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中】关于对《南开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2024年工作计划(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公告
关于对《南开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2024年工作计划(征求意见稿)》
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南开区认真学习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更好统筹发展与保护,在全力支撑服务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同时,坚决顶住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回升带来的污染物排放大幅增长和气象条件极为不利等多重压力,守住了环境质量持续稳定的大局。为持续打好2024年污染防治攻坚战,根据《天津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行动方案》及区政府要求,南开区生态环境局起草了《南开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4年工作计划》。现将《南开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4年工作计划(征求意见稿)》公布,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广泛接受监督。
从发布之日起30天内,各级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均可提出意见和建议,可通过电子邮箱反馈意见,电子邮箱:nkqsthjj_gjb@tj.gov.cn。征集截止日期为2024年6月11日。
(联系人:燕 鹏;联系电话:022-27034123)
南开区生态环境局
2024年5月10日
草案正文
南开区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2024年工作计划
(征求意见稿)
为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按照《天津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行动方案》、《天津市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4年工作计划》和《南开区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方案》,结合当前实际,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天津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推动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深化拓展区委“一三二一”工作思路,学好用好“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精准科学依法治污,以更高标准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二、主要目标
2024年,完成我市下达的空气质量控制目标,全区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38微克/立方米左右,优良天数比率有所提升,重污染天数力争同比下降,完成我市下达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重点工程减排量任务。地表水国控断面优良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 100%,无劣Ⅴ类水体断面,完成我市下达的主要水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重点工程减排量任务。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有效保障,地下水水质巩固提升。
三、重点任务
(一)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坚持把蓝天保卫战作为攻坚战的重中之重,实施“完善一套联防联控体系,开展两个百日攻坚行动,推动三组污染物协同减排,实施四个专项工作方案”的“1234”工作模式。即,持续完善联防联控一整套工作体系,组织开展夏季攻坚和秋冬季攻坚两个大气污染防治百日攻坚行动,以“PM2.5和PM10”、“PM2.5和O3”、“PM2.5、NOx和CO”三组污染物协同减排为治理方向,以扬尘、夏季臭氧、改善降尘和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四个专项行动方案为工作指导,推动全年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1.完善联防联控体系,争做中心城区大气深度精细治理先行者
延续天津市2023年大气污染防治百日攻坚韧性,不断完善南开区数据值守、指挥调度、现场执法“三支队伍”联合处置大气污染问题机制,进一步明确区内各部门联防联控工作职责。跨区组织开展联防联治行动,鼓励与其他区相邻的街道之间开展联防联控行动。牵头开展中心城区大气污染特征及深度精细化治理模式试点研究工作,以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为刚性目标,持之以恒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2.守牢关键时间节点,开展两个百日攻坚行动
吸取2023年夏季连续臭氧污染超标导致全年优良天数比率同比下降教训,从6月1日至9月底,开展“南开区夏季臭氧百日攻坚行动”。“数据值守”队伍每日预测当日臭氧临界值并发布工作提示。指导工业企业、施工工地错峰进行涉有机溶剂工序。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和加油站等为重点,动态排查挥发性有机液体装卸、废气收集、废气旁路、治理设施和非正常工况等重点产污环节。开展夏季餐饮油烟和露天烧烤整治行动,确保优良天数比率较2023年同期明显提升。
参照2023年大气污染防治百日攻坚模式,于9月中旬至12月底开展“南开区大气污染防治秋冬季百日攻坚行动”。结合南开区污染特征,以“全时段管控+夜间加密巡查”的工作指向,抓住施工工地、移动源、供热排放三个关键产污环节,深入开展扬尘污染、工业企业、柴油货车、非道路移动机械、锅炉排放和露天焚烧专项执法,有效应对不利气象条件,开展跨区联防联控执法行动,确保完成年度PM2.5改善任务。
3.PM2.5和PM10协同治理,提升扬尘面源污染管控水平
持续开展扬尘治理专项行动,打造洁净化城市场景,加强施工工程“六个百分之百”控尘措施监管,持续加强渣土运输车辆管控和堆场扬尘、裸地管控。持续开展区级扬尘联席会议机制,定期通报建设工地扬尘管控情况。持续推动打造样板化工地群。完成女子监狱B地块等典型扬尘问题的长效整改。持续开展裸地治理。对市、区级重点施工项目实施“管服结合,以服为主”的方针,主动进位协助做好扬尘管控工作。
