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南开区2023年度区级预算执行和
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2024年9月3日在天津市南开区第十八届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上
南开区审计局局长 刘美乐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区政府委托,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天津市南开区2023年度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请予审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区审计局依法审计了2023年度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市委、区委审计委员会历次会议精神,坚持突出重点、精准发力,不断提升审计监督质效,以高质量审计监督服务保障南开区高质量发展。一是创新审计组织方式,强化“党管审计”的领导模式。坚持和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全面领导,认真落实区委审计委员会部署安排,不断强化党对审计工作谋划、实施、问题研判的把关指向作用,全面提升审计工作质效。二是持续深化“三类监督”贯通协同,率先探索开展“巡审联动”项目。按照“四个同步”工作机制,共谋联动监督计划、共商问题苗头线索、共促成果转化运用,加强项目实施进度的统筹安排与双向配合,形成监督合力。三是结合医药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加强公立医院审计。及时揭示和预警医院经济运行中的风险和问题,促进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四是在全市率先开展经济安全审计监督网格化治理试点工作。明确“一二四六”整体思路和十大重点任务,印发试点工作配套制度6个,切实保障内审发挥作用,持续完善内部治理,堵塞风险漏洞。五是深入践行科技强审理念。2023年7月数据分析室建成以来,18个项目运用大数据审计查询27次,已发现向不符合条件人员违规发放补贴、资产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涉及金额4836.84万元。同时,围绕社会救助、三公经费等事项向区纪委监委、区委巡察办提供数据查询20次,形成强大监督合力。今年已向相关部门移送审计发现问题线索19件,其中涉及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的11件。
2023年,区级各部门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深入挖掘存量资源价值,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执行区人大预算决议,区级预算执行情况总体向好。
——聚焦创新引领发展,培育发展新动能。抢抓天开高教科创园建设发展机遇,安排专项资金1.2亿元,发行天开园核心先导区配套设施提升项目专项债券0.7亿元,全力支持天开园抓创新、增动能。
——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全年安排教育经费16.3亿元。落实落细社会保障和就业补贴政策,安排资金22.16亿元。促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安排资金8.9亿元。
——统筹发展与安全,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锚定债务风险化解,深入分析研判经济运行和债务风险情况,抓实抓细具体化债方案和政策举措,稳妥化解债务存量,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底线。
——深化各类监督贯通协同,提升审计整改质效。一体推进揭示问题“上半篇文章”与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巡察等监督贯通协同更加健全高效。截至2024年6月,针对2022年度审计工作报告反映的问题已完成整改26个,整改金额10055.84万元,其中,上缴财政资金732.56万元,挽回(避免)损失浪费2097.96万元,整改率92.86%。
一、区本级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审计情况
区级决算草案反映,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1054753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计1001823万元,结转下年5293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总计908546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总计747690万元,结转下年160856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总计72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总计522万元,结转下年198万元。
重点审计了由区财政局组织的2023年本级预算执行、决算草案编制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信息公开不及时
《关于2021年度南开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于2022年6月经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于2023年3月公开。
(二)财政绩效管理存在短板弱项
一是目标设置不合理不完整。5个项目12个绩效指标未细化量化,6个专项债项目未设置偿债指标。二是对自评结果审核不严格。2个项目在尚未完工的情况下,社会效益指标自评为满分,区财政局在审核中未予纠正。
(三)一般债券资金支出进度缓慢
截至2024年6月,一般债券资金6058.26万元超两年财政未拨付使用。
二、部门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情况
重点审计了区科技局等部门(单位)2023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并对相关事项进行了延伸,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部门预算编制不完整
2家单位未编制2023年度事业收入预算,1个部门未编制2023年度经营收入预算,1家单位未将定期增资款纳入年初预算管理。
(二)非税收入未及时上缴国库
1家单位未及时上缴非税收入77.17万元。审计指出问题后,已按规定上缴。
(三)专项债项目建设进展迟缓
低碳智慧供热节能改造项目停工近半年,债券资金效益发挥受影响。
(四)竣工财务决算办理不及时
南运河文化公园一般债项目验收后超一年未办理竣工财务决算。
(五)政府采购、内控管理不规范
3个部门未严格执行政府集中采购程序,涉及金额648.95万元。3个部门(单位)存在票据隔号使用、凭证未附相关合同协议等问题;1个部门存在银行账户超过一年以上未使用,未及时办理注销;5个部门“三重一大”事项未上会集体研究。
(六)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管理缺位
一是4家单位绩效工资发放总量超过核定标准,超发奖励性绩效65.32万元;1家单位绩效工资科室二次分配缺乏监管,超发、滥发奖励性绩效16.78万元。二是1家单位奖励性绩效发放缺乏业绩考核机制。
三、重大资金和重点领域审计情况
