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1年09月26日 星期日
南开区二季度营商环境典型案例
来源:南开区政务服务办公室 时间:2025-09-30 14:40:15

南开区二季度营商环境典型案例


案例一: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南开管理部不断创新线上特色服务 持续擦亮南开招牌

案例二:南开区卫健委开展中小微企业职业健康帮扶和示范健康驿站建设

案例三:加强人社政策惠民宣传 提升群众知晓率满意度

案例四:南开法院深化法拍协作机制 推动业务模式创新促执行效率提升

案例五:法治助力优环境 复议护航促发展


南开区案例一


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南开管理部

不断创新线上特色服务 持续擦亮南开招牌


截至6月底,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南开管理部(以下简称南开管理部)推出的系列创新举措全部取得初步成效——从新开户企业U盾(优盾)跨网点领取到驿站30分钟立等可取,从建行“惠企稳岗贷”产品单点破冰向行业拓面,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推出更多移动服务——以高效便捷的线上特色服务凝聚惠民暖企强大合力,擦亮特色“金指南·开心办”政务服务便利化品牌,服务区域各类企业发展。

一是“云端”审批实现立等可取。结合南开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密集的特点,聚焦天开高教科创园服务驿站新开户企业U盾跨网点领取堵点,南开管理部联合建行创新打造了‘影像云端直传+实时联动审批’枢纽平台。企业申请资料通过加密系统直传至指定银行网点,后台工作人员同步在线核验,彻底打通审批“最后一米”。同时,针对部分企业反映公积金缴存登记流程复杂的问题,南开管理部联合天开发展集团推出通俗易懂的“四步明白纸”指南,将资料准备、U盾领取等四个环节整合为一张清晰表单,实现“零基础、看流程、轻松办”。过去需往返2个网点耗时半天才能办成,如今驿站30分钟即可立等可取。截至6月底,天开高教科创园累计开户企业已超过490家,企业和园区运营方真切感受到“一站办结”的服务升级体验。

二是“政银企”协同助力企业缴存。抓住关键环节,从帮助人才代理机构入手,集中解决同类企业困境。创新构建“政银企”三位一体协同纾困机制,积极推动建行“惠企稳岗贷”产品从单点破冰向行业拓面,精准覆盖人才代理服务等多类场景。南开管理部发现天津崇德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崇德公司),在住房公积金缴存过程中频繁出现缓缴和断缴情况,经深入调研了解,问题的根源在于其客户因扩张迅速导致账期延长。每月460余万元的资金无法按时回笼,致使崇德公司资金链紧张。尽管该公司多方筹措资金,但仍难以彻底解决问题,公积金缴存被迫延后。南开管理部主动跟进,联合中国建设银行南开支行,第一时间收集资料、整合资源、优化流程,并通过“审贷联动通道”大幅压缩流程,成功向该企业发放280万元纯信用贷款。是我市金融系统向公积金优质企业发放的首笔定向贷款,为企业职工按时足额缴存了公积金,既有效守住职工“安居钱”,又解了企业燃眉之急。与此同时,南开管理部建立“授信额度与缴存信用挂钩”激励机制,对主动、合规办理缴存的企业,在银行授信方面给予更高优先级,通过“贷款+授信”联动,成功开辟了一条“以信用促缴存、以金融稳岗位、以服务扩覆盖”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三是灵缴服务“触达”更多新市民。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南开管理部推出更多移动服务,让制度红利惠及更多灵活就业人员。建立了“灵缴服务队”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作流动大、时间不固定的特点,服务队创新推出“三时三办”服务模式:晨间在网约车司机集结点“即时办”,午间到外卖站点“上门办”,晚间在保租房公寓“错峰办”。推出的移动服务包括,利用客户手机通过“扫码预填、刷脸核验”实现公积金开户移动办理;利用公积金App(应用程序),实现“查政策、算额度、办业务”一站式服务;开设45个专属服务微信群,配备“公积金管家”全天候答疑;开设“抖音直播”,制作“移动宣讲PPT(演示文稿软件)”,用通俗语言解读政策要点。截至6月底,南开管理部已开展各类移动服务73场次,服务覆盖快递员、网约车司机、毕业生、社区居民等4300人次,新增灵活就业缴存人数168人,越来越多城市奋斗者通过这些暖心服务实现圆梦安居。


