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1年09月26日 星期日
本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解读
本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解读
来源:天津政务网 时间:2015-06-05 15:01:47

  主持人:网民朋友们,大家好!中小学生入学政策关系到千家万户,备受广大市民关注。今天我们邀请到市教委主任王璟做客天津政务网,为大家详细介绍本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王主任,您好!

  王璟:主持人好!网民朋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好,主任,首先请您谈谈为什么要实行免试就近入学好吗?

  王璟:实行免试就近入学关系到千家万户,对于促进教育公平、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的受教育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我国《义务教育法》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义务教育法》第十二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第六条规定,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市《实施<义务教育法>办法》第十三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学校不得采取任何形式选拔适龄儿童、少年入学,不得将各种竞赛成绩、奖励等作为入学的条件或者依据。因此,实施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是政府必须遵守的法律和履行的重要责任。

  第二,是深化教育改革的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2014年初,教育部为此印发两个指导性文件,确定了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目前,包括北京、上海在内的多个省市已经出台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政策。

  第三,是健全完善我市教育公平制度的需要。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教育民生问题,先后两轮实施义务教育现代化标准建设,百姓切实得到教育实惠。目前,所有的公办小学和全市88%公办初中已实现划片免试就近入学。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市内六个中心城区由于历史原因,多年形成的优质初中、历史名校,还没有完全实现划片就近入学,成为我市推进工作的重点。我们必须加大工作力度。

  主持人:好,请您具体介绍一下我市小升初的主要政策好吗?

  王璟:天津市小升初政策集中体现在《市教委关于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意见》文件中。

  总的思路是:聚焦中心城区,加强学区建设,推进配套改革,均衡优质资源,落实免试就近入学。

  工作目标:2015年秋季学期开始,我市公办学校义务教育学校全面实行免试就近入学。

  具体举措: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合理规划学区布局。重点是强化区县政府实施义务教育的主体责任,切实保障适龄儿童少年享有相应的公办学校的学位。二是促进优质均衡发展。这是就近入学的基础,重点是充分发挥现有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区域共享机制。

  主持人:那么天津市小升初政策的主要变化都有哪些呢?

  王璟:这可以用两个关键词来概括,一是“免试”,即小升初招生禁止一切选拔性考试。我们将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在2015年秋季小学升初招生中取消一切与升学相关的选拔性考试,各类竞赛证书、考级证明等与升学脱钩。二是“就近”,即以相对就近为基本原则,全面实行划片入学。把所有公办初中(含优质初中)全部划入学区片内实行划片就近入学,让学生就近享受优质教育资源。2015年开始,以往提前招生的实验班停止招生。通过这项政策的实施,进一步优化小学生的成长环境,切实减轻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让他们享受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生动活泼和均衡发展的教育过程。

  主持人:好,那么初中招生划分学区片主要考虑哪些因素呢?

  王璟:划分招生学区片是落实就近入学的重要基础,划学区片是为了更好地配置教育资源,主要遵循以下原则:按照初中学校招生人数和小学毕业生人数基本相当、教育资源配置基本均衡,学校搭配尽可能合理、片区内中、小学地理位置相对就近的原则,将小学和初中结合成为初中招生学区片。

  划片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单校划片,即将一所初中对应多所小学,规划成初中招生学区片。目前我市农村地区绝大多数区县采取这种方式,已经成为比较稳定的招生制度。二是多校划片,即将多所初中和多所小学,规划成初中招生学区片。我们市内六区全部使用这种方式划片,也是教育部文件积极倡导的划片方式。此外,我们还强调,优质初中必须划入学区片内实行划片招生,并且与片内普通校拉起手来,建成学校联盟,带动大家共同发展。

  主持人:王主任,免试就近入学以后,学生是怎样进入初中的呢?

