济区特色产业,以空客总装线、中航直升机为龙头,以中国民航科技产业化基地为载体,带动飞机零部件生产及相关研发、销售、维修、物流、金融租赁等行业发展。空中客车A320系列飞机天津总装线是空客公司在欧洲以外的第一条飞机总装线,年产A320系列飞机44架。继空客项目后,空港经济区先后吸引了欧洲直升机、西飞机翼等飞机组装企业,古德里奇航空结构、泰雷兹雷达、加拿大FTG、西班牙英德拉、比利时索纳卡等航空结构企业,透博梅卡发动机维修、海特维修、PPG、STTS、航新等航空服务企业,形成了民用航空全产业链。2014年,空港经济区民用航空产业规模达到510亿元,预计到“十三五”末期将达到120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8月,天津市委、市委政府批准在空港经济区设立航空物流区,占地面积7.5平方公里。目的是延伸拓展空港物流功能,搞好海关、检验检疫一体化通关平台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发挥航空物流区载体作用,创新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聚集电子商务企业。按照规划,航空物流区将积极发展航空运输、邮件快递、电子商务、航空金融、商务服务、航空维修、教育培训、综合服务等项目,重点做好央企总部、航空基地公司的引进,打造北方航空货运中心。目前,园区建设已迅速启动,顺丰、中外运、圆通等一批优质项目落户并开工。
下一步,我区还将大力拓展通用飞机制造以及相关运营、维护、服务,打造涵盖航空研发、制造、维修、培训、租赁、会展等领域的完整航空产业链。进一步确立天津在国内及亚洲地区航空产业的领先地位,以航空产业聚集的示范效应带动高端制造业项目聚集。
主持人:好,围绕落实自贸区总体方案,机场片区在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上有怎样的规划和措施呢?
吕英博:最近,我们拟定了自贸试验区天津机场片区《实施方案》对自贸试验区建设作了整体规划。
在促进先进制造业聚集方面:
一是发挥航空产业带动作用,加大吸引知名航空企业的引进,打造航空产业全产业链,带动高端制造业项目聚集,推进空客A320二期、A330完成及交付中心,引进相关配套项目,建成空客亚洲中心。
二是延伸高端制造业产业链,进一步发挥卡特彼勒、阿尔斯通、GE医疗、清华紫光、展讯通信、联合利华、金百利等项目的示范效应,重点聚焦行业龙头企业和核心配套企业,吸引高端制造企业设立地区性总部、研发中心、贸易中心、物流中心和结算中心。
三是提升制造业智能化水平,推动3D打印、机器人等智能制造应用研发基地建设,引导和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升级改造,提升管理和生产的智能化水平。
四是以“互联网+”模式促产业升级,利用知名互联网企业提供的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服务,嫁接装备制造、物流、生物医药等产业,优化生产过程,促进传统优势产业与新兴互联网生态的深度融合。比如,华大基因和天汽模利用“天河一号”开展大规模数据计算。
五是建设科技型企业服务平台,鼓励企业成立孵化器、加速器,建设自贸试验区知识产权便利化服务平台、自由贸易试验区技术交易市场和智能制造应用研发基地,通过市场化运作,为企业间的技术交流、转让和交易提供便利,完善区域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建设。
六是“双自联动”促进科技化水平提升,依托亨特尔、天汽模、松正等跨国并购合作项目,积极推动跨境知识产权和技术交易,创建中欧科技转化平台,对接欧洲科技型中小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鼓励企业与境外机构联合研发、合作研发,促进跨境技术服务贸易发展,助推高端制造业聚集。
在加速现代服务业发展方面。
一是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建成天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关”、“税”、“汇”、“检”、“商”、“物”、“融”一体化,今年7月在航空物流区开工建设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占地面积超过18万平米,新建跨境电商专用仓储办公设施超过10万平米;依托“双港联动”,发挥“海运+空运”物流优势,加快引进跨境零售网商及物流、金融等配套服务企业,重点推进保税进口、直邮等跨境电商模式,发展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展示交易等业务。
二是推进平行进口汽车试点。推进试点平台和试点企业建设,建成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商务、海关、检验检疫、外管、企业等信息共享,搭建销售与维修服务数据库,促进平行进口汽车行业规范化,利用保税区进口汽车集散地优势,吸引进口汽车销售总部聚集,打造进口汽车交易集散中心,确保天津进口汽车优势地位。
三是拓展保税展示交易平台。支持海关、检验检疫监管模式创新,在保证国家税收的前提下,减少环节,提高效率,形成具有特色的保税展示交易监管模式,适时将保税展示交易平台向京冀逐步延伸,实现功能辐射。
四是建设大宗商品交易聚集区。发挥天津贵金属交易所、天津港散货交易市场等交易场所优势,出台管理办法,促进依法合规经营,建立与国际相适应的商品交易平台和商品交收中心,逐步形成国际商品集散地。
五是建设境内外维修聚集区。以庞巴迪、海特等维修项目为突破口,重点发展航空维修,推出标准件互换、小时包修等符合国际惯例的新型业务,探索机电产品、高端电子产品维修模式创新,形成高端维修项目聚集。
六是发展服务外包业务。依托华大基因、艾迪康生物医药、美国ISI项目、联通和移动IDC数据中心等外包重点企业,发展软件开发服务外包、医学检测检验外包、生物医药研发外包、网络与数字增值业务服务外包、电信运营服务外包等等。
七是促进国际贸易发展。推动“天津港世贸通”和“中东贸易”等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促进出口企业贸易对接,发挥示范效应,形成集聚优势,提高通关效率,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八是促进国际物流业发展。推动天津航空增资扩大机队,吸引国际知名航空物流企业落户,逐步增加国际国内货运航线,实现“以线带货,以货促线”,打造北方航空货运中心,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物流服务区域。
主持人:好,再次感谢吕主任做客天津政务网,为我们详细介绍天津自贸试验区机场片区创新发展的有关情况。本期访谈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