持续开展改善各街道降尘量专项行动,全年各街道平均降尘量不高于6t/㎞²,每季度对排名进入市内六区后10名的街道进行督导整改并开展专项入驻帮扶。动态排查“小散”型施工工地并有效纳入监管。加强道路扬尘综合治理,提高道路机械化清扫保洁率,持续开展道路扫保“ 以克论净”工作,加大背街里巷机洗人扫频次。
4.PM2.5和O3协同治理,提升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水平
持续开展臭氧污染防控专项行动。巩固低挥发性原辅材料替代成效,持续加大工业涂装、包装印刷和电子等行业低(无)挥发性有机物(VOCs)含量原辅材料替代力度。常态化执法检查,确保涉VOCs企业治污设施稳定运行。开展涉挥发性有机物(VOCs)无组织排放改造治理,有序推动汽修企业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动态治理简易低效设施,实施重点行业工业企业重污染天气绩效等级“提C争B”升级改造。开展加油站油气排放达标监管和对标治理,确保油气回收系统正常运行,严禁擅自停止油气回收装置行为。
推动绿色施工工地建设。确保全区范围内施工工地,100%使用低挥发性工程涂料和国三及以上排放标准非道路移动机械。推动施工工地焊接作业采用环保型焊材,鼓励作业现场配备焊烟收集装置。推动施工工地使用新能源非道路移动机械。
全面开展餐饮油烟治理,严格居民楼附近餐饮服务单位布局管理。依法查处餐饮服务项目油烟超标排放问题,持续巩固禁止露天烧烤工作成果。
5.PM2.5、NOx和CO协同治理,提升城市绿色低碳化水平
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行动,以施工工地协商减排和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行业差异化错峰生产为抓手,完成市里下达的区域减排任务。加强重污染天气应对,在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开展专项检查。按时申报重污染天气绩效分级管理系统,完善重污染应急响应期间临时施工、生产报送制度。强化露天燃烧源管控,严禁露天焚烧垃圾、枯草落叶和祭祀品,严禁燃放烟花爆竹。
全力解决“NO2围城”问题。充分利用热电联产供热能力,推动滨水、水上温泉、川府站与热电联产电厂供热管网互联互通、互补供热,为保障供热安全,保留现有锅炉作为调峰锅炉。有序推进符合改造条件的供热站开展锅炉系统余热利用节能改造项目建设。推动有条件的商务楼宇、商圈自用燃气锅炉实施供热并网、改电工程。
开展移动源污染治理。持续对柴油货车、新车、用车大户、非道路移动机械和排放检验机构开展监管执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配合市级部门有序开展国三及以下老旧车报废淘汰。以重点区域为试点,开展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工作。加快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治理。持续开展机械信息编码登记。加强车用油品、车用尿素监管。
6.坚决打好群众关心的突出环境问题整治攻坚战
深化恶臭异味污染排查治理,逐步推进居民区底商垃圾中转站搬迁。开展各类噪声治理,加强工业企业、建筑施工、社会生活及交通等重点领域噪声污染防治,做好声环境功能区夜间达标率考核工作,持续推进安静小区创建及维护。
(二)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突出“人水和谐”,坚持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三水统筹”,“一河一策”治理重点河流,巩固提升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考核断面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保持100%,加快创建美丽河湖。
7.持续打好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
严格落实陈台子河长效养管机制,加强日常巡查保洁、设施维护养管等,防止出现返黑返臭。对由于突发事件、汛期较大规模降水导致的水体水质波动要及时予以处置,尽快恢复,杜绝出现新增黑臭水体。加快补齐污水处理基础设施短板,持续推进雨污管网串接、混接改造。严查小区居民私接管道,生活污水“借雨”入河等问题。强化生活污染治理,完善雨水管网(井)清掏长效机制,汛期前,疏通管道50000米,掏挖检雨井6000座次,维修检雨井300座次,返修管道125米。加强沿街底商乱泼乱倒监管,强化餐饮单位厨余垃圾整治,加强洗车污水、餐饮泔水等进入雨水管网巡查检查,常态化开展沿街雨水井内倾倒物排查与整治。强化初期雨水管控,确保非汛期雨水排口不排水,及时清运雨水泵站积存污泥,逐步降低城市河道汛期污染强度。全力推进水环境治理项目落地。
8.持续打好入海河流水质提升攻坚战
加强工业污染防治,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机制,严厉打击工业企业、医疗单位的违法排污行为,有效监管污染源达标排放;对涉水重点排污单位的污水排放情况进行24小时智能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及时整改,确保稳定达标排放。加大对沿河施工单位的监管力度,推动规范处理工程废水,发现违法排放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9.实施入河污染源排查整治
结合我区水环境特点和基础设施现状条件,推进入河排污口“查、测、溯、治”。全面完成“一口一策”分类整治工作,并开展动态排查整治,形成入河排口监管长效机制。
(三)持续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坚持源头防控、风险防范“两个并重”,防止新增污染土壤,确保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
10.强化风险防范
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加强污染地块空间信息与国土空间规划 “一张图”管理,推动用途变更为“一住两公”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全覆盖,实施分级评审。动态更新建设用地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稳妥有序推进污染地块治理修复,确保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
11.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
分类实施地下水水质巩固提升行动,编制印发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定方案,有效提升地下水水质,确保达到国家 “十四五”考核目标。
12.推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持续开展危险废物环境专项整治系列行动。加大“无废城市”建设力度,持续推动全区开展“无废细胞”创建工作,全年新增创建84个“无废细胞”。充分发掘“无废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特色、亮点,广泛开展宣传。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各单位要把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巩固扩大环境质量改善成效,作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保持定力、持续奋斗,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集中力量攻克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努力巩固扩大污染防治攻坚成效。