南开区案例二


南开区卫健委开展中小微企业

职业健康帮扶和示范健康驿站建设


南开区职业健康工作始终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南开区“一核、两轴、三区”生产力布局,坚持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宗旨,遵循“防、治、管、教、建”的基本策略,创新服务,在职业健康保护行动中精准施策、创新服务,取得显著成效。2025年南开区卫健委作为唯一一家政府部门在天津市职业健康工作会议上进行交流发言,分享先进经验和突出成果,成为全市职业健康工作典范。天开园职业健康驿站在职业健康司和兄弟省市调研过程中受到充分肯定。

一是创新服务,打造职业健康帮扶新模式。将职业健康帮扶与新兴职业人群需求相结合,在天开园建立天津市首批示范“职业健康驿站”,作为天津市十个区级示范职业健康驿站之一,以“预防为主”为核心,为天开园职业人群提供肌肉骨骼健康和心理健康等特色服务。成功举办了“文化养生 惠民共享”中医药文化走进天开园、中小微企业职业健康帮扶宣传活动走进天开园活动及“守护心灵防线,共筑健康职场”职业健康系列大讲堂,精心组织各单位为天开园职业群体宣讲《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健康知识、开展SCD预警心脏健康测试、VR幸福指数评估、人体成分分析、中医健康咨询、心理健康咨询,并提供妇女保健、中青年高血压等科普讲座,提升职业人群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二是精准施策,助力中小微企业职业健康水平提升。针对中小微企业在职业病防治方面的薄弱环节,明确目标任务,组建由专业技术人员和执法人员组成的专业帮扶团队,深入企业一线开展精准帮扶。通过现场指导,帮助企业完善职业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建设、标识设置和防护配备等工作,强化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管理意识,推动企业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三是强化宣教,营造职业健康良好社会氛围。充分利用“天津职业健康”微信公众号、职业健康培训等方式,线上线下相结合,广泛组织开展覆盖上千人次的职业健康宣传培训,提高劳动者自我防护意识和技能。同时,将监管执法与科普宣传深度融合,在执法过程中开展点对点指导,提升企业职业健康管理水平。在“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期间,以“坚持预防为主,守护职业健康”为主题,联合多部门开展法律法规和职业卫生分类监督执法培训,并通过社区、地铁站、企业等多渠道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惠及5000余人次,营造了全社会关注职业健康的良好氛围。


南开区案例三


加强人社政策惠民宣传

提升群众知晓率满意度


南开区人社局高度重视人社政策宣传工作,持续加强政策公开、政策解读、政策宣讲、政策落实,推动人社政务服务全链条贯通,切实将人社惠企利民政策落实到支持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保障服务民生、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行动上。

一是精准宣传,打包人社政策入户“送上门”。将人社政策法规进行梳理汇篇成“人社政策包”,打造人社政策精品课,加大“精准滴灌式”宣传力度,将政策宣讲台“搬”到社区、企业和工地现场,将官方文件语言转化为普通人能够理解的家常话语,让群众和企业员工能够更好更快更全的知悉人社政策。今年以来,开展政策宣传进企业73场、进校园社区12场、进工地59场、进园区楼宇8场次,发放人社政策宣传册500余份。

二是精准引导,畅通人社政策普及“新渠道”。拓宽线上线下宣传路径,以“南开人社”微信公众号为主路径,开设“人社政策大讲堂”,定期发布工作动态、政策热点问答。以“服务大厅+就业驿站”为主阵地,通过大厅电子屏、小区公告栏,公开最新的业务经办流程、经办时限和经办依据等内容。开通“南开公服中心”官方抖音号,定期开展政策直播,“搭好政民桥梁”“讲好人社政策”“解好百姓疑难”。今年以来开展13场政策直播活动,累计观看人数达6000余人次。

三是精准服务,落实人社政策落地“零距离”。全面走访重点用工企业,实地征询企业用工、人才需求等信息,通过用工指导、技能培训、政策宣讲等一业一策、一企一策做好个性化服务,帮助企业规范用工行为,推进用工保障、技能提升、创贷扶持等惠企惠民政策落实落地落细。为天开园配备1名人社服务专员,精准实施全程服务、全程跟踪、全程参与的“管家式”服务模式,实现“企业有问题、专员有对接、科室有动作、结果有反馈”的“四有”服务效果。今年以来,先后5次以政策宣讲、座谈交流、问需服务的形式集中为核心区企业集中服务,推动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工作和申报博士后工作分站工作,开展人社政策大讲堂11次,局政务服务大厅和值班电话日均受理群众政策咨询100余人次。