  王璟:这个问题和初中招生划片方式密切相关。实行“单校划片”的初中学校,采取对口直升的方式招生。也就是小学毕业生以校为单位,全部升入对口的初中学校。实行“多校划片”的初中学校,采取学生填报志愿和随机派位相结合的方式招生。小学毕业生可以在学区片内选择1—2所初中学校,对报名人数少于招生人数的初中,学生直接入学。当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的时候,采取随机派位的方式确定学生入学。

  “随机派位”是和“多校划片”相配套的招生办法,是教育部在两个招生文件特别强调,大城市必须遵循的招生办法。作为政府部门,我们只有把优质教育资源这块蛋糕做大,才能使更多的孩子享受优质教育。

  需要特别提示的是,采取“学生填报志愿和随机派位相结合”的方式招生,是这次小升初政策设计的一个重点。征询志愿,给学生一定的选择权,既体现了义务教育入学政策的规定性,又考虑到方便就学以人为本。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需要派位,只有当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的时候,才采取随机派位的方式确定学生入学。对此,各个学校将深入开展招生政策解读和学生志愿指导工作。积极推介身边的好学校,积极倡导“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的理念,做好志愿指导,让家长和学生理智面对选择。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资源均衡是免试入学的基础,那么在均衡优质教育资源方面市教委要做哪些工作呢?

  王璟:总的思路是:充分发挥现有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区域共享机制,着力办好每一所百姓身边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具体要求是:优质初中要划入学区片内招生,并与片内的普通初中结成学校联盟。对薄弱初中要进行重点帮扶,提升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途径方法是:各区县可结合实际,选择九年一贯制、学校联盟、集团化办学、托管服务、引进高校及社会资源“五措”并举,提升均衡发展水平。市教委支持各区县通过京津冀一体化合作的渠道,与本市或外阜知名高校联合举办附属中学,借助高校品牌优势提升办学品质。校长教师的交流,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也将对教育资源均衡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例如:河东区成立四个学校联盟,出台《河东区初中学校联盟实施意见》。通过学校管理、队伍建设、教育科研、学生活动、学校文化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共赢,增强各校整体办学实力。

  河西区深化互助机制。将全区16所中学组成六对互助体,当做“普优工程”加以建设。优质初中与普通初中真正实行联盟发展,努力建设百姓认可的身边好学校。

  南开区实行校校联合。南开中学与育红中学,崇化中学与50中学,25中、43中、南开外国语中学结为联盟校。实现联盟校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和平区明晰联盟职能。成立相关职能小组:教师发展研究组,教学研究组,信息技术研究组,科研课题研究组,学生发展研究组,体卫艺教育研究组,极大地丰富了联盟体团结互助,共同发展的内容。

  各区探索积极办学新模式。市教委直属实验中学与河西区梧桐中学实行“总校统筹管理,分校相对独立,教育资源共享”的集团化办学模式。使新建校达到高端起步、高位发展;南开区将63中学委托翔宇学校托管,实行深度融合,借力发展;河东32中学建成“天津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南开区66中建成“天津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并与南大附中、天大附中共同组建高校附中联合体,依托大学办学优势,提升办学水平。)

  主持人:广大网民朋友特别看好校长、教师轮岗交流这个举措,那么这项措施是如何具体组织实施的呢?

  王璟:的确,校长、教师轮岗交流是做均衡的最直接,最有效的举措。往往一位优秀教师的交流,会带动一个学科的进步,一位校长的轮岗会改变一所学校的面貌。为此,市人力资源保障局、市教委、市财政局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工作的意见》,对这项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安排。

  《意见》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在编在岗的教师,凡男50、女45周岁以下,且在同一学校连续任教6年的,原则上应该交流。每学年交流比例不低于符合条件教师总数的10%。其中,骨干教师交流比例不低于交流教师总数的20%。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的正、副校长,凡男55、女50周岁以下,在同一学校任职满两届或满10年的,原则上应该交流。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实现区县域内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常态化、制度化;用5年左右时间,实现区县域内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工作的常态化。我们将深入指导各区县结合实际,采取学区内流动,教育集团内流动等多种方式,推进这项工作。让百姓切实感受到好校长、好老师就在“家门口”的学校,孩子就读这些学校都能成人成才,最大限度地解除群众的担心和顾虑。