(二)全面落实责任。要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各单位要健全完善攻坚机制,确定处级负责人、科级联系人,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研究,分管负责同志要抓好具体工作,结合具体情况,适时进行调度,确保我区各项重点任务顺利推进。
(三)强化监督考核。坚持目标、问题、结果三个导向,统筹目标责任制考核和绩效考核,完善考核指标,加大考核力度,考核结果作为年度绩效考核,以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以考促干,推动任务落实;强化攻坚调度机制,对进展滞后的及时预警、督办,对突出问题和整改不力的,视情况开展督办督察;对因攻坚措施推进不力、不作为不担当等导致目标任务未完成的,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纪依规严肃追究责任;强化执法监督和责任追究,重点打击涉危险废物非法倾倒、自动监测设备数据造假等违法犯罪行为,保持高压态势。
附表:南开区2024年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任务
附表:
南开区2024年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任务
序号 |
专项 |
重点任务 |
具体任务 |
责任单位 |
完成时间 |
一、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重点任务 | |||||
1 |
完善联防联控体系 |
发挥“数据值守”队伍职责 |
根据气象趋势分析南开区空气质量情况,当主要污染物高于周边站点20%以上时,向指挥调度队伍发出预警提示;紧盯污染源自动监控平台和全市大气污染防治指挥调度平台,发现问题立即向指挥调度队伍提示。 |
生态环境局 |
长期坚持 |
2 |
发挥“挥调度”指队伍职责 |
当接到国家、我市和数据值守队伍提示南开区将出现不利气象条件、重污染天气时,立即发出应对信息,并随时跟踪应对工作进展;当国家、市级督导检查发现交办的大气环境问题时,立即调度相关部门进行整改,并调度整改进度。 |
区蓝天办 |
长期坚持 | |
3 |
发挥“现场执法”指队伍职责 |
负责日常污染问题的巡查;处置指挥调度队伍反馈的问题,确保2小时内排查处置完毕并反馈。 |
攻坚战指挥部成员单位 |
长期坚持 | |
4 |
明确联防联控职责 |
负责空气质量预测分析,燃气锅炉超标排放问题,自动监测领域问题,涉气工业企业排放问题,移动源尾气问题,餐饮油烟超标排放问题的监测与处罚。 |
生态环境局 |
长期坚持 | |
5 |
完善联防联控体系 |
明确联防联控职责 |
负责接受并处置房建、拆房工地,旧楼改造项目,500平米以上装修改造工程、大配套工程等项目扬尘污染问题; 沟通市级电力、地铁、房屋市政工程、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工地等施工项目落实好扬尘管控措施,并开展督查检查,发现问题协调市住建委解决。 |
住建委 |
长期坚持 |
6 |
负责接受并处置监管范围内的市政、园林工程扬尘污染问题,城市绿化范围内的闲置三个月以上国有土地裸露地面扬尘治理问题,道路扫保问题,渣土运输问题,露天焚烧、散煤治理等问题; 沟通市级道路维修、水务、燃气、园林绿化建设和市容环境整治工程等施工项目落实好扬尘管控措施,并开展检查,发现问题协调市城管委解决。 |
城管委 |
长期坚持 | ||
7 |
负责商业散煤复烧问题。 |
商务局 |
长期坚持 | ||
8 |
负责处置道路交通拥堵问题,渣土车违规运输问题。 |
交警南开支队 |
长期坚持 | ||
9 |
负责监管下的土地储备项目地块扬尘污染问题,包括土石方作业(包括土石方开挖、回填、场内倒运等)扬尘问题和裸露地面苫盖问题的处置。 |
土整中心 |
长期坚持 | ||
10 |
完善联防联控体系 |
明确联防联控职责 |
负责露天焚烧、烧烤问题,500平以下小型装修改造问题,民用散煤复烧问题,协助相关部门处置街域内施工工地扬尘问题,处置餐饮油烟超标排放问题。 |
各街道办事处 |
长期坚持 |
11 |
进一步完善区内各部门、街道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职责,形成工作方案印发全区。 |
区蓝天办 |
2024年9月 | ||
12 |
跨区组织开展联防联治行动 |
开展联合执法 |
针对线性横跨多区的市政、地铁施工项目,重点行业工业企业、燃气锅炉开展联防联控执法行动。鼓励各街道与其他区相邻的街道之间开展联防联控行动,并纳入生态环境保护绩效加分项。 |
攻坚战指挥部各成员单位 |
2024年12月 |
13 |
开展治理模式研究 |
—— |
牵头开展中心城区大气污染特征及深度精细化治理模式试点研究工作,协助我市建立一套针对中心城区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方案。 |
区蓝天办 |
2024年12月 |
14 |
夏季臭氧百日攻坚行动 |
加强科学预测 |
区蓝天办“数据值守”队伍将根据每日臭氧浓度警戒值以及市蓝天办卫星遥感筛查、VOCs走航监测反馈问题情况,及时调度各单位,各单位依据职责立即进行溯源排查或治理,于12小时内向区蓝天办反馈问题整改情况。 |
区蓝天办 攻坚战指挥部各成员单位 |
长期坚持 |
15 |
夏季臭氧百日攻坚行动 |
科学制定使用有机溶剂的作业计划 |
合理安排大中型装修、外立面改造、道路设施喷涂、道路划线、沥青铺设等市政工程施工计划(应急抢险类除外),尽量错开5至9月高温时段,其中6月1日至8月31日期间,尽量避免在每日9时至17时开展使用有机溶剂的作业行为。确需在高温时段作业的,需向区蓝天办进行报备,经审批同意后方可施工。发现未报备施工的,由区蓝天办督办整改并将形成问题通报上报区政府。 |
区蓝天办 城管委 住建委 |
2024年9月 |
16 |
6月1日至8月31日期间,指导工业企业不进行构筑物、管道、装备等防腐、防水、防锈涂装作业。 |
生态环境局 |
2024年9月 | ||
17 |
每日根据蓝天办预测臭氧临界值,指导工业企业涉VOCs作业错峰生产。 |
生态环境局 |
2024年9月 | ||
18 |
加大重点行业企业执法管控力度 |
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和加油站等行业企业为重点,针对挥发性有机液体装卸、废气收集、废气旁路、治理设施和非正常工况等重点环节,持续开展动态排查,6月底前完成一轮全覆盖、无死角排查。 |
生态环境局 |
2024年6月 | |
19 |
餐饮油烟、露天烧烤整治行动 |
督促指导餐饮单位于5月底前完成一轮净化器和烟道清洗工作,确保每2个月清洗1次。重点区域餐饮企业要求夏季每1个月清洗一次。 |
生态环境局 城管委 各街道办事处 |
2024年5月 | |
20 |
夏季臭氧百日攻坚行动 |
餐饮油烟、露天烧烤整治行动 |
加大对餐饮企业执法检查力度,确保餐饮企业净化设施正常开启,油烟排放无“冒黑烟、冒浓烟”情况,一经发现违法问题,第一时间处置。 |
生态环境局 城管委 各街道办事处 |
2024年9月 |
21 |
开展露天烧烤易发区执法清整行动。 |
城管委 各街道办事处 |
长期坚持 | ||
