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1年09月26日 星期日
南开区学府街道办事处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来源:天津市南开区人民政府学府街办事处 时间:2025-01-09 15:49:52

南开区学府街道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

情况报告

2024年,学府街道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实施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深化拓展区委“一三二一”工作思路,以法治政府建设推动街道治理能力提升,推进街域经济发展。现将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按照机构改革方案要求,街道合并网信办与宣文办,成立经济服务办,免去部分处级领导干部科室主任兼职职务,完成科级干部免职、平职交流、转任工作。同时充分发挥权责清单在转变政府职能、推动基层治理工作中的作用,完善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公共服务、道路秩序、生态环境保护等职能,加强权责清单动态管理,确保权责清单的准确性、规范性,进一步提高履职水平和行政效能。

(二)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街道把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作为重点,主动联合天开园园区对入驻企业上门走访,了解和解决企业困难,创新性地为入驻企业量身定制“两书一表”,简化了园区企业审批报备流程。同时与区投促局、区科技局、区税务局、区市场监管局紧密携手,开展招商政策推介会,组织开展政策宣讲、惠企服务,解答各类问题。全年走访企业1256次,解决企业问题诉求9个,挽留有迁出意向的企业2家,推动2家异地经营四上企业将注册地迁入我街,与楼宇协作促成落地项目71个,盘活街域内楼宇空置面积16620.96㎡。

(三)健全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

开展《天津市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专题学习,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实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动态清理工作机制,认真查阅梳理制发的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与新出台、新修订法律法规不相符的行政规范性文件。

(四)持续推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严格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和天津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等相关规定,选聘专业律师作为街道法律顾问,在参与重大信访案件处理、社区重大事务管理等方面进行合法性审查和可行性论证,并提供相应法律意见,为街道依法决策提供了法治保障。全年邀请法律顾问参与起草、修改、审核重要的法律文书、合同、协议20余件,参与讨论决定重大事项提供法律意见4件,参与社区治理、普法宣传、解答居民问题50余件。

(五)深入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街道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依托南开政务网、南开区信用信息等平台,实施执法事前、事中、事后公示,做到应公开、尽公开;积极推进执法全过程记录,规范执法程序;有效利用法律顾问力量推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确保法制审核质量。健全与各职能部门执法案件移送及协调协作模式,扎实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极大地提升了行政执法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全年开展检查并录入行政执法监督平台案件2943件,其中行政检查案件2895件,行政处罚案件48件,共计处罚金额0.92万元。执法人员参与办案率100%,执法职权履职率100%。

(六)深入推进突发事件应对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建立完善社区网格化风险防控体系,加强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提升街道依法预防突发事件、先期处置和快速反应能力,扎实开展各类风险隐患排查,铁腕整治突出问题。严格落实重点人员服务管理措施,动态摸排涉稳重点人员。持续做好星环里地铁11号线、南大东村地铁7号线等两个集体访做好日常维稳工作。全年累计检查单位2098家次,发现一般隐患320个,重大隐患10个,均已完成整改。

(七)着力构建社会矛盾纠纷行政预防调处化解新格局

街道坚持标本兼治,强化源头治理,充分发挥“法律明白人”在社区普法工作及人民调解工作中的作用,以抓早、抓小、抓苗头、抓处置为载体,聚焦社区安全稳定,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确保各类矛盾纠纷见之于早,防之于小。整合街矛调中心、司法所、公安派出所等多种调解资源,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专项防范工作排查、社区治安巡逻等工作,形成多元化解纠纷工作机制,将矛盾纠纷发现在社区、解决在基层,有效防止诱发极端恶性事件。全年共化解矛盾纠纷117件,处理12345便民热线工单3328件。