  (例如:河东区出台《教育系统关于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流动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教师流动要直接服务于免试就近入学的实施,明确了“以起始年级为主,以主干学科为主,以学区流动为主和三年一个周期”的教师交流工作策略,并以学校联盟为单位组织实施。

  河西区出台《教育系统干部刚性流动工作实施办法》。从2015年开始,从每一所优质学校选派综合素质好、专业能力强的管理干部到普通校任职,做到全覆盖。

  河北区将教师交流细分为指导型交流,培养型交流,互动型交流,制定了教师交流实施细则,明确了要求。

  南开区以信息化作为抓手。大力实施“三通两平台”建设,在全市率先实现学校录播教室的全覆盖。开展校际“互动课堂”,“同上一节课、共享一名师”。通过“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汇聚优质教育资源,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为所有学校和师生提供数字教育资源共享与服务,形成自主选择课程、开设网络学习空间、开展协同备课和网络教学研究等教育教学信息化模式。)

  主持人:那么大家关注的民办学校是怎样入学的呢?

  王璟:首先,民办学校要在区县教育局的指导下,按照办学规模,合理确定招生计划和招生范围。二是采取网上报名、面谈录取等办法,允许学校采用适当方式确定面谈人数和面谈内容,但不得组织选拔性笔试。三是经区县教育局批准,市教委备案,具备寄宿条件的民办学校,可以在全市范围招收寄宿生。其他民办学校可在全区(县)范围内招生。我们要求各区县教育局要指导民办学校认真组织好招生,精心设计面试内容、招生程序、录取办法,依法依规实施招生,逐步形成科学稳定的民办学校招生入学制度。

  主持人:大家比较关心的是小升初的公平公正,那么市教委在这方面提出了哪些要求呢?

  王璟:招生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市教委特别强调在实施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全过程,必须健全招生工作信息公开制度,实行“阳光工程”。按照统一部署,区县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及相关学校,都将采取多种形式,面向社会公布招生政策、学区范围、招生日程、录取办法,招生结果、咨询方式、举报电话、信访接待途径等相关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增强招生工作的透明度。

  主持人:好,主任,实行免试就近入学会给中小学带来哪些变化呢?

  王璟:一是落实《义务教育法》,全面实行免试就近入学给中小学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把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减下来。过去由于小升初选拔性考试的存在,滋生了学校择优,家长追优,层层推优的现象。无度的补课,频繁的家教,违背了教育规律,加重了学生精神负担,课业负担,伤害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全面实行免试就近入学,彻底切断义务教育入学与选拔性考试的联系,是减负的治本之策。我相信减负的实际效果会在今年的小升初招生后凸显出来。

  二是实行免试就近入学会给中小学带来全面发展的生机和活力。学生课业负担减下来以后,我们要把健康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孩子们,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接受教育,培养审美情趣,锻炼身体,做公益事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今年秋季开学,市教委将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启动“中小学生素质拓展课外活动计划”。全市中小学校在课外时间安排体育、艺术、科技等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外活动,每周不少于三天。让学生走出教室,沐浴阳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兴趣,发展特长爱好,健康快乐成长。

  三是实行免试就近入学会给中小学课堂教学面貌带来深刻变化。我们将狠抓课堂教学改革,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摸清学情,科学确定教学起点。积极引导教师正视学生的学习差距,关注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回归教材,回归课堂,恢复健康的教学生态。与此同时,各学校还将大力加强班集体建设,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树立良好班风和学风。为孩子们创造健康成长环境。

  主持人:好,再次感谢王主任做客天津政务网,为我们详细介绍本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有关情况,本期访谈到此结束!(转自天津政务网)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隐私声明 | 网站建设

主办单位:天津市南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040001

津ICP备12005970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0899号

主办单位:天津市南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040001

津ICP备12005970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08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