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9日,南开法院在35度高温的执行现场,在执法监督员的见证下,奋战十余小时后,顺利执结了一起腾房案件,有力维护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这仅是区法院深化“执行效率年”活动中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南开区执结涉企案件2078件,执行到位金额4.3亿元。2023年二季度以来,南开法院完善四项机制,围绕优化执行合同指标,压实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责任,助力建设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一是完善诉讼服务机制。巩固深化一站式建设成果,推广使用移动微法院,深化在线调解、在线开庭、在线执行应用,新收涉企案件4818件,网上立案3284件。完善立案办理流程,加强电子送达适用,提高送达效率,电子送达成功20995件,成功率90.07%。发挥民商事审判职能,审结各类合同纠纷2187件,其中调撤结案占比59%,努力实现案结事了。聚焦涉企案件的诉前化解,依托诉调团队化解涉企案件99件。
二是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院庭长审判监督管理,聚焦“四类案件”重点监管,目前监督疑难复杂、重大敏感的涉企在办案件37件,防范化解相关舆情信访风险,提升司法公信力。组织开展3期审判业务培训,切实提高综合分析判断能力和法律适用能力。发挥好审委会和专业法官会议作用,统一裁判尺度,制发审委会提示2期,发布破产债权确认纠纷、合同纠纷等审委会提示9条。加强案件流程节点管理,开展长期未结案件清理专项行动,清理一年半以上长期未结涉企案件2件。
三是完善破产审判机制。高效推进破产程序,针对债权人众多的破产案件,及时采取非现场表决方式进行表决。注重破产衍生诉讼案件审理,选派能力突出的法官承办,并强化案件全程监督。强化府院联动,针对房企烂尾项目续建,在项目融资、建设、验收等相关环节,通过召开协调会议、发送司法建议等形式争取政府及所属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作为天开高教科创园核心区的万和科技广场曾是某破产案件中的破产财产,在法院的积极协调下,该项目以融资续建方式竣工并被成功拍卖,为助力市委市政府“十项行动”和区域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四是完善执行长效机制。持续扩大网络司法拍卖覆盖面,加快财产变现速度,网络拍卖成交46件标的物,成交金额达1.01亿元,成交率达92%,执行平均天数同比缩短35.31天。通过在线查人找物、网络视频约谈等方式,推动胜诉权益高效兑现。加大网络拍卖力度,加大对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力度,采取限制消费措施1430人次,公布失信被执行人410人次,司法拘留3人,促进被执行人主动履行。