22 |
秋冬季百日攻坚行动 |
加强应对不利天气指挥调度 |
遇不利气象时,区蓝天办立即通知攻坚战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开展应对工作,实行日调度机制。全力避免轻-中度污染天恶化为重度污染天,确保优良天数比例稳步提升。紧盯空气质量监测系统、污染源在线监测和市级问题调度系统等平台,确保不漏掉一段数据异常,不延误一次市级调度,及时发现、处置各类涉气问题。 |
区蓝天办 区攻坚战指挥部各成员单位 |
2024年12月 |
23 |
落实工业企业减排 |
指导涉气工业企业持续更新本企业“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督促企业在重污染天气或不利气象时,对照本企业预案第一时间开展减排工作,并开展监督检查。格处罚不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措施行为。 |
生态环境局 |
2024年12月 | |
24 |
落实施工扬尘减排 |
在重污染天气或不利气象时,采取驻场管理模式持续加大对施工工地扬尘管控、渣土运输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执法监管力度。严格处罚不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措施行为。 |
住建委 城管委 生态环境局 |
2024年12月 | |
25 |
秋冬季百日攻坚行动 |
落实供热源NO2减排 |
在重污染天气或不利气象时,在保障群众温暖过冬的前提下,指导各站提前调整供暖计划,在重污染逆温期间避免进行倒炉操作。指导各站避免因工况标记错误产生的超标预警。 |
生态环境局 |
2024年12月 |
26 |
落实“小散”工地监管 |
在重污染天气或不利气象时,以街道执法力量为主力,以社区网格员为助力开展“小散”工地清查行动,发现一处,立即治理一处,对拒不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措施或扬尘问题反复的,报相关监管部门坚决依法处罚。 |
各街道办事处 |
2024年12月 | |
27 |
强化道路扫保 |
秋冬季百日攻坚行动期间,室外空气相对湿度大于50%时,停止洒水车上路,改用干式洗扫;全面清洗公共设施、交通护栏、绿化隔离带的积尘浮尘,定期对城乡结合部、背街里巷等区域进行重点清扫。2024年11月1日至2025年3月15日期间,实施机械作业—人工晨扫—保洁作业的作业模式。 |
城管委 |
2025年3月 | |
28 |
开展PM2.5和PM10协同治理 |
扬尘专项行动 |
加强各类施工工程落实南开区“6+6个百分之百(工地周边100%设置围挡、裸土物料100%苫盖、出入车辆100%冲洗、现场路面100%硬化、土方施工100%湿法作业、渣土车辆100%密闭运输,智能化渣土运输100%、非道路移动机械100%达标、场区内外清扫保洁100%到位、废气排放100%达标、扬尘等环保管理制度100%公布、重污染天气应急措施100%落实到位)”控尘措施监管。对于扬尘治理不到位、屡查屡犯的建设项目采取通报、限制招投标等惩戒措施,倒逼企业合规守法施工。 |
住建委 城管委 生态环境局 |
长期坚持 |
29 |
加大专项行动执法力度,坚决处罚一批违反“6个百分之百”控尘措施的施工项目,加强专项行动调度,定期上报执法检查、处罚情况。 |
住建委 城管委 生态环境局 |
长期坚持 | ||
30 |
对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的施工工地安装视频监控或扬尘监测设施,并与住建部门有效联网。 |
住建委 |
长期坚持 | ||
31 |
按照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30%要求,加快推广使用装配式建筑。 |
住建委 |
2025年底 | ||
32 |
开展PM2.5和PM10协同治理 |
解决重点扬尘污染问题 |
完成女子监狱B、C地块、凌庄子道典型扬尘问题的长效整改。 |
体育中心街 土整中心 城管委 住建委 |
2024年6月 |
33 |
完成崇德园四期裸地扬尘问题整改。 |
住建委 水上公园街 城管委 |
2024年6月 | ||
34 |
打造“洁净化”城市场景 |
组织区级扬尘联席会议,定期通报工地扬尘管控情况。 |
区蓝天办 |
长期坚持 | |
35 |
年内打造至少3个“样板化”施工工地 |
住建委 生态环境局 |
2024年12月 | ||
36 |
对市、区级重点施工项目实施“管服结合,以服为主”的方针,主动进位协助做好扬尘管控工作。 |
住建委 生态环境局 |
长期坚持 | ||
37 |
强化裸地治理 |
持续排查新增裸地并采取绿化、苫盖等方式推动治理。依法处罚、治理闲置三个月以上裸露土地扬尘污染问题。 |
生态环境局 城管委 |
2024年12月 | |
38 |
改善各街道降尘量专项行动 |
全区及各街道平均降尘量控制在6吨/月·平方公里以下。 |
—— |
2024年12月 | |
39 |
开展PM2.5和PM10协同治理 |
改善各街道降尘量专项行动 |
将全年降尘量考核情况纳入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 |
区生态环保委办公室 |
长期坚持 |
40 |
降尘量考核每季度累计排名进入市内六区后10位的街道需向区政府提交整改报告;全年累计排名进入市内六区后10位的街道,由区政府约谈街道主要领导。 |
各街道办事处 |
长期坚持 | ||
41 |
开展改善降尘专项行动,对每季度排名市内六区后10位的街道开展下沉帮扶。深化“街道吹哨”机制,各监管单位根据街道需求联合处置扬尘污染问题。 |
生态环境局 城管委 住建委 各街道办事处 |
2024年12月 | ||
42 |
对社区周边及小区内部道路施工,企事业单位外延装修工程,小型电力、燃气、自来水施工等小、散型施工巡查发现一处、记录在册一处,纳入监管一处。 |
各街道办事处 |
长期坚持 | ||
43 |
渣土专项治理 |
开展渣土运输合法合规整治行动,切实提升渣土清洁化运输水平。检查建筑垃圾源头治理和运输情况,从严查处建筑垃圾装运过程中发生的抛洒滴漏、车轮带泥、车体不洁和尾气超标排放等违法违规问题。 |
城管委 住建委 生态环境局 交警南开支队 |
长期坚持 | |
43 |
开展PM2.5和PM10协同治理 |
渣土专项治理 |
对临时渣土存放场所、建筑垃圾消纳场所进行全面排查,对违法违规设立的,坚决予以取缔。合规设立的场所控尘措施不到位的,整改到位后方可运行。 |
城管委 |
持续推进 |
44 |
道路污染综合整治 |
指导各街加大巡查巡管、联防联治力度,实现清扫保洁全覆盖。 |
城管委 |
长期坚持 | |
45 |
加大湿式吸扫作业力度,提高全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对重点道路达标率不低于75% |
城管委 |
长期坚持 | ||
46 |
以重点道路为主,每日组织排查,发现破损路面及时修复,发现车轮带泥行驶痕迹及时清洗,并依法排查溯源,对损坏路面、带泥上路污染道路行为依法处罚。 |
城管委 交警南开支队 |
长期坚持 | ||
47 |
开展PM2.5和O3协同治理 |
强化工业企业、汽修企业挥发性有机物监管 |
严格控制生产和使用高挥发性有机物(VOCs) 含量涂料、油墨、胶粘剂、清洗剂等建设项目。 |
生态环境局 |
长期坚持 |
48 |
以涂料、油墨等涉挥发性有机物(VOCs)含量原辅材料为重点,持续加大工业涂装、包装印刷和电子等行业低(无)挥发性有机物(VOCs)含量原辅材料替代力度。 |
生态环境局 |
长期坚持 | ||
49 |
开展PM2.5和O3协同治理 |
强化工业企业、汽修企业挥发性有机物监管 |
