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莹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以品牌战略打造天开园的提案,经会同市科技局、市规划资源局研究答复如下:
建设天开高教科创园(以下简称天开园)是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对发挥高校创新优势和策源功能,进一步推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推动天津中心城区更新提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重要意义。天开园开园运营近一年来,推动了一批重要原创成果在园区落地转化,逐步形成了大学与城市相互滋养、相互赋能、相辅相成的良性发展格局,塑造了天开园品牌,并在国内外形成了一定影响力。
一、内育外引,推动天开园聚集优质项目
一是持续集聚科创资源。多次深入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等天开园区域内高校洽谈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事宜,先后走访中科院、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河北工业大学、中国民航大学等10余所市内外知名高校院所,推动校地政产学研用全面合作,促进科研、学科、校友资源共同服务天开园建设,吸引更多自主创新、原始创新成果和高层次人才集聚天开园核心区,创新策源效应逐步显现。
二是持续加强项目引育。赴京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走访招商考察40余次,与近百家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进行深入洽谈,以我市深厚的科技创新资源吸引了以天开智算、上市公司盈趣科技为代表的校友企业及以河北国源电气(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燧原智能科技、上市公司云从科技(AI“四小龙”之一)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将其与我市高校院所有深度合作关系的创新板块落户天开园核心区。
二、多措并举,打造天开园优质科创生态
一是引进优质科创服务企业。广泛调研借鉴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先进经验,实地考察学习爱尔兰、英国、新加坡、日本等发达国家科创服务生态建设,不断加大对科创服务企业的引育力度。引进我市首家兼具概念验证和早期投资功能的市场化、专业化公司格桑创服,以及启迪控股、迈科技、中关村制造大街等知名科创服务企业进驻天开广场,为天开园企业提供全方位专业化支持。邀请全球知名科创服务机构爱尔兰吉尼斯创新中心与天开园企业签署合作备忘录,链接国内外科创服务资源。
二是整合现有科创服务资源。依托现有科创服务资源,举办“院企链接·赋能天开”系列活动,增进天开园企业与驻区高校院所产学研合作交流。联合驻区科研院所及专业服务机构就概念验证、小试中试等领域开展合作,共建“科创服务生态圈”。推动24家具有科创服务能力条件的驻区院所、企业成为天开园签约单位,共同赋能天开园企业发展。
三是营造浓厚科创服务氛围。组织智汇天开、融曜天开、启航天开、互动天开、筑梦天开、天开面对面等10多个品牌活动300余场,举办“天开杯”创新创业大赛、2023年中国创新方法大赛、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天开之星”天津市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活动50余场,开展创新创业论坛等专业论坛近20场,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项目转化基地落户天开园,14项获奖成果入园转化。举办民建中央青年企业家代表团、深圳市行业领袖企业发展促进会、中国贸促会外资企业代表团、台湾企业家代表团等企业群体到天开园实地考察20余次,提升天开园面向全国各地企业家的影响力、吸引力。
四是拓宽国际交流合作渠道。先后赴法国、新加坡、香港、澳门等国外先进园区开展调研学习。通过智能大会、兰洽会、高交会、服贸会等国际展交平台,积极开展政策路演和对接合作。接待达沃斯论坛嘉宾、英国剑桥科学园、浙商总会等各类团体调研500余次。走访全球知名IT咨询服务公司丹麦恩恩科技有限公司(NNIT)总部,推动该公司亚太总部落户并设立NNIT(天开园)研发中心,为天开园提升海外国际影响力。
五是宣传园区良好发展态势。邀请央媒、津媒等50余家主流媒体走进天开园,在新闻联播、天津日报、津云等宣传报道天开园600余篇,广泛集聚天开品牌势能。
三、规划引领,构建天开园合理发展布局
