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区发改委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天津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和《南开区关于贯彻落实<天津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工作任务清单》,持续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提质增效,现将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按照《南开区关于贯彻落实<天津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工作任务清单》内容,区发改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深入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落实“全国一张单”管理模式,普遍落实“非禁即入”。
将落实负面清单制度作为深入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一项重点任务持续推动落实。组织开展全国统一大市场重点内容专题培训,区司法局等45个单位参加,重点从工作背景、意义、重点任务和注意事项进行解读,提升各单位认识程度。健全不当干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行为问题线索发现归集和整改工作长效机制,按照全市统一要求,扎实做好区级各项工作,杜绝出现区级层面“负面清单”。组织28个相关部门和12个街道办事处,认真对照《防范事项清单》和国家发改委最新通报的典型案例,按季度排查清理违规设置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条件、妨碍经营主体平等准入和退出等问题,截至目前未发现相关问题。召开南开区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部门联席会议,区市场监管局、财政局、政务服务办等9个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参会,组织学习《不当干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行为防范事项清单》及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典型案例,各单位围绕《南开区全面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工作举措》印发以来的任务落实情况进行交流发言,总结经验,查摆不足,不断提升工作水平。转发《天津市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部门联席会议工作规则》,明确区级规则参照执行。
(二)兼顾包容审慎监管和坚守质量与安全底线,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留足发展空间。
做好“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及“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工作,提前谋划未来五年发展思路导向,积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留足发展空间;建立健全并充分利用南开区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部门联席会议机制,召集区市场监管局、财政局、政务服务办等9个成员单位召开联席会议,总结经验,查摆不足,加强协同,全方位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牵头起草《关于南开区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并报请政府常务会议、区委常务委员会审议,重点提出“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推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实现市场化配置。全面清理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结合生产力地图编制工作,梳理各领域成果经验,分析问题短板,总结区域产业基础现状、集聚特点及发展趋势等,靠前谋划2025年重点任务项目,明晰促进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路径;建立不当干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行为问题线索发现归集和整改工作机制,组织相关部门多次开展问题自查,目前未发现相关问题。
(三)依法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市场主体产权和自主经营权,切实防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
认真落实知识产权领域及民营经济发展领域相关工作要求,扎实履行好各项职责任务。做好知识产权保护、民营经济工作与年度计划衔接,结合《关于南开区2024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南开区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编制,梳理总结“民营经济发展法治环境持续优化”“万家民营企业评价营商环境综合成绩位列全市第四”“成功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建立天开园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等工作亮点,特别是民企市场主体占比达98%,税收贡献占比达56.51%,万家民营企业评价营商环境综合成绩位列全市第四,各种所有制市场主体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四)建立权威、统一、可查询、可追溯的市场主体信用记录,推动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分级分类监管机制。
依托南开区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归集行政管理类信用信息237255条,行政许可信息5216条,行政处罚信息955条;在严格落实市级各行业分级分类监管工作要求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区级部门自行开展以信用为基础的分级分类监管,通过运用天津市综合信用评价结果信息在文化、旅游、养老领域出台新的信用分级分类制度文件,形成监管联动、数据同步、协同治理的新格局。自行开展养老服务,文化市场,旅游行业分级分类监管,并将35家养老服务机构、94家旅行社企业、56家文化市场企业信用评价结果信息推送至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五)完善市场主体信用“红黑名单”,推动落实跨部门联合奖惩机制。
依托南开区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归集955条行政处罚信息,依法依规在“信用南开”网站进行公开公示,并在“和美南开”公众号曝光南开区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在“3.15消费者国际日”“6.14信用宣传月”和“2024年天津市诚信建设宣传周”期间,组织开展诚信宣传活动,将“红黑榜”的定义、公示渠道及相应效用作为重点向公众宣传。
(六)制定政务诚信评价指标,加强政务诚信监测评价,开展政务诚信专项督导。
按照《天津市区域信用环境状况监测评价指标》(2024年版)“合同履约上报情况”的考核要求,在全区范围内全面开展合同信息归集工作。目前,共计归集各部门及事业单位5万条合同信息。
二、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总体而言,区发改委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对标上级要求和群众期盼还有差距,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论学习不深入,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能力有待提高。
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理论学习不够系统全面,没有完全吃透基本精神、把握核心要义,在“十一个坚持”如何系统阐述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思想和战略部署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学习。
(二)思想认识不足,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质量有待提高。
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思想认识程度不够高,在开展工作过程中缺乏主动创新意识,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优化营商环境等工作能力水平不足,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质量不高。
三、2024年发改委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有关情况
(一)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坚持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要任务,列入理论学习中心组年度学习重点内容,并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第一时间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批示指示和讲话精神。严格落实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制度,结合党纪学习教育对党内法规、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和业务工作相关法律法规进行领学,不断增强遵法守法、依法办事能力。
(二)落实责任人责任,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区发改委主要负责同志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以党组会、党组扩大会等形式,研究部署、组织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和依法行政相关工作,坚持做到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点任务亲自督办,紧紧围绕“一规划两纲要”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在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等方面多措并举,统筹推进开展各项工作,确保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四、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持续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读原著学原文,加强系统性整体性学习。认真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和中央、市委、区委有关法治政府建设文件及会议精神,掌握法治政府建设的基本原则、明确法治政府建设的总体目标、熟知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内容,紧密结合工作实际,自觉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任务,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二)持续提升依法履职能力。
围绕“一规划两纲要”任务分工,和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工作任务,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围绕加快推进诚信天津建设,构建全方位覆盖社会信用体系、依法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市场主体产权和自主经营权等三十余项工作任务,建立工作台账,明确责任人、责任科室和完成时限,实时督促检查工作完成情况,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按时保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