开展执法检查行动,确保工业企业、汽修企业VOCs收集治理设施应较生产设备“先启后停”。治理设施吸附剂(活性炭)、吸收剂、催化剂等应按设计规范要求定期更换和利用处置。督促企业合理选择碘值不低于800毫克/克的活性炭吸附剂,确保足量添加、及时更换。 |
生态环境局 |
长期坚持 |
50 |
加强旁路监管,非必要旁路应取缔;确需保留的应急类旁路,企业应向区生态环境局报备,在非紧急情况下保持关闭并加强监管。 |
生态环境局 |
长期坚持 | ||
51 |
全面加快低效治理设施企业升级改造 |
夏季围绕重点行业工业企业,持续开展“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等活动,指导企业优化VOCs治理方案,推动各项任务措施取得实效;针对企业反映的技术困难和政策问题,组织开展技术帮扶和政策解读。 |
生态环境局 |
2024年12月 | |
52 |
有序推动汽修企业淘汰UV光氧低效污染治理设施。 |
生态环境局 |
长期坚持 | ||
53 |
实施重点行业工业企业重污染天气绩效等级“提C争B”升级改造,开展涉挥发性有机物(VOCs)无组织排放改造治理。 |
生态环境局 |
2024年6月 | ||
54 |
开展PM2.5和O3协同治理 |
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执法监管 |
开展加油站油气排放达标监管和对标治理,严格执行《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12/1302-2024)限值要求,确保油气回收系统正常运行,严禁擅自停止油气回收装置行为,发现违法行为坚决依法处罚。 |
生态环境局 |
长期坚持 |
55 |
绿色施工工地建设 |
全区施工工地,100%使用低挥发性工程涂料和国三及以上排放标准非道路移动机械。 |
住建委 城管委 生态环境局 |
长期坚持 | |
56 |
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中,推广使用低挥发性有机物(VOCs)含量涂料和胶粘剂。 |
住建委 |
长期坚持 | ||
57 |
除特殊功能要求外,室内地坪施工、室外构筑物防护和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基本使用低(无)挥发性有机物(VOCs)含量涂料。 |
住建委 |
长期坚持 | ||
58 |
推动施工工地焊接作业采用环保型焊材,鼓励作业现场配备焊烟收集装置。推动施工工地使用新能源非道路移动机械。 |
住建委 生态环境局 |
长期坚持 | ||
59 |
开展PM2.5和O3协同治理 |
全面开展餐饮油烟治理 |
完成餐饮油烟企业清单更新工作。 |
生态环境局 |
长期坚持 |
60 |
严格居民楼附近餐饮服务单位布局管理,拟开设餐饮服务单位的建筑应设计建设专用烟道。 |
市场监管局 城管委 生态环境局 |
长期坚持 | ||
61 |
加强部门协同联动,按照《关于印发开展特定三类场所内新建改建、扩建产生油烟、异味、废气的餐饮服务项目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进一步落实“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的部门联合执法机制。 |
城管委 生态环境局 市场监管局 |
长期坚持 | ||
62 |
夜市经济区餐饮油烟排放达标 |
将安装符合规范的餐饮油烟净化设施为准入的硬性条件纳入招商要求,并与商户签订油烟达标排放承诺书,一经发现超标排放的违法行为,取消来年准入资格。 |
商务局 各街道办事处 |
长期坚持 | |
63 |
使用低VOCs园林杀虫剂 |
在重点区域优先选用高活性、低VOCs的杀虫剂防治病虫害。 |
城管委 |
长期坚持 | |
64 |
夏季臭氧专项行动 |
组织完成一轮专项执法,重点对生产和使用环节的有机废气旁路偷排、擅自停运或不正常运行处理设施、超标排放、弄虚作假等行为依法进行查处。 |
生态环境局 |
2024年5月 | |
65 |
开展PM2.5和O3协同治理 |
夏季臭氧专项行动 |
对无证无照或超经营范围经营的餐饮企业,组织街道开展综合治理。 |
市场监管局 |
长期坚持 |
66 |
依法查处餐饮服务项目油烟超标排放问题,持续巩固全市域禁止露天烧烤工作成果。 |
城管委 生态环境局 |
长期坚持 | ||
67 |
定期组织开展排查,动态更新餐饮服务项目清单,确保油烟净化装置安装全覆盖,保持正常运行和定期维护,确保达标排放。 |
生态环境局 各街道办事处 |
长期坚持 | ||
68 |
PM2.5、NOx和CO协同治理 |
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行动 |
聚焦秋冬季细颗粒物污染,持续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专项行动,持续推行印刷、涂装等重点行业错峰生产和建筑施工项目协商减排机制。 |
生态环境局 住建委 城管委 |
长期坚持 |
69 |
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行动期间,加大部门联合执法检查力度。开展扬尘管控,柴油货车和工程机械尾气排放,工业废气排放、餐饮油烟排放和汽修企业等专项检查;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加强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 |
生态环境局 住建委 城管委 交警南开支队 各街道办事处 |
2024年12月 | ||
70 |
PM2.5、NOx和CO协同治理 |
完善重污染应急响应措施落实机制 |
保障民生、保障城市正常运转的工业企业和应急抢险类、涉及安全需连续施工的施工工程项目需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连续生产的,应于预警启动前经主管部门认定后,向区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申请连续生产。由认定的主管部门负责监督连续生产期间污染治理措施的落实情况。 |
区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
长期坚持 |
71 |
按时申报、定期更新区级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 |
生态环境局 |
2024年12月 | ||
72 |
持续巩固清洁取暖成果 |
坚持商业、民用散煤治理长效机制,巩固禁燃区内散煤治理成果,组织开展禁燃区散煤“动态清零”执法。 |
商务局 生态环境局 各街道办事处 |
长期坚持 | |
73 |
加强露天焚烧管控 |
严禁露天焚烧落叶、祭祀品、垃圾或其他废弃物,持续加大检查力度,及时发现迅速处置。 |
城管委 生态环境局 民政局 各街道办事处 |
长期坚持 | |
74 |
严控烟花爆竹 |
严格落实《天津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办法》,禁止经营(含储存)、运输、燃放烟花爆竹。 |
公安南开分局 |
长期坚持 | |
75 |
PM2.5、NOx和CO协同治理 |
解决“NO2围城”问题 |
充分利用热电联产供热能力,推动滨水、水上温泉、川府站与热电联产电厂供热管网互联互通、互补供热,为保障供热安全,保留现有锅炉作为调峰锅炉。 |
生态环境局 城管委 |
2024年10月 |
76 |
有序推进符合改造条件的供热站开展锅炉系统余热利用节能改造项目建设。 |
生态环境局 城管委 |
长期坚持 | ||
77 |
推动重点区域商务楼宇、商圈和企事业单位自用燃气锅炉实施供热并网、改电工程。 |
