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网民朋友们大家好!2013年9月,市委、市政府确定实施“美丽天津一号工程”,要求全面加大城市绿化力度,当前正是城市绿化建设黄金季节,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了市市容园林委副主任魏侠做客天津政务网,向大家介绍我市城市绿化建设及管理情况。魏主任,您好。
魏侠:各位观众、网民朋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魏主任,首先请您介绍一下我市2014年城市绿化建设情况?
魏侠:201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市委十届四次、五次、六次全会部署,紧紧围绕建设美丽天津,精心组织实施“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细化”五大工程,市容环境、园林绿化、城市管理取得明显成效。
在园林绿化建设上,我们坚持“生态、大绿、低碳”,全面实施了外环绿带、道路绿廊、公园绿化、垂直绿化、绿荫泊车、城市绿道、“六绿工程”,新建提升各类绿地2784万平方米,栽植树木590.8万株,城市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36%、31.5%、11.5平方米,充分发挥了城市绿化释氧固碳、增湿降温、滞尘防污的生态作用。
主持人:那么“六绿工程”都有哪些主要任务和成效呢?
魏侠:“六绿工程”是2014年城市绿化建设重点,主要包括:
一是外环绿带工程。外环线内侧绿化是建设美丽天津的重要举措,是实施“四清一绿”行动的重要内容。按照大绿、生态、自然的理念,采用“大树、长绿+地被”模式,新建提升71.4公里外环线内侧绿化420万平方米,栽植乔灌木38万株,三年任务一年完成。形成地形微起伏、横向有层次、纵向有节点、生态大绿的环城绿带公园,构筑环绕中心城区的绿色屏障。
二是道路绿廊工程。按照生态大绿的要求,着力打造中心城区快速路及入市口道路、城市主要景观路网绿廊骨架,形成环线、射线连接的城市绿廊系统。全面提升了友谊路、友谊南路、卫国道、铁东路、红旗南路、津滨大道等51条道路沿线绿化,提升绿化573万平方米,双排双向品字栽植行道树1.7万株,内外贯通、交织成网的林荫绿廊基本成型。
三是公园绿地工程。建设改造公园并免费向群众开放,是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2014年坚持大绿建园、低碳建园、文化建园,新建提升郁江园、昔阳公园等公园31个,并向市民群众开放,城市“绿肺”功能显著增强。
四是垂直绿化工程。垂直绿化、立体绿化工程建设是多渠道拓展城市绿色空间的有效措施和手段。我们积极挖掘可绿空间,实施大理道、承德道等145条道路和20座立交桥15万延米垂直绿化,以绿为墙,城市绿化实现由平面向立体拓展。
五是绿荫泊车工程。本着贴近群众、服务群众、方便群众的原则,提升134个旧楼区绿化水平,建设林荫停车泊位11357个,在全面提升社区环境质量的同时,有效破解居民群众停车难的问题。
六是城市绿道工程。生态、大绿、自然、低碳、休憩“五位一体”的绿色慢行系统示范段工程已优质足量如期完成,为天津增加新型城市元素,填补我市绿色慢行系统空白,进一步改善城市的形象和品质。
主持人:听完您的介绍,可以说2014年我市城市绿化建设成效喜人,那么2015年我市在城市绿化方面都有哪些安排呢?
魏 侠:2015年,按照“生态大绿”的要求,新建和改造提升绿化2000万平方米,着力实施入市绿化、道路绿廊、街心绿地、桥区绿化、垂直绿化、沿河绿带、社区绿化、城市绿道、公园绿地、立体绿化“十绿”建设提升工程,进一步打造大绿大美空间。
一是入市绿化。实施友谊南路、解放南路、洞庭路、大沽南路、津滨大道、金钟河大街、京津路、辰昌路、西青道、复康西路、津涞道、芥园西道12处主要入市道路133万平方米绿化提升。入市口和入市道路绿化提升着力实施大绿增植,形成生态式、片林状,乔木、亚乔木、灌木、地被复式栽植,增加植物层次、宽度、厚度和丰富度,能宽则宽,大绿成荫。
二是道路绿廊。围绕快速路东南半环、西北半环、友谊路至天津站、友谊路至天津西站、友谊路至天津南站、友谊路至机场等重要道路,实施149条路段151万平方米道路绿化提升。道路绿化强化绿化层次、厚度、宽度、密度,补绿增绿,形成大气、大绿、连续、厚实的绿廊效果。
三是街心绿地。实施中心城区道路街头裸露地、三角地、清拆地等可绿化重点地块244处53万平方米绿化。街心绿地要因地制宜、挤缝建绿、能绿尽绿,补植乔灌、处处见绿,增加绿色空间,精心配置植物组团,营建形式多样、精致优美的街头绿地和街心花园。
四是桥区绿化。实施中石油桥、宾悦桥、津滨桥、卫昆桥、郁江桥等22座立交桥桥区105万平方米绿化提升。立交桥桥区绿化要形成规模和大绿,以乔木为主体,高水平实施增植、补植,形成规模和生态大绿效果。
五是垂直绿化。实施55条道路4.8万延米垂直绿化。垂直绿化秉承“以绿为墙”的原则,精心选用适合天津气候的植物,与沿线社区、企事业单位院内绿化的有机结合,增加密度厚度,努力实现高标准的垂直绿化效果。
六是沿河绿带。实施中心城区津河、卫津河、月牙河、北运河4条河道沿岸绿化补植增植,提升绿化面积20万平方米。河岸绿化强化植物绿量及滨水绿化的特点、纵深和层次,串联绿化节点,形成水绿相依、交相互映的城市绿带。
七是社区绿化。实施中心城区102个小区绿化提升46万平方米,建设林荫停车泊位9000个。社区绿化着力增加乔灌木栽植、补植,充实绿量,创造条件增加和规范林荫停车泊位,为居民提供大绿浓荫的休憩空间,改善社区居民生活环境。
