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长虹街道办事处严格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求,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持续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打造良好的市容环境。
一、行政执法基本情况
长虹街道共有执法人员23名,1名队员新考取行政执法证。开展道路环境综合整治行政检查4800余次。其中,治理占路经营1832次;清理堆物240余次;查处违法户外牌匾、布标、广告牌等120余处;清除橱窗贴画、小广告2400余处。落实和执行《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天津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治理纠正违法占路经营行政处罚41起,行政处罚金额3710元。其中,针对电动车充电不符合用电安全要求行政处罚23起,行政处罚金额1180元;针对飞线充电行政处罚9起,行政处罚金额310元 ;针对未经许可堆物4起,行政处罚金额700元;针对不履行门市容卫生门前三包责任、乱扔包装废弃物、损坏花草、未经许可堆物等问题作出处罚9起,行政处罚金额1320元。落实和执行《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针对乱扔垃圾、乱泼乱倒行政处罚23起,行政处罚金额1150元。
二、主要工作措施及成效
(一)行政执法人员素质稳步提升
长虹街统筹推进行政执法培训工作,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项技能培训,组织新入职和返岗执法人员参加岗前培训,强化理论武装与职业素养。组织执法队员参加专业化能力提升培训班,切实弥补干部知识缺陷,补齐能力短板。在街道内部面向全体队员开展培训,突出学习重点,科学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内容,进一步加强队员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天津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的理解与执行。
(二)队伍管理建设持续加强
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扎实推进依法行政”的相关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有关文件会议精神,严格落实南开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队伍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推动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治工作。召开专项整治部署动员大会,组织全体队员填写《廉政风险排查表》、签署《廉洁自律承诺书》;对司法案卷、扣押物品台账、公务用车情况进行全面自查,补足管理漏洞;开展办公秩序、环境和行为规范大评比,提升队容队纪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全面梳理群众来信来访、政民服务热线等外部线索途径,扎实开展廉政风险排查与防控工作,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成果进一步巩固。
(三)重大领域执法效能持续提升
1、依法灵活推进违法建设处置。依据《市规划资源局关于印发加快解决我市历史遗留项目不动产登记问题意见的通知》相关内容,加强与部门之间的联动对接,依法对虹畔大厦违法建设案件进行审慎调查处理,对虹畔大厦违法建设案件进行行政处罚。
2、打造环区政府周边示范街区。以“样板引路、示范带动、重点突破、全面提升”为工作理念,以政府周边黄河道、红旗路、光明路、文水路、西营门外大街等道路及光明路社区为重点,深化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同时进一步规范沿街商铺经营,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商户自觉守法意识,督促商户严格落实新门前三包责任制。
3、全面发力治理天明路难题顽症。对非法占道重点点位进行梳理,采取定人定岗的工作模式,加大人员投入,确保治理点位巡查不间断。在天明街北侧占道经营问题突出区域安装隔离护栏。安排社区专人对接商户,畅通沟通渠道,引导沿街商铺自觉规范经营。
三、存在问题
(一)知识水平理论素养有待提升。个别队员对执法铁军建设、规范执法工作要求的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在执法过程中普遍存在重工作责任轻法律责任,重目标任务轻执法过程,依法行政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淡薄。有的执法人员在更新观念、强化监管等方面还存在不适应的情况,自我学习意识不强,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不够。
(二)城市执法工作精细化程度不足。对标先进地区和群众期望,执法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对背街里巷等容易忽视的城市面貌的治理不到位,对文水路、天明街等道路占路经营顽疾问题的治理上还存在不足。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持续开展思想建设与技能培训。一是把思想建设作为执法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正确把好执法队员的“思想关”,细化思想动态分析,全面加强执法人员的理论教育和思想教育。二是以党支部建设为核心,运用好学习教育、谈心谈话等方式,锻造执法队伍保持始终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三是组织队员参与法治业务培训,切实保障培训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同时调动队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切实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持续开展城市环境专项执法治理。一是加大餐饮油烟、乱泼乱倒等环境污染专项检查力度,形成有力震慑。深入整治无序设摊、占道经营、违法户外广告、共享单车违规停放等违法行为,实现街区环境面貌明显提升。二是广泛吸引群众、业委会、居委会参与社区自治,建立分工责任制,推动环境污染专项、街面环境专项、小区环境专项执法齐抓共管,共同维护城市环境。三是推进整体性、精细化城市环境立面综合治理。紧抓背街里巷专项整治,持续关注天明街、文水路等重点道路,综合整治菜市场及周边店外摆卖、流动摊贩问题,深化常态常效治理与不定期回头看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减少城市管理问题回潮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