围绕就业、教育、医疗等领域进行了重点审计。
(一)就业补助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审计情况
一是补贴资金发放不及时。截至2023年9月末,应付未付各类就业补贴资金、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合计2570.31万元。二是就业工作管理存在漏洞隐患。未完整公开职业培训及公益性岗位相关内容,就业见习补贴经办岗位与补贴监管岗位未实现分离。
(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政策落实及资金管理使用绩效审计情况
一是保障责任未全部落实,三年教学仪器总配置数量未达标。二是资金使用不到位,扩大中小学教育资源奖补等专项资金使用进度缓慢,涉及金额410万元。三是经费申领不严格,部分学校少申报特殊教育学生生均公用经费22.31万元。
(三)退役军人优抚安置资金使用审计情况
一是技能培训管理不到位。未及时公开培训相关信息;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无教学方案、课时计划,未对学员上课出勤、后续就业等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及跟踪核实。二是学费支付与培训进度不匹配。提前支付学费11.52万元。三是物品采购未执行政府采购程序,涉及金额308.78万元。
(四)公立医院资产负债及财务收支审计情况
审计发现,个别公立医院预算管理和内控制度缺失,管理粗放,资产负债率过高。一是存在应收体检费未纳入财务核算,涉及金额568.66万元。二是医疗设备长期闲置,涉及金额184.63万元。三是资产处置未履行相关程序,涉及金额703.60万元。四是待报废资产未及时清理,涉及金额243.18万元。
(五)工程项目审计情况
审计中重点关注工程建设项目开展情况,发现存在以下2方面问题:一是施工管理薄弱。部分社区拆违等项目现场工程量与工程清单不一致且无工程变更签证,涉及金额19.08万元;中标单位无资质施工;施工单位未经建设单位同意实施分包。二是部分文化提升改造项目竣工决算手续办理不及时,涉及金额369.88万元。
四、国有资产管理审计情况
(一)企业国有资产审计情况
一是会计信息不实。2家企业收入在往来款长期挂账或直接冲减费用,未确认收入,涉及金额97.10万元。1家企业将以前年度收入确认为当期收入,虚增当期利润410.32万元。
二是国有资产资金管理薄弱。主要表现为3个方面:底数不清、管理混乱,1家企业未建立完整的固定资产台账并定期盘点,2处房产账实不符。使用效益不高,1家企业2处房产闲置,共250㎡。房租收缴不及时,1家企业房租未及时收缴,涉及金额245.5万元。
三是国有企业工资约束机制缺失。区属国有企业未按工资效益联动机制确定工资总额并编制预算方案,未在经备案或核准的工资总额预算内建立健全内部工资总额管理办法。
(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审计情况
一是资产管理存在薄弱环节。1个部门未及时履行固定资产报废手续,涉及金额46.71万元;1个部门将资产交其他单位使用,未及时办理调拨手续,涉及金额11.18万元。
二是国有资产出租收入应收未收。1家单位房租应收未收,涉及金额288.75万元。
三是资产使用效益低。2个部门(单位)135.88㎡的2套房产闲置,未及时盘活利用。
五、审计建议
(一)推动财政资金提质增效,持续深化绩效管理改革。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和深化拓展区委“一三二一”工作思路落地见效,加大预算收入统筹力度,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严格绩效评价及结果运用,确保中央和市、区资金科学、规范、高效使用。
(二)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强化政府债券资金“借、用、管、还”全周期管理,完善债券项目穿透式监测,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债券项目主管部门和实施单位要树立正确政绩观,严把债券项目申报关口,合理安排资金使用进度,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
(三)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规范部门资金管理使用。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加大结转结余资金清理力度,及时足额上缴非税收入。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细化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和审批权力运行流程,规范政府采购行为。事业单位要进一步完善绩效工资分配办法,规范绩效考核管理,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正向激励作用。
(四)统筹资金资源,保障惠民政策落实。区人社局要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加大对重点群体就业的帮扶力度,做实做细促进就业工作。区教育局要科学统筹教育资源,合理安排在校学生教育教学。区退役局要优化退役军人职业技能培训全链条管理流程,规范优抚安置资金使用。区卫健委要加强公立医院资产负债、收入支出管理,健全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关注医院经济运行风险。
(五)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促进资产保值增效。进一步规范国有资产管理,坚持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严格资产出租出借程序,加大租金清缴力度,确保出租收入及时足额入账。建立健全资产盘活工作机制,推进闲置低效运转资产有效盘活利用,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六)建立健全国有企业工资内外收入监督制度,加强收入分配的管理和监督。区属国有企业要加强成本核算,按照工资与效益联动机制确定工资总额。区国资委要切实落实国有企业工资分配监管职责,建立健全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制度,强化人工成本管控。区人社局、区国资委、区财政局要强化对国有企业工资内外收入的监督,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七)建立健全经济安全审计监督网格化治理机制,推动内审工作走深走实。各部门要全面加强党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领导,组建内审工作组,深入推进南开区经济安全审计监督网格化治理机制试点工作,推动建立经济安全风险防范关口前移的工作模式,形成经济安全治理前端“防”、中端“审”、后端“改”的全链条格局,充分发挥内审职能,打牢经济安全基层基础,堵塞经济安全漏洞。
针对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发现的问题,相关部门(单位)正在整改,区审计局将加强审计整改跟踪督促,有关整改情况将在年底前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断加强审计监督,有力有效抓好审计整改,更好发挥审计职能作用,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为南开区高质量发展作出审计新的贡献!
主办单位:天津市南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0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