八是城市绿道。建设45公里395万平方米城市绿道。按照“生态、大绿、自然、低碳、慢行”五位一体的原则,治理提升沿线环境,完善植物群落结构,串联周边绿地,形成以铁轨步道、滨水慢道“双道”并行的城市绿道慢行系统。
九是公园绿地。实施35个公园254万平方米建设提升。公园建设要以绿为主,进一步扩大绿量,多种树,种大树,多渠道扩大绿色空间,满足市民群众健身、游憩需求,进一步增强城市“绿肺”功能。
十是立体绿化。积极实施立体绿化,进一步丰富园林绿化的空间层次和城市立体景观效果,增加城市绿量。立体绿化要因地制宜,实施围墙、围栏、屋顶、阳台、露台、庭院绿化,推广地栽、棚架、花坛、树穴、种植槽、容器吊挂等多种栽植形式,形成形式多样、错落有致的综合绿化效果。
主持人:应该说城市绿化是唯一有生命的城市设施,广大网民非常关心我市在这方面的养护管理工作,下面我想请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魏 侠:一个城市三分靠建,七分靠管,城市绿化更是如此。2014年1月22日,天津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天津市绿化条例》,这是我市第一部通过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集体审议通过颁布实施的地方性法规。结合条例的贯彻实施,我们主要抓一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出台了《天津市树木基准价值标准》、《天津市城市大树登记保护管理暂行办法》、《天津市树木移植技术规程》、《天津市适宜种植树种和其他植物名录》、《天津市迁移砍伐城市树木行政许可暂行办法》、《天津市临时占用城市绿化用地行政许可暂行办法》等配套文件,全面提升依法建绿、管绿、护绿水平。
二是加强专业管理和技术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天津市园林养护管理工作导则》、《天津城市绿化养护管理技术规程》和《天津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质量标准》。
三是推进好园林养护管理精细化。做好园林养护管理工作必须实现长效化、规范化、精细化、动态化管理。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监督指导各区做好园林绿地的专业养管工作,责任到人。按照“精修剪、足浇水、适施肥、控虫害、除杂草、补苗木、清卫生”的园林绿化养护工作要求,做到“植物无缺株、树木无枯枝、设施无缺损、绿地无垃圾”,保持园林养护高标准、高水平。根据季节特点和园林植物的习性,合理开展园林养护管理工作,对各类绿地、对每一个绿化元素分类进行养护管理,在每一个管理作业环节上下功夫,做到管理责任、管理标准、管理范围精细定位,牢牢抓住“修剪、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中耕除草”等绿化养护管理关键环节,实现养护管理工作全面提升,真正体现园艺水平。
四是加大园林专业检查考核力度,实现动态化管理。认真执行园林绿化养管考评制度,每月定期检查与日常巡查,随机抽查相结合,增加日常巡查和检查的频次和力度,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检查考核管理机制。重点加大对养管作业技术环节的检查力度,特别是对适时进行浇水、修剪、施肥、中耕除草、进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整改,保证园林植物正常生长。
五是加强社会监督,提高全民参与意识。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积极解决和及时回复,不断增强群众爱绿护绿意识。
主持人:主任,最后我想请您再介绍一下我市公园管理工作的相关情况?
魏 侠:在公园管理上,我们强调“四个打造”:
一是打造星级公园。开展星级公园评比,促进公园园容面貌、景观特色、人文环境、服务质量上水平。进一步加强公园的科学管理,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公园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公园的生态环境质量。
二是打造文化公园。通过多种形式增设园林文化设施,将低碳、体育、民俗等特色文化融入到公园中,满足广大市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将公园文化与天津历史、人文故事、园林科普相结合,展现园林文化。
三是打造洁净公园。全市各公园全面实行精细化管理,所辖各公园广场游园,特别是市直属管理公园,实行全天候保洁,各种垃圾随产随清,确保绿地内无杂草、枯枝、落叶、残花,水面无漂浮物。公共设施保证无积尘,无破损,无乱贴乱画。
四是打造民生公园。贯彻以人为本的思路和理念,因地制宜增设园林便民设施,把公园实实在在地变成便民、惠民之地,让城市公园真正成为民生公园。借此机会,我们也要衷心感谢网民朋友对城市绿化的关注、关心和支持,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推促城市绿化工作上水平。
主持人:好,再次感谢魏主任做客天津政务网,为我们详细介绍我市的城市绿化建设及管理情况。本期访谈到此结束。(转自天津政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