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运良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南开区科学技术成果转化的建议"的建议,经研究答复如下:
接到您的建议,南开区领导高度重视,责成相关部门研究办理,具体情况如下:南开区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项行动”,特别是科教兴市、人才强市的部署。紧紧把握天开高教科创园建设契机,立足区情禀赋,坚持“创新南开”定位,做实“科教立区”文章,深化与高校院所全面合作,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一、强化顶层设计,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南开区坚持“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理念和“服务好高校院所就是发展自己”的工作思路,优化顶层设计,建立了一系列协同创新机制。建立创新体制机制,2019年初,南开区利用机构改革契机,成立了协同创新办公室,制定了《南开区协同创新工作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完善区校对接机制,南开区分别与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建立了长效对接机制;深化协同发展机制,将与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合作内容纳入南开区“十四五”规划,结合大学发展规划和学科优势,针对周边科技产业布局、打造大学科技园、人才特区建设等内容共同研究制定规划,促进南开区与两所大学同步协调发展。二、坚持以用立业,深化创新源头建设。推动物质绿色创造与制造海河实验室高标准运行,实验室以加强物质绿色创制领域从0到1、从1到N的突破为目标,通过新体制新机制,逐步贯通从基础科学发现、关键技术突破到产业应用的完整创新链,打造物质科学国家级重大科研平台和战略科技力量,建成引领新物质科学发展的世界知名科学研究中心。目前实验室已开展产学研立项30项,发表高水平论文近450篇。与力神电池、华为集团等16家企业开展精准对接,与力神电池合作研制的高比能动力电池分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天津号”轻量化提供了技术保障;与尚德药缘公司合作开发抗胶质瘤新药,成为首个获欧盟和美国孤儿药资格的中国自主研发产品。新能源电池人才创新创业联盟赋能产业初显成效,联盟链接中电科十八所、中汽工程、捷威动力等行业领军企业46家,吸引荣鑫(天津)新能源、拾起卖等2家企业落地我区。举办产学研对接、人才对接近20场,与成员企业力神集团正联合申请国家能源研发创新平台,与深圳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共建联合实验室,与天津捷威动力共建院士工作站。三、聚焦创新资源,打造完善创新体系。一是南开区与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紧密合作,成立工作专班,共建大学科技园。目前,两个大学科技园均已投入使用,引育企业团队近90家,其中校友企业近70家。二是成立以投资天津大学优秀创业师生、校友、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及其他具有高成长性科技项目为主的纯市场化创业投资基金-北洋海棠基金。发挥基金的撬动作用,助推社会资本投资,目前基金已完成对外投资24个项目,累计投资2亿余元,并带动了数十亿社会资金共同参与投资;举办创业实战训练路演等活动近80场,极大地活跃了区域创新创业氛围。三是坚持“项目+团队”引进模式,着眼于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打造了我市首个博士创业园。博创园作为大学成果转化、项目孵化的重要创业载体,发挥了创新引领作用,截至给您回复时,园内入驻企业37家,培育了瞪羚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国科小企业9家、雏鹰企业8家,3家企业获天津市高成长初创科技企业资金支持,企业营收总额连续三年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