一是编制天开园城市规划设计。为进一步深化天开园“一核两翼”规划空间布局,编制形成了天开园“一核两翼”规划设计和核心先导区城市设计,已经市政府批复。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发展定位和空间布局,完善科创配套设施和综合交通,盘活存量科创载体,提出更新提升和近、远期实施的建议。核心区规划设计中提出“供载体、强服务、活社区、链生态、畅交通、显魅力”六大规划策略,通过活化盘整、空置低效填充、更新升级再建、保留提升等活化利用方式激励科创载体供给,实现“校区、园区、社区、城区”四区融合协调发展。核心先导区城市设计从城市空间形态、公共空间环境等层面,提出整体控制要求,确定“东更新、西营造、南提升、北扩容、中优化”的空间发展格局,采取“存量盘整、保留提升、低效赋能、更新升级”四类更新手段,提供科创载体和科创服务配套,形成科创与都市相互赋能的有机更新方案,营造天津科创生态最美的一公里。
二是盘活天开园现有空间资源。坚持系统思维,对存量资源盘活进行系统性、整体性、全局性谋划,由单宗用地的盘活利用向综合片区、区域的统筹利用转变。在充分挖掘存量资源再生价值的基础上,提升资源复合使用功能和运营管理水平,实现资源空间功能复合、资产容量提质增效、存量建筑高效利用、载体支撑作用强化,推动载体空间由单一功能向综合功能转型升级,以适应不同业态、不同产业发展需求,通过精准定位、完善功能、补齐配套、提升品质、招商引资、高效运营,形成特色鲜明、功能复合、设施齐备、配套完善的载体,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空间载体支撑。
四、优化服务,保障天开园持续蓬勃发展
一是强化资源配置服务。成立天开园“小学创新教育联盟”,统筹全区资源为天开园人才子女入学入托提供优质教育支撑。梳理驻区社会化公寓房源,制定《南开区关于支持天开园人才入住公寓的方案》,为人才到天开园核心区安居乐业提供保障。
二是强化政策兑现服务。出台了支持天开园高质量发展的34条政策措施,南开区组织人社、科技、税务等部门成立服务小组,深入天开园,与市科技局等部门联手做好“政策上门”服务,确保天开园政策宣传100%全覆盖。通过津云、市科技局官网等平台,天津科技、“津心办”等APP,以及召开新闻发布会、组织政策宣讲等形式,持续做好政策解读。克服重重困难,积极筹措资金,将天开园发展专项资金按期足额到位,有力保障了天开园政策及时兑现,为企业赋能添力,进一步增强企业和社会对天开园快速、高水平发展的信心。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按照天开园的功能定位及发展需要,完善和修订扶持政策(尽快出台政策措施2.0版),进一步优化支持天开园土地高效复合利用相关政策,争取先行先试,不断丰富业态、完善科创配套设施,创造良好的科创环境,吸引更多创业项目和创业团队落户,提高天开园品牌影响力。
一是进一步推动科创生态建设。持续加大对科技金融、技术经纪、检验检测等领域龙头企业的招引力度,培育一批本土科创服务骨干企业,提升专业化服务支撑能力。结合天开园特点,引进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强化对上下游企业的集聚、带动效应,培育完善的产业链生态。
二是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全面梳理天开园及周边商业业态,学习借鉴兄弟城市经验模式,引进一批符合年轻人才特点的商业配套,为人才安心扎根南开提供“后勤保障”。统筹谋划天开园核心区、天拖片和区西营门三个城市更新项目,提升天开园城市环境配套。天拖片区城更项目突出老旧小区提升、都市创新产业园及配套社区建设,为天开园人才居住和生活提供综合配套。西营门片区城规划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园区,将为天开园企业提供小试、中试和小批量生产承载空间。
三是进一步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借力天南大论坛等优质平台,开展创新系列主题活动,携手产业链合作伙伴,共同探索技术创新与应用,助力未来产业前瞻与发展,打造强劲创新引擎,加快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常态化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创业训练营、名师大咖汇、创业大讲堂等活动,定期邀请知名企业家分享成功经验,营造浓厚创新创业氛围。鼓励推动高校将创新创业课堂搬到天开园,让青年人才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创新氛围的感染,激发他们创新创业的自觉。利用行业协会、学会桥梁纽带作用,通过组织路演、沙龙、座谈等活动,搭建人员、资金、技术好信息等创新要素供需对接平台。运用短视频、云服务、智慧微厅等形式,创制沉浸式、互动式服务场景,营造科创服务新体验,组织已入驻科技型企业展现创新创优风采,升级完善创新综合服务,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