四是精准落地,释放人社政策成效“惠民生”。深入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权益保障政策指导,加强劳动关系领域风险分析研判,结合“为农民工办实事”“人社政策进工地”、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检查等活动,深入各类建设工地开展人社政策宣讲,加强配套政策宣传和劳动仲裁等方面的衔接,增强农民工维权意识,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组织邀请行业专家、法律工作者、系统业务骨干组成宣讲团队,有针对性地开展人社政策宣讲,把形势讲清、任务讲透、措施讲活、要求讲细,促进各项政策落到实处,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充分发挥人社政策惠企利民成效,使企业和群众共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成果,共享人社政策保障民生的红利。


南开区案例四


南开法院深化法拍协作机制

推动业务模式创新促执行效率提升


为进一步提升法拍处置变现效果和工作效率,不断健全执行难综合治理格局,2025530日南开法院与盛京银行举行签约仪式,签订了《司法拍卖房屋按揭贷款合作协议》,并邀请天津市拍卖行业协会、盛京银行、齐鲁银行、京东资产交易平台及十家拍辅机构共同开展座谈,积极深化法拍领域协作机制推动业务模式创新和整体效率提升。

一是不断畅通合作渠道,完善协作模式。强化各方业务融通融合,提高财产处置率,推进财产处置效益最大化、财产处置效率提升和服务质量不断升级。天津拍卖行业协会致力于整合行业资源、助力司法拍卖高效落地;金融机构充分发挥自身专业和资源优势,为竞买人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金融服务,最大程度缓解竞买人的资金压力;京东资产交易平台在天津搭建了资产拍卖服务体系,其在资产处置交易全链路服务的行业优势凸显;各拍辅机构也在法拍过程中的风险防控、行为合规等方面各有特色。

二是开展“夏雷”集中行动,确保执行效果。定期召开专业法官会议,及时研判疑难问题,寻找最佳突破办法,已召开执行专业法官会议8次,评议112个案件,效果比较明显;深挖财产线索,加大财产处置力度。加大对保险、证券等特殊财产的调查处置力度,截至目前共开展网拍287次,拍卖成交85件标的物,成交金额2.19亿元;为切实兑现胜诉权益,南开法院执行局常态化开展专项执行活动。截至目前开展集中执行行动5次,拘留7人,执行完毕案件25件。

三是规范涉企司法行为,全面做好保障。制定出台了《南开法院关于规范涉企执法司法专项行动的实施细则》,通过18条细则,从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角度出发,为企业发展做实保障。进一步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运用好多元解纷机制化解矛盾,严格落实立案登记制,遵守法律原则,加强金融审判、破产审判,加大对涉企市场准入、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和行政赔偿等重点领域行政案件的司法审查力度,严格规范财产保全措施,善用“活封活扣”措施,使查封财产能够物尽其用,精准适用失信惩戒措施,依法依规做好信用修复,让符合信用修复条件的企业重返市场、创新创业等。


南开区案例五


法治助力优环境 复议护航促发展


为进一步推动行政复议机制从“事后纠错”向“源头治理”更新升级,南开区司法局深入开展“行政复议进企业”服务,通过下沉服务、精准普法,扎实办案,搭建起企业沟通交流的桥梁,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法治力量。

一是精准普法送服务,激活企业法治意识。安排行政复议工作人员深入天开高教科创园,开展行政复议法学习宣传活动。通过展板摆放、发放资料、现场讲解、咨询答疑等多种方式,围绕行政复议的制度优势、受案范围、申请期限等内容,对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宣传讲解,有效提升企业依法维权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让法治成为企业发展的“护身符”。

二是绿色通道简流程,提速涉企案件办理。推行“线上申请+线上补正”的“绿色通道”模式,简化材料提交流程,“一次性告知”补正,实现企业“少跑腿、快办事”;实施分类管理,“简案快审”“繁案精审”,大幅降低企业维权成本;强化闭环管理,紧盯争议源头、及时针对问题召开约谈分析会,积极督促整改,推动执法部门规范履职;坚持“应调尽调”原则,促成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三是智慧复议促创新,构建长效服务机制。大力推行“现场+邮寄+线上”多种渠道方便企业提交复议申请,既可足不出户,享受“指尖上的法治服务”,又能亲临现场,感受“公平高效、便民为民”的复议氛围;不断深化府院联动,与人民法院建立“案件数据共享”机制,定期召开两府两院“四方联席会议”,就行政复议与应诉案件情况开展交流反馈,形成多元共治合力,有效提升协同化解行政争议成效,为企业提供公平透明、稳定可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隐私声明 | 网站建设

主办单位:天津市南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040001

津ICP备12005970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0899号

主办单位:天津市南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040001

津ICP备12005970号-1

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08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