生态环境局 城管委 |
长期坚持 | ||
78 |
深化移动源污染管控 |
开展新生产机动车环保一致性抽检工作,抽检机动车不少于20辆。 |
生态环境局 |
2024年12月 | |
79 |
以轻型柴油货车、老旧柴油车和遥测超标率较高的车型为重点开展路检路查,全年拦检不少于4000辆次。 |
生态环境局 交警南开支队 |
2024年12月 | ||
80 |
在重点入区道路和重点施工工地周边适时组织针对柴油货车、渣土运输车辆的夜间路检拦检行动。 |
生态环境局 城管委 交警南开支队 |
长期坚持 | ||
81 |
对用车大户开展入户检查,重点检查轻型柴油货车、老旧柴油车和遥测超标率较高的车型。全年抽检不少于450辆次。 |
生态环境局 |
2024年12月 | ||
82 |
PM2.5、NOx和CO协同治理 |
深化移动源污染管控 |
指导渣土运输车辆绕行人口密集区域。 |
交警南开支队 城管委 |
长期坚持 |
83 |
通过随机抽检、排放检测比对、远程监控、记分管理等方式开展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专项检查。 |
生态环境局 市场监管局 交警南开支队 |
2024年12月 | ||
84 |
落实汽车排放检验与维护(I/M)制度,对排放检验机构落实排放检验和维护制度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
生态环境局 |
长期坚持 | ||
85 |
公共领域新能源车推广 |
基本停止使用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清扫车、洒水车和垃圾运输车。 |
城管委 |
2024年12月 | |
86 |
加快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环卫新增和更新车辆新能源化比例不低于80%。持续推动城建物流领域使用新能源车。政府投资、国有企业开发的建设工程项目优先使用新能源渣土车、预拌混凝土车等。 |
城管委 住建委 |
长期坚持 | ||
87 |
全部或部分使用财政性资金的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新增和更新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30%,租赁车辆优先选用新能源汽车。 |
机关事务管理中心 财政局 |
长期坚持 | ||
88 |
PM2.5、NOx和CO协同治理 |
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
结合《南开区提升城市道路交通品质“十项攻坚”工作方案》,全力优化重点区域交通组织,加强车辆拥堵路段交通疏导,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减少车辆怠速排放。 |
交警南开支队 |
长期坚持 |
89 |
以重点区域为试点,综合运用疏罚配合、警力调配等手段缓解高峰时段拥堵。 |
交警南开支队 |
长期坚持 | ||
90 |
破解停车难题 |
高效推动停车设施建设,在重点区域新建改建公共停车场,有序推进停车资源“错峰共享”。 |
城管委 |
长期坚持 | |
91 |
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治理 |
组织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达标排放专项检查,对部分机械进行排放检验,不少于800台次。 |
生态环境局 |
2024年12月 | |
92 |
严格落实《天津市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登记管理办法(试行)》,持续实施使用机械信息编码登记工作,做到“应登尽登、动态清零”。巩固多部门协调配合的工程机械环保监管制度,形成编码登记、进出场记录、排放检测、超标处罚撤场全链条管理。 |
生态环境局 住建委 城管委 |
长期坚持 | ||
93 |
PM2.5、NOx和CO协同治理 |
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治理 |
完成国一及以下非道路移动机械摸底排查,更新台账。年底前,基本淘汰国一及以下排放标准非道路移动机械。 |
生态环境局 住建委 城管委 |
长期坚持 |
94 |
推动施工工地新增新能源非道路移动机械。 |
生态环境局 住建委 城管委 |
长期坚持 | ||
95 |
加强车用油品、车用尿素监管 |
严格执行油品质量标准,监督燃料生产企业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生产合格的车船燃料;加强车用油品、车用尿素的监管。 |
市场监管局 |
长期坚持 | |
96 |
全面清理整顿无证无照或证照不全的自建油罐、流动加油车和黑加油站点,坚决打击非标油品。 |
生态环境局 公安南开分局 市场监管局 |
长期坚持 | ||
97 |
开展生活源综合治理 |
深化恶臭异味治理 |
持续督促指导信访投诉量大的产业集群制定恶臭异味治理方案。 |
生态环境局 |
长期坚持 |
98 |
新建拉圾中转站应配套密闭负压收集和除臭设施。逐步推进居民区底商进圾中转站搬迁,因地制宜采取密闭收集和除臭措施。 |
城管委 |
长期坚持 | ||
99 |
开展生活源综合治理 |
完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长效机制 |
落实《天津市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23—2025年)》要求,完善各有关部门协调联动机制,深化噪声污染防治工作。 |
生态环境局 公安南开分局住建委 城管委 交警南开支队 |
长期坚持 |
100 |
交通噪声 污染防治 |
开展交通噪声治理,有效降低各类交通噪声投诉率,推动交通干线周边声环境持续改善。 |
交警南开支队 生态环境局 |
长期坚持 | |
101 |
工业噪声 污染防治 |
建立工业噪声污染问题台账,定期调度推动解决。优化工业企业设备布局和物流运输路线,采用低噪声设备和运输工具。 |
生态环境局 |
长期坚持 | |
102 |
施工噪声 污染防治 |
督促施工单位编制并落实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施工应优先使用低噪声施工工艺和设备,采取减振降噪措施,加强进出场地运输车辆管理;督促建设单位落实噪声自动监测及联网要求。将夜间噪声管理情况纳入发放夜间连续施工证明考评范围,对噪声信访投诉严重的,从严发放夜间连续施工证明。 |
生态环境局 住建委 |
长期坚持 | |
103 |
开展生活源综合治理 |
社会生活 噪声污染 防治 |
加强社会生活噪声治理,进一步加强疏导、管控,有效降低社会生活噪声投诉率。 |
公安南开分局 |
长期坚持 |
104 |
声功能夜间达标率考核 |
2024年声环境功能区年度夜间达标率力争达到85%。 |
生态环境局 |
2024年12月 | |
105 |
宁静小区创建 |
全面加强宁静小区创建及维护工作,年度新增宁静小区数量不少于1个。 |
生态环境局 |
2024年12月 | |
106 |
加大生态环境领域执法力度 |
—— |
重点打击涉危险废物非法倾倒、自动监测设备数据造假等违法犯罪行为,保持高压态势。 |
生态环境局 公安南开分局 |
长期坚持 |
107 |
落实生态环境执法行刑衔接机制,依法严厉打击各类污染环境违法犯罪行为。 |
生态环境局 公安南开分局 |
长期坚持 | ||
二、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重点任务 | |||||
108 |