(八)全面加强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严格贯彻落实《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召开综合执法领域专项整治专题工作会议,坚持把综合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作为有效推动公正文明执法重要举措。一是对规范执法程序、平台案件录入、制度建设管理等方面开展自查,针对不足问题,检视整改、建章立制;二是专题学习全市“示范优案”和“典型差案”,以差案为警为鉴为训,以优案促学促改促干;三是每季度开展案卷评查,严格对照评查标准,逐项比对、全面核查参评案卷;四是落实行政执法内部人员干预、插手案件办理报告登记和责任追究制度,对涉嫌违纪的问题线索移交街纪工委依纪依规处置。

(九)全面凝聚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合力

落实党员干部日常学法用法制度,制定应知应会“共性学法清单”和“共性题库”,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等内容;制定年度行政执法工作培训计划,组织开展行政执法人员专题培训讲座、“一周一训”和旁听庭审活动。同时,为了检验学习成果,以考促学,组织党员干部参加国家工作人员网上学法用法等相关测试,平均分均在90分以上。全年共计开展各类培训、集中学习、自学活动60余次,参与人员全覆盖,全面提升党员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十)工作亮点成效

充分发挥社区宣教功能,积极推进南大西南二“民主法治社区”市级示范点创建工作,打造“一厅一亭一广场”(居民议事厅、居民议事亭、法治文化广场)法治阵地。创建“1+3+6”(1个社区党组织、3级普法宣讲团、6个法治网格)法治工作法,将法治建设融入到社区文化活动中,针对老中青童妇等不同居民群体,开展遗产继承、防诈骗、消费者维权、未成年人保护、妇女维权保护等系列活动和专题法律讲座;建立“六联五议”议事机制,联系南开大学法学院、区法院、区检察院、街司法所、街派出所、辖区律所等六方专业团队代表,围绕社区建设、社会民生、社区服务、小区管理、邻里纠纷五方面事项进行协商,成功解决电梯加装、燃气改造等20余项治理难题。南大西南二社区党委书记马义入选全国优秀“法律明白人”。

二、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法律专业人才短缺

随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深入推进,对具备法律专业背景的人才需求日益增大。街道现有工作人员中,法律专业出身的较少、取得法律职业资格的更是凤毛麟角。而非法律专业背景的工作人员在处理复杂法律事务、开展依法行政指导等方面,专业能力略显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水平的提升。

(二)执法人员专业设备、技能不足

各职能部门下沉至街道的行政执法职权多达上百项,而部分执法事项专业性较强,需要检验、检测、鉴定或者专业知识去判断。例如,对于环境污染的监测就需要专业设备和专业知识。但街道设备、经费、执法人员技能均有限,取证难度大,影响执法质量和效率,导致工作难以高效推动。

三、2024年学府街道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有关情况

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有效履行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紧紧围绕工作部署,积极做好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内法规列入理论学习中心组年度学习计划。2024年,开展专项学习10余次,书记讲法治课1次,切实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纳入党工委、办事处重要议事日程,不定期听取法治政府建设任务落实情况,做到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解决、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

四、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增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通过举办法律知识讲座、专题培训、集中学习等方式,加大对领导干部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培训力度,提高其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

(二)持续强化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

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制度体系,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管理和监督,严格规范行政执法程序,提高行政执法证据收集和法律适用水平。定期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和执法监督检查活动,及时发现和纠正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对违法违纪行为依法严肃查处,确保行政执法公正规范。

(三)完善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

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行政调解工作质量,切实发挥行政调解在解决社区争议、化解居民矛盾纠纷方面的重要作用,做到抓早、抓小、抓苗头,力求将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

(四)高质量服务天开高教科创园

街道将通过加强政策宣传、完善基础设施、建立长效服务等多方面的努力,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企业入驻,为园区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推动其成为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新高地。

(五)创新法治宣传教育方式方法

结合街道实际和居民需求,充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法治宣传教育,如制作普法短视频、开展线上法律知识竞赛等,提高法治宣传教育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打造更多具有街道特色的法治文化品牌,不断增强法治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提高群众对法律法规的知晓度和参与度。

           


南开区学府街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doc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隐私声明 | 网站建设

主办单位:天津市南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040001

津ICP备12005970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0899号

主办单位:天津市南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040001

津ICP备12005970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08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