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1年09月26日 星期日
市政协0363号提案办理答复
来源: 时间:2025-04-27 15:43:47

郑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高天开高教科创园核心区城商氛围的提案,经会同市教委、和平区、市商务局研究答复如下:

一、挖掘载体资源,筑牢发展根基

南开区在天开高教科创园(以下简称天开园)核心区建设过程中,高度注重载体资源精准规划与高效利用,充分挖掘核心区内外载体潜力,对区内资源进行了系统梳理与整合。

一方面,持续推动以天津大学传感大楼、智能光电产业园及生产力促进中心地块为代表的核心区内载体盘活及新建,提升科技广场周边中小试能力,缓解载体资源压力;另一方面,通过盘活核心区外闲置土地和老旧厂房,打造以天开中试基地、天开创新示范产业园为代表的多个特色产业楼宇和创新载体,形成“内外互为支撑”的空间规划格局。积极与市教委对接,协调相关高校推动天开园核心区周边载体拓展和盘活。天津医科大学通过梳理低效可用楼宇,成功盘活市技术物理研究所楼宇资源,为生物医药产业聚集提供载体空间。

二、完善配套服务,丰富生活维度

南开区将通过引入多元化的商业配套,如金融设施、步行街、咖啡书屋等,不断丰富天开园商业业态,满足园区企业和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一方面,通过精心打造“天开园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成功引入一批高品质生活服务配套企业。其中,便利店、早餐店、大众餐厅、药店、照相文印、快递点等基本保障类业态覆盖率达95%以上,特色餐饮、运动健身、宾馆住宿、休闲娱乐、老年康护、幼儿托管等品质提升类业态达35种,加快向集研发、孵化、生活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过渡。另一方面,通过积极挖掘周边闲置或可利用资源,深入探究其作为人才公寓的可行性,满足核心区人才住宿需求,全力为人才居住排忧解难。充分利用卫津南路周边资源优势,与和平区携手共同打造具有天开特色的应用场景。探索如特色酒店、文创街区以及校园游学等项目可能性,协同发力,共同为天开园人才营造更加宜居宜业的环境。

三、探索创新路径,提升产业能级

在天开园发展过程中,我区聚焦现有资源,积极探索创新发展路径,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集聚,持续激发创新潜能,助推天开园核心区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我区将依托卫津南路、红旗南路两条主干道,打造“两轴贯通,辐射全域”的战略布局,形成东西协作“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和南北联通“文商旅体”全应用场景融合赋能的产业图景,推动创新资源优势转化成为产业发展胜势,为天开园核心区高质量发展蓄力赋能。另一方面,鼓励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提高园区商业能级。目前,区内已累计设立如天开种子基金、天开海河海棠基金等各类创投基金12支,基金规模超70亿元,持续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卡脖子”技术项目落地,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推动产业迈向价值链更高端。

四、厚植创新土壤,营造招商氛围

为营造浓厚招商氛围,持续优化创新生态,南开区全力打造全域创新示范区,为天津市的创新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一方面,南开区成立专项工作专班,深入研究海淀区中关村“生态雨林”创新模式,紧密结合天开园科技产业发展需求,全面梳理区域内的学科优势、科创平台、人才储备、人居环境等创新资源。通过精准剖析制约科创产业高地建设的短板弱项,形成了《南开区建设全域创新示范区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为全域创新示范区建设提供了坚实的顶层设计保障。同时,广泛征求意见,通过构建“政产学研用” 协同研讨机制,充分凝聚了各方的智慧和力量,为全域创新示范区建设凝聚了广泛的创新发展共识。另一方面,区政府主要及分管领导带队赴市级部门开展多轮次政策对接,围绕实施方案中的政策诉求和重点事项与市级部门反复沟通协商。目前,已就核心政策条款达成基本共识,为方案落地清除制度障碍,稳步推进全域创新示范区建设。

下一步,南开区将加大全域创新示范区相关政策宣传解读力度,持续宣传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创新团队、创业者,树立鲜明导向,鼓励创新创造,营造浓厚招商氛围。定期举办有影响力的创新创业活动,促进全域创新示范区建设成为天津市知名品牌,成为全市科技创新的亮点。

                                                    2025年4月10日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隐私声明 | 网站建设

主办单位:天津市南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040001

津ICP备12005970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0899号

主办单位:天津市南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040001

津ICP备12005970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08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