深入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 |
实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行动专项行动 |
严格落实陈台子河长效养管机制,加强日常巡查保洁、设施维护养管等,防止出现返黑返臭。 |
城管委 各街道办事处 |
2024年12月 |
109 |
对由于突发事件、汛期较大规模降水导致的水体水质波动要及时予以处置,尽快恢复,杜绝出现新增黑臭水体 |
城管委 |
2024年12月 | ||
110 |
深入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 |
加快完善排水管网建设 |
加快补齐污水处理基础设施短板,持续推进雨污管网串接、混接改造。 |
城管委 住建委 |
长期坚持 |
111 |
强化汛期污染防控 |
严查小区居民私接管道,生活污水“借雨”入河等问题。强化生活污染治理,完善雨水管网(井)清掏长效机制,汛期前,疏通管道50000米,掏挖检雨井6000座次,维修检雨井300座次,返修管道125米。 |
城管委 |
2024年12月 | |
112 |
加强沿街底商乱泼乱倒监管,强化餐饮单位厨余垃圾整治,加强洗车污水、餐饮泔水等进入雨水管网巡查检查,常态化开展沿街雨水井内倾倒物排查与整治。 |
城管委 各街道办事处 |
长期坚持 | ||
113 |
强化初期雨水管控,确保非汛期雨水排口不排水,及时清运雨水泵站积存污泥,逐步降低城市河道汛期污染强度。 |
城管委 |
长期坚持 | ||
114 |
全力推进水环境治理项目落地 |
用好用足用活各项有利政策,努力争取水污染防治中央资金和国开行低息贷款,主动对接市级、区级相关部门,加强技术支撑和政策指导,整合各方面资源,集中力量推进项目落地实施。 |
生态环境局 城管委 |
长期坚持 | |
115 |
持续打好入海河流水质提升攻坚战 |
严格企业监管 |
加强工业污染防治,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机制,严厉打击工业企业、医疗单位的违法排污行为,有效监管污染源达标排放,加大对沿河施工单位的监管力度,推动规范处理工程废水,发现违法排放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
生态环境局 |
长期坚持 |
116 |
对涉水重点排污单位的污水排放情况进行24小时智能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及时整改,确保稳定达标排放。 |
生态环境局 |
长期坚持 | ||
117 |
实施入河污染源排查整治 |
全面完成“一口一策”分类整治工作,并开展动态排查整治,形成入河排口监管长效机制。 |
城管委 |
2025年底 | |
加强美丽河湖建设 |
至少申报1个国家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
生态环境局 |
2024年4月 | ||
三、持续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重点任务 | |||||
118 |
强化风险防范 |
保障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 |
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加强污染地块空间信息与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管理,推动用途变更为“一住两公”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全覆盖,实施分级评审。 |
生态环境局 市规划资源局南开分局 |
长期坚持 |
119 |
强化风险防范 |
保障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 |
动态更新建设用地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稳妥有序推进污染地块治理修复,确保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 |
生态环境局 市规划资源局南开分局 |
长期坚持 |
120 |
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 |
—— |
分类实施地下水水质巩固提升行动,有效降低锰等主要污染物含量,改善地下水水质,完成国家“十四五”考核目标。 |
生态环境局 |
2025年底 |
121 |
编制印发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定方案 |
生态环境局 |
2024年12月 | ||
122 |
推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
加强危险废物监管 |
持续开展危险废物排查整治工作,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及危险废物环境安全排查整治工作。 |
生态环境局 |
长期坚持 |
123 |
加大“无废城市”建设力度,持续推动全区开展“无废细胞”创建工作,全年新增创建84个“无废细胞”。 |
生态环境局 城管委 卫健委 住建委 教育局 商务局 文旅局 |
2024年12月 | ||
124 |
充分发掘“无废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特色、亮点,广泛开展宣传。 |
生态环境局 |
长期坚持 |
背景介绍
关于《南开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4年工作计划(征求意见稿)》的解读
一、项目背景和意义
(一)项目背景
2023年11-12月,我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计划》、《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相继印发,进一步明确了下一阶段全面推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2024年是以上方案实施的开局之年,南开区认真对标对表,准确把握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面临的形势任务,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统筹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加快建成美丽宜居南开区。根据《天津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行动方案》,区政府做出制定《南开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4年工作计划》的工作要求,并安排由区生态环境局负责承办。
(二)项目意义
《南开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4年工作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天津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推动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深化拓展区委“一三二一”工作思路,学好用好“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精准科学依法治污,以更高标准持续深入打好南开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二、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项目必要性
《计划》作为我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整体安排,为全区各部门明确工作职责和完成时限,细化攻坚工作举措,提出了科学的治污方向。通过年度计划重点任务项目的落实落地,确保推动南开区环境质量稳定改善。
(二)项目可行性
《计划》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衔接天津市和我区“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计划》编制期间持续加强与市级相关部门对接,就我区在应对气候变化、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等重点领域相关具体工作要求进行了深入沟通,保证《计划》与天津市及我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际相适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三、项目主体和进程安排
(一)项目主体内容
《计划》主要包括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等3个方面。现将编制情况汇报如下。
(1)2024年主要指标
全区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38微克/立方米左右,优良天数比率有所提升,重污染天数力争同比下降,完成我市下达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重点工程减排量任务;地表水国控断面优良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 100%,无劣Ⅴ类水体断面,完成我市下达的主要水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重点工程减排量任务;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有效保障,地下水水质巩固提升。
(2)主要任务内容
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重点任务主要包括六部分,共46类重点任务:
1.完善联防联控体系,争做中心城区大气深度精细治理先行者。主要涉及发挥“三支队伍”协同治污职责、明确联防联控职责、开展联合执法、开展治理模式研究等4类重点任务。
2.守牢关键时间节点,开展两个百日攻坚行动主要涉及加强科学预测、科学制定使用有机溶剂的作业计划、加大重点行业企业执法管控力度、餐饮油烟露天烧烤整治行动、加强应对不利天气指挥调度、落实工业企业减排、落实施工扬尘减排、落实供热源NO2减排、落实“小散”工地监管、强化道路扫保等10类重点任务。
3.PM2.5和PM10协同治理,提升扬尘面源污染管控水平主要涉及扬尘专项行动、解决重点扬尘污染问题、打造“洁净化”城市场景、强化裸地治理、改善各街道降尘量专项行动、渣土专项治理、道路污染综合整治等7类重点任务。
4.PM2.5和O3协同治理,提升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水平。主要涉及强化工业和汽修企业挥发性有机物监管、全面加快低效治理设施企业升级改造、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执法监管、绿色施工工地建设、全面开展餐饮油烟治理、夜市经济区餐饮油烟排放达标、使用低VOCs园林杀虫剂、夏季臭氧专项行动等8类重点任务。
5.PM2.5、NOx和CO协同治理,提升城市绿色低碳化水平。主要涉及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行动、完善重污染应急响应措施落实机制、持续巩固清洁取暖成果、加强露天焚烧管控、严控烟花爆竹、解决“NO2围城”问题、深化移动源污染管控、公共领域新能源车推广、提高道路通行效率、破解停车难题、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治理、加强车用油品、车用尿素监管等13类重点任务。
6.坚决打好群众关心的突出环境问题整治攻坚战。主要涉及深化恶臭异味治理、完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长效机制、各类噪声污染防治、声功能夜间达标率考核及宁静小区创建等4类重点任务。
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重点任务主要包括两部分,共5类重点任务:
1.持续打好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主要涉及实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行动专项行动、加快完善排水管网建设、强化汛期污染防控、全力推进水环境治理项目落地等3类重点任务。
2.持续打好入海河流水质提升攻坚战。主要涉及严格企业监管等1类重点任务。
3.实施入河污染源排查整治。主要涉及全面完成“一口一策”分类整治工作等1类重点任务。
持续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主要包括四部分,共4类重点任务:
1.强化风险防范。主要涉及保障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等1类重点任务。
2.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主要涉及实施地下水水质巩固提升行动、编制印发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定方案等2类重点任务。
3.推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主要涉及加强危险 废物监管等1类重点任务。
(二)项目进程安排
项目自2024年2月起,已经历可行性论证、计划起草、征求相关单位意见等阶段,5月上旬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待全部程序履行完毕后将适时向社会公开发布。
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反馈
关于对《南开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2024年工作计划(征求意见稿)》的公众意见
采纳反馈情况说明
根据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相关规定,2024年5月10日至2024年6月11日,《南开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4年工作计划(征求意见稿)》已在南开区人民政府网站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期内,未收到意见建议。
特此说明。
南开区生态环境局
2024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